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導言

我誕生,四週是黑沉沉的愚昧。靈性導師呀 我要頂拜您:恷啓亮我的眼晴,以知識的火烺。

聖茹巴‧哥史華米‧巴佈巴呀丨您在這個物質世界,建立傳道使命,實現主采坦耶的願望。何時呀,您才以蓮花足庇我蔭我?

在我靈性導師的蓮花足下,在所有外士那瓦的足下,我虔敬頂拜;在聖茹巴‧哥史華米和他兄長珊拿坦拿‧哥史華米、在納琨拿陀‧達薩、納琨拿陀‧巴托、高帕喇‧巴托、聖基法‧哥史華米的蓮花足下,我虔敬頂拜;

我虔敬頂拜主 Krishna ‧采坦耶‧主尼提安南達、阿特威陀師、格達答喇、史里瓦薩及其他 同遊;

我虔敬頂拜媧妲蘭妮、主 Krishna 及祂們的同遊羅莉担、維莎卡。

親愛的 Krishna 呀丨苦者的朋友、創造的泉源、 牧牛姑娘的主人、媧妲蘭妮的愛侶呀,我虔敬頂拜祢。

媧妲蘭妮呀,祢膚如溶金,是溫達文拿之后。我要崇拜祢;祢是維沙班努王的女兒,主 Krishna 寵祢愛祢極了。

主的外士那瓦奉獻者呀!你們好比如願樹,滿足每一個人的願望,對墮落了的靈魂,充滿憐憫之心。我要虔敬頂拜你們。

我頂拜主 Krishna 采坦耶摩訶巴佈,尼提安南達、聖阿特威陀、格達答喇、史里瓦薩,還有全體奉獻傳系的人。

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 Krishna Krishna Hare Hare
Hare Rama Hare Rama Rama Rama Hare Hare.

《博伽梵歌》又名《梵歌奧義書》,是《韋達》知識的精華,在《韋達》典籍中,也是最重要的《奧義書》之一。當然《博伽梵歌》有了很多英文釋論,難免有人問:爲甚麼還需要另一本?我想借一件事情解釋。最近,有一美國女士要求我推薦給她一部《博伽梵歌》的英文譯本。在美國,《博伽梵歌》已有很多英文版,但就我所看到的,不祇在美國,甚至在印度,嚴格地説,沒有一個版本是權威譯著。這是因爲所有釋論者都在書中加了個人意見,沒有接釋到原書的精神。

《博伽梵歌》的精神在《梵歌》本身也有提及:我們想服用某種藥,便須依照標紙上的指示,千萬不可根據自己的念頭或朋友的指示。藥必須依照標紙上的或醫生的指示服用。同樣,接受《博伽梵歌》也須要依照講説者的指示。《博伽梵歌》的講説者是聖主 Krishna 。《博伽梵歌》每一頁都提及祂,而且稱祂爲博伽梵 ─ 至尊性格首神。「博伽梵」一詞,有時用來指任何力量的人或半神人。不過,這裡「博伽梵」是聖主 Krishna 的名字,指出祂具有偉大的性格。同時,我們該知道,聖主 Krishna 即至尊性格神首。這點,所有偉大的靈性導師都如是説 ─ 包括商羯羅師、臘瑪努師、摩達瓦師、寧巴克史華米、主采坦耶‧摩柯巴佈和很多其他在印度的《韋達》權威。主在《博伽梵歌》中,親自將自己確立爲至尊性格神首。《婆羅賀摩讚》及所有宇宙古史,尤其是又稱爲宇宙古史《博伽梵之部》的聖典《博伽瓦譚》,均以主爲至尊性格神首〈 Krishna tu bhagavan svayam〉

因此,我們該依照至尊性格神首給自給我們的指示來接受《博伽梵歌》。

主在《梵歌》第四章說:

1.「我將這門不朽的瑜伽科學傳授給太陽神維瓦斯凡,維瓦斯凡傳授給人類的始祖曼紐、曼紐又傳授給伊士瓦庫。

2.「這門至高無上的科學便如此通過使徒傳系傳授下來。那些聖王也是由此接受這門科學的。然而,時光流逝,傳系中斷,這門科學的原來面目彷彿湮沒了。

3.「我今天就告訴你這套老古的科學閛釋生物跟至尊的關係。你是我的奉獻者,又是我的朋友,必能瞭解這門超然科學的奧秘。」

主在這裡告訴阿尊拿,這個《博伽梵歌》瑜伽系統首先向太陽神講説,太陽神向曼紐傳述,曼紐向伊士瓦庫傳述;便是這樣,通過使徒傳系,一個向一個傳述,這個瑜伽系統傳了下來。然而,年久日遠,變得湮沒不顯。因此,主須重新講説,這次是在庫茹之野向阿尊拿講說。 主告訴阿尊拿,因爲他既是朋友,又是奉獻者, Krishna 向他講述至高無上的奧秘。這裡的含意是,《博伽梵歌》是爲主的奉獻者而寫的。超然主義者分三類:思辨家、瑜伽師、奉獻者。主在這裡清楚地告訴阿尊拿, 因爲舊的傳系中斷,祂要令他成爲新使徒傳系的第一個領受者。主的願望是建立另一使徒傳系,思想與由太陽神傳給其他人的無異。主想,阿尊拿重新傳佈祂的教義。主想,阿尊拿成爲《博伽梵歌》的權威。因此,我們可見,阿尊拿之獲授《博伽梵歌》,最重要的他是主的奉獻者、主 Krishna 的直接學生、主的親密朋友。品性跟阿尊拿相同的人才能徹底了解《博伽梵歌》。也就是說,這個人須是奉獻者,跟主有直接關係。誰一旦成爲奉獻者,便跟主有直接關係。這是一門複雜精微的學問,若簡而言之,奉獻者跟至尊性格神首的關係可分五類:

被動關係; 主動關係; 朋友關係; 父子或母子關係; 愛侶關係。

阿尊拿跟主的關係是朋友。當然,他與主的友誼跟物質世界的友誼,有天淵之别。這是超然友誼,不是誰都能享有的。其實,每一個人跟主都有某種關係,而這種關係可通過圓滿的奉獻服務喚起。可是,我們在目前的生命境况中,忘記了至尊主,也忘記了我們跟至尊主的永恆關係。億兆生物的任何一個,跟主都有某種永恆關係。這關係稱爲構成地位。通過奉獻服務,可恢復個人的構成地位。這階段稱爲構成地位的圓滿化。阿尊拿是奉獻者,跟至尊主的關係是朋友。

我們該注意阿尊拿怎樣接受《博伽梵歌》第十章提及了這點。

12. 阿尊拿説:「祢是、終極、至高無上的居所及淨汚者、絶對眞理、永恆的神人。祢是神首,超然而原始。你是無生者,遍全萬有的美。

9.「所有偉大的聖者,如拿拉達、阿西陀、德瓦拉、維阿薩,皆如是説,而且,現在祢親自向我宣示。

10.「 Krishna 呀!祢向我訓誨的眞理,我全然接受。主哇,衆神和惡魔,都不了解祢的性格。」

從至尊性格神首口中聽過了《博伽梵歌》,阿尊拿接受 Krishna 爲至尊的梵。每一生物都是梵,至高無上的生物 ─ 至尊性格神首 ─ 是至高無上的梵。「至高無上的居所」指主是一切生物的至高息地或居所。「淨汚者」指主是純粹的,不受物質汚染;「神人」指主是至尊享樂者。至尊性格神首超然、無生、遍存萬有,而且最偉大。

有人或以爲,阿尊拿是 Krishna 的朋友,他這樣稱頌祂,不過在阿諛奉承。爲了消除讀者心中的懷疑,阿尊拿在跟着的詩節指出,除了他,還有其他權威,如聖者拿拉達、阿西陀、德瓦拉、維阿薩等以 Krishna 爲至尊性格神首。他對主的讚頌不是空言。上述偉大的人物,傳佈《韋達》知識,全爲所有靈性導師公認。因此,阿尊拿告訴 Krishna ,祂所説的一切,他都接受,而且以之爲全然完美的。「祢向我訓誨的眞理,我全然接受。」阿尊拿也説,主的性格,很難了解,即使偉大的半神人也不能了解。既然比人類偉大的生物也不瞭解主,那麼,不作奉獻者,人類又怎能了解主呢?

因此,《博伽梵歌》該以奉獻精神接受。千萬不要以爲自己與 Krishna 相等,更不要以爲 Krishna 是普通的人,或偉大的人。至少在理論上,聖主 Krishna 是至尊性格神首,《博伽梵歌》如是説,努力了解《博伽梵歌》的阿尊拿也如是説。那麼,我們該至少在理論上,接受聖主至尊性格神首。以全然接受的精神我們才能了解《博伽梵歌》;不然,《博伽梵歌》便難以了解,因爲這是至精微的奧秘。

那麼《博伽梵歌》是甚麼?《博伽梵歌》的目的在把人類從物質存在的愚昧中拯救出來。正如阿尊拿在庫茹之野上遇到必須作戰的困難,每個人都會遇到種種困難。阿尊拿皈依聖主 Krishna ,因此產生了《博伽梵歌》 其實,不止阿尊拿,我們每一個人都因爲物質存在而充滿焦慮。我們的存在被死亡的陰影籠罩。我們根本不會被死亡威脅。我們永恆存在。但不知甚麼緣故,我們陷於「不永恆」。「不永恆」指不存在的東西。

