使用者工具

章目<tab2>1<tab2>2<tab2>3<tab2>4<tab2>5<tab2>6<tab2>7<tab2>8<tab2>9<tab2>10<tab2>11<tab2>12<tab2>13<tab2>14<tab2>15<tab2>16<tab2>17<tab2>18<tab2>

第四章 超然知識

超然知識─有關靈魂、神與兩者之間關係的靈性知識,既淨化,又解脫。這樣的知識是無私奉獻活動的結果(業報瑜伽)。主解釋了梵歌的遠古歷史,祂週期性降臨物質世界的意義及重要性,與及接近一位靈性導師 ─ 一位覺悟導師的必要性。

1-3

主訓示太陽神維瓦士凡。太陽神訓示曼努,曼努訓示伊士瓦庫。如此《博伽梵歌》便被聖潔帝王的師徒傳系所接受。這傳系在時間洪流裡被中斷,這門科學看來像失傳了。主向阿爾諸納重新講述同樣的訓示,因為阿爾諸納是祂的奉獻者和朋友,因此可以理解這門科學。

4

阿爾諸納詢問:太陽神比 Krishna 早出生。Krishna又怎可能訓示他?

5-8

Krishna 解釋,祂與阿爾諸納已經歷很多很多出生。祂說祂記起所有這些,但阿爾諸納卻遺忘。雖然 Krishna 是眾生的主,並有一副不受制於生死的超然軀體,祂仍然在每一個年代,以祂原來的形像顯現。無論何時何地,當宗教衰落、非宗教盛行,祂便為保護祂的奉獻者和消滅惡魔而降臨,並如此重建宗教的原則。

9-10

Krishna 知覺 ─ 解脫的過程:一位明白 Krishna 的顯現及活動真相的人,在離開他的軀體後得到解脫,並返回Krishna那裡去。過去許多奉獻者,通過完全專注於 Krishna 及向祂托庇,從依附、恐懼、憤怒中解脫出來,得到對 Krishna 純粹的愛。

11

Krishna 是每個人的覺悟對象。一旦他們向祂皈依,祂便相應的回償;每個人都依賴祂的恩賜來取得成功。

12

那些希望在果報活動中取得成功的人崇拜半神人。通過果報工作,他悶很快便在這世上得到成果。

13-15

Krishna 總是超然於物質活動及它的反應。一位跟隨祂指示行動的人獲得解脫。

根據物質自然型態及跟它有聯繫的工作,建立了人類社會的四個部份,Krishna 是它的創建者。但祂卻是超然於這系統,因為祂是永恆和在物質活動之上的。

聖主 Krishna 不受任何工作的影響。祂亦不受活動成果所吸引。一位如此認識祂的人也不會被果報工作綑綁。

所有解脫的靈魂,已經通過奉獻服務得到 Krishna 的聯誼。阿爾諸納也該跟他們一樣,按照 Krishna 的意願行事。

16-24

即使智者也在活動標準上有所困惑,因此 Krishna 親自來解說活動,讓阿爾諸納脫離一切不幸。

人必須認識正確活動、不授權的活動及不活動之間的區別。

奉獻者即使為 Krishna 從事各式各樣工作,但從不因工作的影響而享受,或受苦。最後,他是最具智慧及超然的。

通過自己構成地位是 Krishna 永恆僕人的完美知識,奉獻者沒有任何慾望去享受感官。他是通過完美的知識,將一切工作的反應燒毀。

雖然他為 Krishna 做盡一切,出於對 Krishna 純然的愛,他不受自己活動的成果吸引。 因為他知道他是 Krishna 不可分離的部分,他通過自己的工作維繫自己,保持身體健康來從事奉獻服務。他因此免於罪惡的反應。

一位奉獻者滿足於隨緣所得,遠離嫉妒與相對,只為 Krishna 滿足而活動,不管為 Krishna 做甚麼活動,都不受成功與失敗的束縛。 因為認識自己在構成地位上跟 Krishna 的關係,奉獻者遠離自然三種型態。他的活動變成獻給 Krishna 的祭品,而結果反應則融合進入超然裡。

25-33

有些人對半神人進行祭祀,而其他人則對至尊主的非人格的特徵進行祭祀。貞守生只通過聆聽關於 Krishna 意識來控制心意。受戒的居士通過跟隨Krishna 意識的生活,犧牲自己對感官享樂的傾向。

瑜伽師通過控制心意,將軀體內的氣作為祭品獻出,以淨化物質依附的靈魂。

有些人通過調息的方法及控制呼吸的過程,而另一些人通過控制飲食作為祭祀。所有這些祭祀有助人在物質存在中變得潔淨,並進一步向永恆的境界前進。沒有做祭祀,不管今生來世,人都不可能有快樂。

