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यत्तु प्रत्युपकारार्थं फलमुद्दिश्य वा पुन: । दीयते च परिक्ल‍ि‍ष्टं तद्दानं राजसं स्मृतम् ॥ २१ ॥ yat tu pratyupakārārthaṁ phalam uddiśya vā punaḥ dīyate ca parikliṣṭaṁ tad dānaṁ rājasaṁ smṛtam yat——那;tu——但;prati-upakāra-artham——為了得到一些報酬;phalam——結果;uddiśya——想欲;vā——或;punaḥ——再次;dīyate——給與慈善;ca——還有;parikliṣṭam——勉強嫉妬的;tat——那;dānam——慈善報施;rājasam——在熱情型態中;smṛtam——被認為是。

21.「然而,布施時期望回報,或者欲望回報,或者吝嗇,據說都是情欲型態的布施。」

要旨

有時,布施是爲了昇轉天空的國度而進行的;有時,布施帶來極大的麻煩,叫人後悔。「爲甚麼我這樣也要花那麼多錢呢?」有時,布施是由於責任所在,出於長者的要求。這種布施據說是在情欲型態中進行。

有很多基金會施贈給恣意於感制滿足的機構。《韋達》典籍並沒有倡導這種布施。只有善良型態的布施才獲倡導。

字譯
譯文
要旨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