在芸芸受苦的人類中,實際只有極少數探究自己的地位,如思索「 自己是什麼」、「爲什麼自己會陷入痛苦的境况中」等問題。一個人除非醒覺過來,思問爲什麼受苦,除非覺悟到自己並不要痛苦,而要解除痛苦,否則,算不上完美。當這類探究在心中醒轉,人之爲人,於焉開始。《梵經》稱這類探究爲對梵的探究brahma jijnasa。人如不探究絶對的眞相,他每一活動都算失敗。因此,如開始思問人爲什麼痛苦,由何處來,死後又往何處,便是能瞭解《博伽梵歌》的理想學生。誠懇的《博伽梵歌》學生該對至尊性格神首有堅定的敬意。阿尊拿便是這樣的學生。

當人類忘記了生命的眞正目的時,主 Krishna 的便降臨世上,特意重新樹立這目的。即使如此,在無數的醒覺者中,或只有一人實際了解自己的地位;《博伽梵歌》便是爲他而講説的。事實上,我們全爲愚昧之虎跟隨 ,主對人類,十分仁慈。就是如此,他講説《博伽梵歌》,使阿尊拿成爲祂的學生。

阿尊拿是主的同遊,絶不愚昧,但在庫茹之野上,爲了訂下人生大計,裨益後世,主特意將他變得愚昧,讓他提出關於生命的問題。這樣,人類知所遵行,便能完成人生的使命。

《博伽梵歌》的主題是教人認識五種眞理。首先,它闡明神的科學,然後再解釋生物的構成地位。世界中有主宰,也有受主宰的生物。任何生物若説,他不受主宰,他自由,他的神經肯定出了問题。生物,至少在受條件限制的生命中,每一方面都受主宰。《博伽梵歌》於是解釋至尊的主宰和受主宰的生物,跟着討論物質自然、時間(整個宇宙 ─ 物質的展示 ─ 的亘續〉和業報〈活動〉。宇宙的展示充滿了種種活動。一切生物都在從事種種活動。我們要從《博伽梵歌》學習神是什麼,生物是什麼,物質自然是什麼,宇宙展示是什麼,宇宙展示怎樣受時間主宰,生物的活動又是怎麼一回事。

《博伽梵歌》在這五個主題中要確立至尊神首,或者 Krishna ,或者梵,或主宰,或者超靈 ─隨便你喜歡用哪一個稱呼,是最偉大的 。生物在本質上跟至尊主宰一樣。神主宰宇宙的事物,主宰物質自然;這些在《博伽梵歌》後面的章節會説明。物質自然不是獨立的。她依照至尊主的指示活動。正如主 Krishna 説:「物質自然受我的指示活動。」當我們在宇宙自然中看到神奇的事物時,便該知道,在這宇宙展示的背後,有一主宰。沒有展示的事物不受主宰。認爲沒有主宰是幼稚的想法。這好比一個小孩以爲汽車不用馬或其他動物牽拉,十分神奇。但神志清醒的人知道汽車的機械結構。他也知道,在機械之後還有人司機。同樣,至尊主是司機,指導一切事物操作。我們會留意到,在後面的章節,生物是神的所屬個體。金屬仍是金,海洋中的一滴水仍是鹹的;同樣,我們生物是至尊主宰博伽梵或聖主 Krishna 的所屬個體,所以擁有祂一切的性質,不過數量較少。我們是渺小和從屬的主宰。我們嘗試主宰自然;例如,現在我們嘗試主宰太空或星體。我們有這種傾向,因爲 Krishna 也有。我們儘管有主宰物質自然的傾向,但千萬要知道,我們絶不是至尊主宰。這點《博伽梵歌》也解釋了。

什麼是物質自然?《梵歌》它解釋為次等本性,而將生物解釋爲高等本性,無論高等本性或次等本性,皆永受主宰。本性是陰性的,受神主宰,正如妻子的活動受丈夫主宰。本性永爲從屬,受主控制。主是控制者。生物及物質自然均受至尊主控制。據《梵歌》說,生物雖是至尊主的所屬個體,仍是本性。《梵歌》七章詩節五說:「這是我低等的本性。」又説:「除了這本性,還有另一本性:生物。」

