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目<tab2>1<tab2>2<tab2>3<tab2>4<tab2>5<tab2>6<tab2>7<tab2>8<tab2>9<tab2>10<tab2>11<tab2>12<tab2>13<tab2>14<tab2>15<tab2>16<tab2>17<tab2>18<tab2>
第十八章 結論 — 棄絕的圓滿
Krishna解釋棄絕的意義及自然型態對人類意識和活動的影響。祂解釋梵的覺悟,博伽梵歌的榮耀和梵歌的最終結論:宗教的最高之途是絕對、無條件向主Krishna愛心的皈依,這讓人擺脫一切罪惡,將人帶到完全的啟蒙,並使人回歸 Krishna 永恆的靈性居所。
1
阿爾諸拿想認識棄絕的目的和生命棄絕的階層。
2
Krishna說棄絕階層的意思是放棄基於物質欲望的活動。放棄所有活動的成果便是棄絕。
3
在聖哲之間有兩種見解。
- 所有功利活動都是錯的,應該放棄。
- 祭祀、佈施和苦行的活動是不應該放棄的。
4-6
Krishna在這題目上的判決是,祭祀、佈施和苦行的活動必須在不帶執著及不求成果下執行,因為它們甚至讓偉大靈魂得到淨化。
7-9
按照三種型態的棄絕: 因幻覺而放棄規定職責是在愚昧型態下的棄絕。 因恐懼或感到麻煩而放棄規定職責是在激情型態中的棄絕。 當人在規範之下履行規定職責,放棄所有物質聯誼及對成果的依附,他的棄絕便是在善良型態下的。
10-12
在吉祥和不吉祥的工作中保持中立,在善良下智慧的棄絕者毫不懷疑自己的工作。 對那些受軀體所困的,放棄所有活動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位放棄活動成果的人,是真正的棄絕。 對於一個不棄絕的人,想要的、不想要的及兩者混合結果,在死後累積。棄絕的人不必因這樣結果受苦或享受。
10-12
根據吠檀多,所有活動的成就是基於五個原因的。活動場(軀體)、執行者、各種感官、多種不同努力,和最終是至尊。 人通過軀體、思想或言語來進行的任何一切,不管對錯,都是由五個因素造成。
16
一個以為自己是唯一的作為者─不考慮五個因素─是智力不足,不能如其所如看透事物。
17
一位智力不受糾纏,不被假我誘導的人,不會受到自己活動的束縛。
18-19
知識、 知識對像和知悉者是促使活動的三個因素。感官,工作及作為者是活動的構成因素。 根據自然型態,這裡有三種類的知識、活動及執行者。
20-22
在三種型態下的知識: 人通過善良型態的知識看到,即使在不同形體中,靈性的本質存在一切眾生(作為主Krishna僕人的構成地位)。 人通過激情型態的知識看到,在每一軀體內有不同的生物。 通過愚昧型態的知識,人對一類工作依附,認為它是一切,沒有真理知識,這知識非常膚淺。
23-25
三種型態的活動: 不依附、無愛無恨,不求成果的規範活動是善良型態的活動。 極力執行、追求滿足欲望,假我驅使的活動是激情型態的活動。 在幻覺中,漠視經典規條、不顧未來的束縛、或為暴力、或為他人造成痛苦的活動是在愚昧型態的活動。
26-28
三種型態下的工作者: 人擺脫出型態、免除假我,以極大決心及熱誠,不受成功失敗動搖下,執行自己職責,是善良型態的工作者。 對工作及所得結果執著,渴望享受它們,貪婪、總是嫉妒、不潔淨,受哀樂影響,人在如此方式下執行工作,便是在激情型態的工作者。 經常違反經典規條、物質主義、冥頑不靈、欺詐和善於侮辱他人,怠惰,總是鬱悶和遲延是在愚昧型態下工作。
29
理解和決心按不同型態被劃分開來。
30-32