為適合不同類型工作者,韋達經提及這類的祭祀。最終目的是解脫。

在知識中舉行的祭祀,比只為物質擁有舉行祭祀好。一切祭祀的目的是要去認識人與至尊主的關係,並向祂從事愛心超然的服務。

34-35

主忠告說,人必須接近覺悟自我的靈魂,謙遜的服務他,並向他作出詢問。因為他已經看到真理,他能給予「眾生都是 Krishna 所屬部分」的明確理解。人一旦明白這點,他不會再受迷惑,迷惑是因忘記至尊主 Krishna 的超然服務引起。

35-39

即使一個罪大惡極大的人,通過認識自己在構成地位上跟 Krishna 的關係,也能跨越無知的海洋。這樣自我、超我和兩者關係的知識如火一般,將一切物質活動的反應燒為灰燼。沒有什麼比這知識更崇高、更純潔,它是奉獻服務的成熟果實;一位處於這知識的奉獻者,享有內在的平靜,最終達致Krishna 知覺。人滿懷對 Krishna 的信心,便能通過以感官為 Krishna 服務來得到這知識。很快地,他將達到完美的 Krishna 知覺,最高的靈性平和。

40

無知及無信念的人,懷疑啟示經典,不會得到神的意識。他們會低墮。對存疑的靈魂,不管今生來世,都不會快樂。

41-42

一位只為滿足聖主 Krishna 而在奉獻服務中活動的人,通過超然知識的恩典,擺脫一切疑慮。通過認識在構成地位上是 Krishna 永恆的僕人,他真實處於自我中。因此他肯定在活動綑綁之上。

備注

Krishna 建議阿爾諸納以知識為武器,消除疑慮。他應該以瑜伽武裝,站起作戰。

在此,我們發現《博伽梵歌》的歷史,可以被追溯到它剛被傳到所有星球的帝王系列的遙遠年代。《博伽梵歌》是特別訓示聖潔國王,執行管治人民的目的。五千年前主察覺到師徒傳系失傳。因此,祂挑選阿爾諸納,祂的奉獻者及朋友,再次接受這知識。

宗教原則是至尊人格首神,在韋達經典直接遺留下來的訓令。無論何時,當這原則受到邪惡干擾,主便顯現。

忽視靈性生活、恐懼靈性身份、及因生活遭挫折引起的空性觀,是對物質世界的三類依戀。要擺脫這三階段的物質觀念,人應該完全向主託庇。生物進行的永恆活動有兩部份的祭祀犧牲:犧牲自己的物質擁有,及在自我的知識中犧牲。假如擁有品的犧牲不切合靈性的培養,它便成為物質的。但人在靈性目標或在奉獻服務上進行犧牲,它便成為完美的犧牲。

當我們來到靈性活動,我們發現這也被分為兩部,即認識一己自我(或者個人的構成地位),及有關至尊人格首神的真理。一位如其所如跟隨《博伽梵歌》的人,可以很容易理解靈性知識的這兩個重要部份。對他而言,要取得作為主所屬部份的完美自我知識,一點也不困難。

在本章開始,主的超然活動由主自己本人論到。一個不理解梵歌訓示的人,是無信念者,被認為誤用主所賜給他的部份獨立性。即使有這樣的訓示,一位不明白主的真正本質為永恆、快樂、全知的人格神首的人,肯定是第一號傻瓜。

通過逐步接受 Krishna 知覺的原則,無知可被移除。通過不同形式對半神人的祭祀、對梵的祭祀;在獨身貞守、家居生活、控制感官、修煉神秘瑜伽、懺悔、放棄物質擁有、研習韋達經、及參與稱為 Varnashrama 社會制度中的祭祀,Krishna 知覺可被喚醒。

所有這些都被稱為祭祀,而一切這些,都基於規律的活動。

但在所有這些活動中,重要因素是自我的覺悟。一位看到這一目標的人,是《博伽梵歌》真正的學生。一個懷疑 Krishna 權威的人卻倒退。 因此被推薦到,人要在服務及皈依一位真實無偽的靈性導師下,研習《博伽梵歌》或任何其他文獻。真實的靈性導師是來自時間悠久的師徒傳承,而他沒有半點偏離至尊主千百萬年前,授與太陽神的教導,《博伽梵歌》的教導就是從他(太陽神)下傳到地球帝國。

因此,人應該如《博伽梵歌》原本所示,來跟隨《博伽梵歌》之道,提防有私人動機的人在追求個人炫耀,這些人讓其他人偏離正途。

主肯定是至尊人物,祂的活動是超然的。明白這一點的人,從最初學習《博伽梵歌》,已經是一位解脫者。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