本性由三種性質構成:善良型態、情欲型態、愚昧型態。在三型態之上是永恆的時間。這三型態交錯結合,在永恆時間的主宰範圍内,產生活動。這些活動稱爲業報,從太初進行至今。舉個例説,假設我是商人,勤懇精明,儲了大筆金錢在銀行。這樣,我是享樂者。但不久我生意失敗,虧蝕了所有金錢,我變成受苦者。依此類推,在生命的每一方面,我們或享受或承受自己的活動結果。這稱爲業報。

至尊主、生物、自然、永恆的時間、業報,《博伽梵歌》全解釋了。五者之中,至尊主、生物、自然、永恆的時間是永然的展示雖爲短暫,但非假象。有些哲學家説,物質自然的展示是假象,但《博伽梵歌》哲學,或外士那瓦哲學,則非如此。世界的展示並非假象,而是真實,雖然短暫。展示彷彿是雲,也彷彿是雨季來臨,滋長五榖。雨季或雲一旦過去,五榖乾枯而死。物質展示也如此,在某段時間出現,停留一會,跟着消失。這便是本性的運作。這循環的過程永恆地運作。因此本性並非假象,而是永恆的。主提及份屬女性的假象時稱她爲「我的本性」物質自然是跟至尊主隔離了的能力;生物是至尊主的能力,但不是隔離了的。生物跟主有永恆關係。因此,主、生物、物質自然、時間四者互相牽連,而且全爲永恆。然而,剩下的業報,則非永恆。業報的影響可能在很久以前已出現了。我們享受或承受自己由太初以來活動結果。我們能改變活動的結果。這改變與我們的知識是否完整有關。我們從事種種不同的活動,毫無疑問,我們並不知道該從事哪種活動,以脱離業報。這點《博伽梵歌》也解釋了。

至尊主宰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知覺。生物是至尊主的所屬個體,也是知覺。生物及物質自然均被解釋爲本性 ─ 至尊主的能力,但只有生物才是知覺,物質自然則不是。這便是兩者的分别。這也就是生物稱爲高等本性的原因:生物跟主均爲知覺。主是至高無上的知覺,千萬不要妄稱,生物也是至高無上的知覺。生物無論在完美境界的哪一階段,都不能成爲至高無上的知覺。有些理論認爲能夠,實在誤人。生物是知覺,但不是完美或至高無上的知覺。

《博伽梵歌》第十三章説明至尊主宰與生物的關係。主是知覺,生物也是。然而,生物只知覺到自己的軀體,主則知覺到所有軀體。主在每一生物的内裡,知覺到每一生物的心理活動。這點我們不應忘記。超靈 ─ 至尊性格神首 ─ 被解釋爲以至尊主宰的身份在生物的内裡,遇到生物想活動,便發出指示。生物忘記了怎樣做。首先,他決定以某種方式活動,跟着便糾纒於活動的業報中。他放棄一種軀體,進入另一種,好像我們換衣服一般。他靈魂投生,便要承受自己過去活動的業報。當生物在善良型態中,神智清醒,而且瞭解該從事哪種活動,活動便可改變。若然,他過去活動的業報便可改變。因此,業報並非永恆;也因此,我們説,至尊主、生物、自然、時間、業報五者之中,前四者是永恆的,業報則不是。

至尊知覺的主宰跟生物的相同處是:主和生物的知覺都是超然的。知覺的產生,與物質無關。有理論説,知覺產生於物質在某種情况下的結合。這是錯誤的概念。《博伽梵歌》否定了這説法。正如通過有色玻璃反射而來的光好像帶有某種顏色,知覺被物質籠罩,反射出來,或會歪曲了。然而,主的知覺不受物質影響。主 Krishna 説:「物質自然根據我的指示運行。」當祂降臨這物質世界,祂的知覺並不受物質影響。不然,祂不配在《博伽梵歌》中講説超然的科學。如果不是遠離物質的汚染,誰也不能夠講述超然世界。因此,主不受物質汚染。然而,現在我們的知覺,全爲物質汚染了。《博伽梵歌》教導我們須淨化自己爲物質汚染了的知覺。在純粹知覺中,我們的活動便符合至尊主宰的意志。那麼,我們就快樂。我們並非要停止活動,倒是要淨化活動。淨化活動稱爲奉獻服務。奉獻服務的活動表面好像一般的活動,卻是全無汚染的。愚昧的人可能以爲,奉獻者的活動或工作,與一般人無異。這些知識淺薄的人並不知道,主或奉獻者的活動不受不潔的知覺或物質汚染。他們超然於自然的三種型態。不過,我們應知道,現在我們的知覺是汚染了的。