三種型態的理解: 知道什麼應該做和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讓人害怕和什麼不應害怕;什麼是綑綁和什麼是解脫,是人在善良型態下的理解。 無法區分宗教和非宗教;無法區分應做和不應做的事,是人在激情型態下的理解。 將宗教視為非宗教,在幻覺及昏暗魔法下,常常向著錯的方向努力,是人在愚昧型態下的理解。
33-35
三種型態的決心: 牢不可破,持續及透過瑜伽來堅定的決心,控制心意、生命和感官的活動是善良型態的決心。 緊抓宗教、經濟發展、感官享樂的成果是激情型態的決心。 不能超越夢幻、恐懼、哀傷、鬱悶和幻覺的是愚昧型態下的決心。
36-39
三種型態的快樂。 開始時如毒藥,後像甘露,喚醒人對自我的覺悟,這是善良型態的快樂。 來自感官與感官對象接觸,開始如甘露,後像毒藥,這是激情型態的快樂。 漠視自我覺悟,從開始到結束都在幻想,來自睡眠、懶惰和錯覺,是愚昧型態的快樂。 沒有人(人類、半神人,或那些在更高等行星)擺脫三種型態。
40-45
根據在三型態中與生俱來的本性,社會被劃分為四個部份。
根據工作本質而作出的社會劃分: 平和、自我控制、苦行、純粹、容忍、誠信、知識、智慧和宗教心是婆羅門賴以工作的品質。 英雄氣概、力量、決心、機智、勇武作戰、慷慨及領導力是剎帝利賴以工作的品質。 務農、保護牛隻、及商業是毗舍賴以工作的品質。勞力和服務是戌陀賴以工作的品質。 跟隨工作本質,人人都可變得完美。
46
通過崇拜Krishna,祂是眾生的源頭,並全面遍佈,人便能通過履行自己的工作達到完美。
47-49
按個人本性的規定職責是遠離罪惡的。所以,人即使做得不圓滿,也應該從事自己的職責,這總比接受別人的好,即使別人職責做得圓滿。 每項努力都受到某些缺憾覆蓋。因此即使有錯誤,人也不應該放棄天生品性的工作。自我控制,不執著,不關注一切物質享樂,一位修煉棄絕的人在遠離活動反應上達到最高完美階段。
50-53
達到這圓滿後,人應為達到至尊圓滿 (梵) 的最高知識階段,遵循以下由Krishna給予的程序。 人應該為提升覺悟自我的位置,必須:
- 淨化自己的智力,
- 以決心控制心意,
- 放棄感官滿足,
- 遠離依戀及仇恨,
- 住在一個僻靜的地方,
- 少食、控制身體、心意和說話的能力,
- 經常保持入定狀態,
- 保持超脫、
- 脫離假我、虛假力量、虛假驕傲、欲望、憤怒和接受物質事物,
- 擺脫虛假的擁有感,保持平靜。
54
覺悟自我的目標: 一位處於超然層面的人,覺悟Krishna,最高的梵,並變得完全喜樂。他永不會因什麼東西而哀傷或渴求。他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在這階段他達到Krishna純粹奉獻服務。
55-56
奉獻服務的榮耀: 只有通過奉獻服務,人才可以如其所如地認識祂Krishna,是至尊人格神首。當人完全處於Krishna的意識,通過這種奉獻,他能夠進入Krishna的居所。 雖然從事各種各樣的活動,阿爾諸納應該依賴Krishna,並經常在祂保護下工作。在這樣的奉獻服務中,他應該充分意識到Krishna。如果他知覺Krishna,那麼他將會超越一切受約制生命的障礙。然而,若使他不能在這意識下行事,卻在假我下,不聽從Krishna,他就會迷失。 如果他不作戰,他將被自己本性誤導,無論如何他將不得不從事於戰爭活動。 阿爾諸納在迷惑下拒絕跟隨Krishna的指引行動、但受到自己本性推動,他仍會採取一樣行動。
61-63
