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यं यं वापि स्मरन्भावं त्यजत्यन्ते कलेवरम् । तं तमेवैति कौन्तेय सदा तद्भावभावित: ॥ ६ ॥ yaṁ yaṁ vāpi smaran bhāvaṁ tyajaty ante kalevaram taṁ tam evaiti kaunteya sadā tad-bhāva-bhāvitaḥ yam yam——什麼;vā——或;api——還有;smaran——記著;bhāvam——本性;tyajati——放棄;ante——最後;kalevaram——這個身體;tam tam——同樣的;eva——的確地;eti——得到;kaunteya——琨提之子;sadā——經常地;tat——那;bhāva——情況;bhāvitaḥ——記著。
6.「人在離開現在的軀體時,無論想着哪樣的情景,在下一世,他必能到達哪境界。
要旨
這裡說明了,在臨死這關鍵的時刻,如何變換自己的性質。如何能在正當的心意狀態中死去?巴拉達大君在死時,想着一隻鹿,終轉生爲鹿。然而,他雖轉生爲鹿,仍能記住自己過去的活動。當然,一個人一生的思想和活動累積下來,影響他臨死時的思想。因此,現世的活動決定未來的存在境况。要是能超然地專注於爲 Krishna 服務,在下一生,便可獲得靈性而非物質性的軀體。要成功地將自己的存在境况轉化爲超然生命,唱頌Hare Krishna 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