當我們受了物質的汚染,便可説是受條件限制了。虛假知覺的表現使人以爲自己是物質自然的產物。這是假我。耽於軀體化概念的人無法了解自己的處境。主講説《博伽梵歌》的目的是爲了掃除這種將生命軀體化的概念。阿尊拿爲了接受這知識,乃自處於這地位。人須遠離生命軀體化的概念。這是超然主義者開始時的活動。要自由,要得到解脱,首須認識自己並非軀體?解脱意即遠離物質知識。在聖典,解脫的定義是:遠離在這物質世界中受了汚染的知覺,處於純粹知覺中。《博伽梵歌》的所有訓示全爲了喚醒純粹知覺;因此,在《梵歌》的最後部份, Krishna 在問阿尊拿是否在淨化了的知覺中。淨化了的知覺即依照主的訓示而活動。淨化了的知覺,本義如此。我們是主的所屬個體,所以有知覺。但低等的型態吸引我們,影響我們。主爲至尊,絶不受影響 。這便是至尊主和受條件限制的靈魂兩者的分别。

知覺是什麼?知覺是「我是」。那麼,我是什麼?在汚染了的知覺 ,「我是」即「我是主人,主宰我所觀察到的東西。我是享樂者。」世界在轉動,因爲每一生物都以爲自己是物質世界的主人和創造者。物質知覺在心理上可分兩類。一爲我是創造者,另一爲我是享樂者。可是,實際上,至尊主才是創造者和享樂者。生物,作爲至尊主的所屬個體,並非創造者,亦非享樂者,而是合作者。生物被主創造和被主享受。例如,機器的部份跟整部機器合作,軀體的部份跟整個軀體合作。手、脚、腿、眼等等全是軀體的部份,實際上,並非享樂者。胃才是享樂者。脚走動,手提供食物,牙齒咀嚼,軀體所有部份之從事活動都爲了滿足胃。胃是滋養整個軀體組織的主要因素,所以一切都要給胃。滋養樹,要澆水根部;滋養身體,食物要送到胃去。軀體要維持健康,軀體各部份須合作送食物到胃去。同樣,至尊主是享樂者和創造者,而我們,作爲從屬的生物,該合作滿足祂。這樣合作其實是幫助我們自己,正如胃所接受的食物會幫助軀體的其他部份。如果手指自以爲該享受食物,而不將食物送到胃去,結果必定失望。創造和享樂的中心人物是至尊主,生物只是跟祂合作。通過合作,生物也可享樂。這種關係好比主僕。 主人完全滿足了,僕人也會滿足。因此,生物該滿足至尊主。至尊主創造了展示的宇宙世界,有創造和享受物質世界的傾向。因爲如此,生物也有這兩種傾向,不過,這一定要轉化。

至此,我們會發覺,《博伽梵歌》的内容包括至尊主宰、受主宰的生物、宇宙展示、永恆時間、—切在書中都說明了。這一切都是從全然的整體來的。全然的整體和全然的絶對眞理是至尊性格神首 一 聖主 Krishna 。一切展示都從祂的能力而來。祂是全然的整體。

《梵歌》也説明了非人格的梵也是整體的從屬。更明顯地指出梵好像太陽的光芒。非人格的梵是至尊性格神首;非人格的梵只是對絶對整體的不完全覺悟。《梵歌》第十二章所説的超靈亦如是。在那裡,我們看到至尊性格神首 ─ 至尊主宰 ─ 在非人格的梵和超靈的部份覺悟之上。至尊性格神首稱爲永恆、全知、極樂、完形。

《婆羅賀摩讚》開首便這樣說:「 Krishna 是萬原之原。祂是最初的因。祂是永恆形體、知識和快樂。」對非人格梵的覺悟是覺悟祂的存在。對超靈覺悟是覺悟祂的永恆知識。對性格神首 Krishna 的覺悟是覺悟一切超然的特性:永恆、全知、極樂、完形。

智慧不高的人認爲至尊眞理是非人格性的。但祂是超然者,所有《韋達》典藉皆如是說。所有生物都是永恆的。我們既是個體生物,有個體性,至尊絕對眞理,終極而言,也當然是一個人。覺悟神首的性格是覺悟一切超然特性。完全的整體並非沒有形體。如果祂沒有形體,或者,如果他比其他東西渺少,便不可能是完全的整體。完全的整體擁有我們經驗之内及經驗之外的一切東西,否則便不完全。完全的整體 ─ 性格神首有無限力量。

Krishna 怎樣以不同的力量活動,《博伽梵歌》也解釋了。依據數論,物質宇宙是二十四種元素所構成的短暫展示。二十四種元素被調節到能產生足夠的資源,維持這宇宙。因此,我們所處的現象或物質世界本身是完全的:沒有外來的東西,也沒有任何需要。展示有一定的時間,由至尊整體的能力限定。時間到了,短暫的展示便遭受毁滅;這也是由整體安排的。細小的整體單位 ─ 生物,要覺悟整體,一定有途徑和方法。一切的不完全都是來自對整體的不完全知識。因此,《博伽梵歌》包含了《韋達》智慧的一切知識。