最機密的知識: 至尊主在每個人心中,眾生就像坐在物質能量組合成的機器上,在主的指導下漫遊。Krishna勸導阿爾諸納皈依給祂,因為通過祂的恩典人將達到超然的平靜。 Krishna宣佈這知識為最機密的知識。祂告訴阿爾諸拿,在作出充分考慮後,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64-65
Krishna說因為阿爾諸拿是他非常要好的朋友,為了他的福益,祂將祂的更高的訓示,一切最機密的知識,向他講說。 祂作出結論:「想念我,成為我的奉獻者、崇拜我、向我致敬 — 如此你必無疑會來到我身邊。我承諾你,因為你是我非常親愛的朋友。」
66
人應該放棄各種型式的宗教,只向Krishna皈依。Krishna承諾他會將這樣一位奉獻者從所有罪惡反應中拯救出來,因此人無須恐懼。
67
教導《博伽梵歌》的守則: 這機密知識不應向不作苦行、不作奉獻、不從事奉獻服務的人解釋,對嫉妒Krishna的人也不應該。
68
對那些將這門最高秘密向奉獻者解說的人,Krishna保證給予純粹奉獻服務,到最後他們將返回他那兒去。
70-71
Krishna宣佈沒有其他人比這樣的一位傳教士對祂更親愛,將來也不會有。 Krishna宣告誰人研究Krishna跟阿爾諸拿的神聖的談話,是以智力崇拜祂。人不嫉妒,並以信念聆聽這段對話,便擺脫罪惡及 到達吉祥的星球。
72-73
聆聽《博伽梵歌》的真實結果: Krishna問阿爾諸納他是否專心聆聽這些訓示。祂詢問他的無知和幻覺現在是否已被掃除。 阿爾諸納說,通過Krishna的仁慈,他已恢復了記憶,幻覺已離開。他說他再沒有疑惑,並堅定的準備好按Krishna的訓示行動。
74-78
通過Krishna的仁慈,Sanjaya直接聽到了Krishna跟阿爾諸納的談話。這實在奇妙,讓他頭髮直豎。每當他回憶起這令人驚奇及神聖的討論,他便感到欣喜,每一刻都感到興奮。記起主Krishna的神奇形像,他一次又一次感到驚訝,重覆又重覆感到歡欣。他總結說,那裡有Krishna,神秘主義者的主人,和那裡有阿爾諸納,最高超的神射手,那裡就肯定會有:富裕、 勝利、 非凡力量和道德。
備註
事實上,《博伽梵歌》在 17 章已完成。第18章是之前討論過的主題的補充撮要。《博伽梵歌》的每一章,主Krishna都強調,向作為至尊人格首神的祂從事奉獻服務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在第18章中,同一點被概括為最機密的知識。 奉獻服務在最初的六章受到強調。接下來的六章討論了純粹的奉獻服務的性質及活動。第三部份的六章說明知識、棄絕物質自然,和奉獻服務的超然本質。
\結論是,一切活動應該與“om tat sat”這些代表主的字有關,它們指Krishna,至尊主。《博伽梵歌》的第三部分顯示,除奉獻服務外,沒有別的是生活的最終目標。
人應該接受這類最終導向主的奉獻服務的宗教原則。任何不導向Krishna知覺完美階段的都應避免。 人應該有信心在所有情況下Krishna會從所有困難中保護他。一旦人認真在Krishna意識下將自己完全從事在主的奉獻服務裡 ,他立刻擺脫物質自然的污染。
人皈依Krishna不須執行許多不同的法門。簡單對Krishna的皈依,節省不必要浪費的時間。 人因而立刻取得完全進展,遠離所有罪惡反應。如果人對放棄所有各種形式的宗教感到困惑,這類擔憂是無用的,在這裡Krishna 說, '任何真誠嘗試呈獻《博伽梵歌》的人,會在奉獻活動中邁進,並到達純粹奉獻生命的階段。由於這純粹的奉獻,他肯定重返家園,回歸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