一切《韋達》知識都沒有錯誤。印度人認爲《韋達》知識完美無誤。例如,牛糞是動物糞便。根據聖傳經或《韋達》訓諭,觸摸了動物糞便須沐浴淨身。可是《韋達》聖典均以牛糞能潔淨骯髒的地方或人。或許有人認爲這是自相矛盾。因爲這是《韋達》訓諭,所以爲人接受。其實,接受了也沒有錯。現代科學終發現了牛糞含有消毒防腐的性質。因此,《韋達》知識是完美的,不容懷疑,沒有錯誤;而《博伽梵歌》是一切《韋達》知識的精華。

《韋達》知識並不是鑽研可得的。我們的研究工作有缺陷,因爲我們用以研究的感官有缺陷。《博伽梵歌》説明了,使徒傳系傳下了完美知識。我們須接受這完美知識。由至尊靈性導師 ─主 ─ 親自開啟,然後由一至尊靈性導師承繼,我們須通過使徒傳系,從正確的源流,接受知識。向聖主 Krishna 學習的阿尊拿接受主一切的敎誨,無半點異議。接受《博伽梵歌》的一部份,卻拒絶另一部份,絶不容許。絶不。我們須接受《博伽梵歌》不加個人解釋,不隨意刪削,不妄自測度。我們該接受《梵歌》為《韋達》知識的最完美陳述。《韋達》知識來自超然,最初是由主親自宣說的。主所説的話,跟俗人所説的話迥然不同。俗人有四缺點:肯定會犯錯,此其一;肯定爲假象所惑,此其二 ;有欺騙人的傾向,此其三;爲有缺陷的感官所限,此其四。這樣,俗人實不能完整地傳遞遍存萬有的知識。

《韋達》知識並不是由有缺陷的生物所傳授下來的。主將它傅授給第一個被創造的人類婆羅賀摩,然後婆羅賀摩將它傳授給他的兒子和信徒。主是絶對的完全,不可能受物質自然的規律所限制。人該有足夠的智慧,了解主是宇宙中一切東西的擁有者,是原始創造者,是婆羅賀摩的創造者。《梵歌》第十一章稱呼主爲始祖的創造者,因爲婆羅賀摩被稱爲始祖。因此,誰也不該自稱擁有什麼,而應接受主配給他的一切,用以維持生命。

有很多例子指示我們去運用主給與我們的一切。這點《博伽梵歌》也解釋了。開始時,阿尊拿決定不在庫茹之野作戰。這是他的決定。他告訴主,殺了族人,即使得到王國,他也不快樂。他的決定,以軀體爲基礎。他以爲自己是軀體,軀體的關係或擴展便是兄弟、子侄、姻兄弟、祖叔伯等。他這樣想,不過是在滿足自己軀體需求。主講説《博伽梵歌》就是爲了改變這觀念。最後,阿尊拿決定在主的指引下作戰,他說:「我依照祢的説話行事。」

人在這世上並非要像豬一般辛勞。他須有足夠的智慧,體察人類生命的重要性,拒絶好像一般動物那麼生活。他該實現他的生命目的。所有《韋達》典藉都這樣訓諭,而《韋達》的精華在《博伽梵歌》。《韋達》典藉不是給動物,而是給人類閲讀的。動物可殺其他動物,此中並無罪惡可言。可是 ,如果人爲了滿足一己的欲望,殺害動物,便須爲破環自然律則負責。《博伽梵歌》清楚説明了在三種型態之下有三種活動:善良活動、情欲活動、愚昧活動;而且,由此而有三種食物:善良食物、情欲食物、愚昧食物。這一切都清楚解釋了,如果我們正確地遵行《博伽梵歌》的訓示,我們整個生命便淨化了,最後,便能到達物質天穹以外的目的地。

這個目的地稱爲永恆的天穹 ─ 永恆的靈性天穹。我們在這個物質世界看到的一切均爲短暫:出現、亘續一段時間、產生後果、逐漸式微、然後消失。這便是物質自然的規律;我們的軀體、一個水果,或任何其他東西,均可作例子。然而,在這短暫的世界之外,我們知道,還有另一世界。這世界有自己永恆的本質。《博伽梵歌》第十一章將生物及主都形容爲永恆的。我們跟主的關係密切。主和我們在本質上相同 ─ 永恆的居所、永恆的至尊性格、永恆的生物,所以《博伽梵歌》的宗旨在恢復我們生物的永恆職份。我們都從事種種短暫的活動。當我們放棄這些短暫的活動,轉而從事至尊主賦給我們的活動,我們便淨化了。這稱爲純粹的生命。

至尊主和祂的超然居所都是永恆的;生物也是。生物與主同在永恆的居所是人類生命最完美的境界。主對生物非常仁慈,因爲生物是祂的兒子。主 Krishna 在《博伽梵歌》説:「我是萬物的父親。」當然,由於不同的業報,生物的種類也不同;可是,主聲言祂是一切生物的父親。主 降臨世上,拯救所有墮落了的受條件限制的靈魂,召喚他們重返永恆的天穹,讓他們恢復永恆的地位,跟祂長在一起。主以不同的化身親自降臨世上,或者遣派最可靠的僕人,以祂兒子或同伴或靈性導師的身份,來世上拯救受條件限制的靈魂。

因此,永恆職份並非專屬於任何宗教宗派的,而是永恆的生物爲永恆的至尊主所進行的永恆活動。如前所述,這是生物的永恆職份。臘瑪努師解釋「永恆」爲「無始無終」。因此,當我們説到永恆職份時,須接受聖臘瑪努師的權威,以之爲無始無終。

「宗敎」一詞跟永恆職份有點分别。「宗敎」意爲「信仰」,信仰可以改變。一個人在某一過程中或有某一信仰,後來放棄了,轉持其他的。然而,永恆職份是指不能改變的活動。流動性不能與水分開,熱不能與火分開。同樣,永恆生物的永恆活動也不能與生物分開。永恆職份與生物永爲一體。我們説到永恆職份時,須接受聖臘瑪努師的權威,以主爲無始無終。無始無終的東西,因爲沒有界限,一定不會屬於宗派的。屬於宗派信仰的人誤以爲永恆的職份也是宗派的。不過,如果我們深入瞭解,而且以現代科學的觀點來考慮,我們會發覺,永恆職份屬於全 世界的人,不,全宇宙的生物。

不是永恆的宗教信仰或始於人類歷史的某個時代,但永恆職份沒有開始,因爲它與生物永爲一體。至於生物,權威的聖典説,他們無生無死。《梵歌》也如是説。生物是永恆的,不會毁滅;在短暫不居的物質軀體毁壞後,生物仍繼續生存。關於永恆職份這概念,我們須從文字根來了解 。Dharma指恆常與某對象一同存在的東西。我們的結論是,有火便有光和熱,沒有光和熱,「火」字便沒有意義。同樣,我們須發現生物的基本部份,那恆常跟生物在一起的部份。這部份是生物的永恆本質;而這永恆本質即生物的永恆宗教。

當珊拿坦拿‧哥史華米詢問聖主采坦耶‧摩訶巴佈,生物的構成地位爲何。祂的回答是,生物的構成地位是爲至尊性格神首服務。如果我們分析主采坦耶這句話,便很容易發現每一生物都恆常地爲另一生物服務。生物以兩種身份爲其他生物服務。這樣做,生物便享受生命。低等的動物,好像僕人一般,爲人類服務。甲爲乙主人服務,乙爲丙主人服務,丙爲丁主人服務,如此以往,我們看到朋友爲朋友服務,母親爲兒子服務,妻子爲丈夫服務,丈夫爲妻子服務……如果我們繼續這樣追究下去,便會發現在生物的社會中,每一份子均不能避免爲其他份子服務。政治家向公衆發表宣言,使公衆相信他的服務能力。選民認爲他能爲社會服務,投他寶貴的一票。店伴爲顧客服務,技工爲資本家服務。資本家爲家庭服務,而家庭裡的份子,則以永恆生物的身份爲國家服務。由此看來,沒有生物可以避免爲其他生物服務。我們可以不虞錯誤,斷定服務恆常地跟生物在一起。服務是生物的永恆宗敎。

但在特定的時空中,人會公言自己屬於某一信仰,而且自稱爲印度教徒、回教徒、基督徒、佛教徒或其他宗派的信徒。這些名稱與永恆宗教無關。印度教徒會變爲回敎徒,回教徒會變爲印度敎徒,基督徒也會變爲…。可是,在任何情况下,宗敎信仰的改變並不影响爲其他人服務這永恆職份。印度敎徒、回教徒、基督徒,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其他人的僕人。所以,自稱屬於某宗派並不等於屬於永恆宗敎。從事服務才是永恆宗敎。

事實上,我們以服務跟主發生關係。至尊主是至尊的享樂者,我們生物不過是祂的僕人。我們之被創造,是爲了祂的享樂。如果我們參與至尊性格神首的永恆享樂,便會快樂。否則,我們快樂不起來。我們獨自無法快樂,正如不跟胃合作,軀體的部份不會快樂。不爲至尊主從事超然的愛心服務,生物不會快樂。

《博伽梵歌》不同意崇拜不同的半神人,或爲半神人服務。第七章詩節二十説: 「心意爲物質欲望引入歧途的人,依照自己的本性,皈依半神人,而且遵行特殊的規則。」

這裡很明顯,受欲望操縱的人不崇拜至尊主 Krishna 而崇拜半神人。我們說及 Krishna 時,所指的並非一個宗派性的名字。 Krishna 意即最高的快樂。所有聖典都説,至尊主是一切快樂的泉源,一切快樂的倉庾。 正如《終極韋達》所説,我們全在追求快樂。跟主一般,生物充滿知覺,而且追求快樂。主是永遠快樂的,如果生物跟主在一起,做祂的同遊,跟他合作,便會快樂。

主降臨這短暫的世界,在充滿快樂的溫達文拿顯示祂的逍遙。聖主在溫達文拿,跟祂的牧牛童朋友、年青女友、當地的居民、乳牛一起逍遙,充滿快樂。然而,主 Krishna 還是勸告父親南達大君,不要崇拜半神人因陀羅,因爲祂想敎人知道,無需崇拜半神人。人只需崇拜至尊主,這樣,便可達到終極目標:重返主的居所。

聖主 Krishna 的居所,《博伽梵歌》描述了。第十五章詩節六: 「我的居所並非以日月照明,更非以電力。誰到達了便永不會重返這物質世界。」

這節詩描述了永恆的天穹。我們對天穹的概念,往往流於物質化。我們想起天穹,便想起日、月、星、辰。在這節詩,主說明了,永恆的天穹,並不用日、月,或任何火,因爲梵光已照明了靈性的天穹。梵光即從至尊主身上放射出來的光燦。要到達其他星體很困難,但瞭解至尊主的居所並不困難。這居所稱爲高珞伽。《婆羅賀摩讚》美麗地描述了,主永恆在永恆的居所高珞伽。可是,從這世界,我們可以接觸祂。祂爲此展示自己眞實的形體:永恆、全知、極樂、完形。祂展示了自己的形體,便再不用我們胡思亂想。爲了阻止想像性的心智推考,祂降臨世上,以尚瑪遜達喇展示自己的形體。很不幸,智慧不足的人,因爲祂以人的身份來到我們之中,而且跟我們一起嬉戲,所以對他嗤之以鼻。其實,就是因爲如此,我們才不該將主當作人類。祂通過自己的力量,以眞正的形體,在我們之前呈露自己,展示逍遙。這些逍遙全是祂在自己居所所展示的逍遙原型。

在靈性天空的光燦中,漂浮着無數星體。梵光從至尊居所 ─ Krishna 珞伽 ─ 放射出來。永恆的靈性星體,絶非物質的,在光燦中漂浮。主説,到達靈性天穹的人,不需重回物質天穹。在物質天穹,即使我們到達最高的星體婆羅賀摩珞伽,更不消説月亮了,我們的生命境况,仍是一般的生、老、病、死。在物質宇宙的星體離不了這物質存在的四大規律。因此,主在《博伽梵歌》説:「在物質世界,從最高的星體到最低的星體,都充滿了苦:生、老、病、死,循環不已。」生物從一星體到另一星體,並非通過機械,而是以靈性修練。《梵歌》也説:「崇拜半神人的再生爲半神人;崇拜祖先的到祖先處去。」我們在星際來往根本用不着機械。《梵歌》訓諭:「崇拜半神人的再生爲半神人。」日、月和其他高等的星體稱為光明珞伽。一切星體分爲三等:高等、中等、低等。地球屬於中等。《博伽梵歌》告訴我們到達高等星體的簡單方法:崇拜半神人。只需崇拜某一半神人,便可到達該星體;要到達日、月和其他星體也如是。

不過,《博伽梵歌》並不主張我們到任何在這物質世界的星體去,因爲即使我們以四萬年〈誰能如此長壽?〉,到了最高的星體婆羅賀摩珞伽,仍會發現有生、老、病、死這些物質痛苦。到達至高無上的星體 Krishna 珞伽,或任何在靈性天空的星體,便不會遇到這些物質痛苦。在靈性天空中,有一至高無上的星體,稱爲高珞伽‧溫達文拿,是原始聖主至尊性格神首 Krishna 的居所。這一切在《博伽梵歌》都說及了。 通過《梵歌》的訓諭,我們知道怎樣離開物質世界,在靈性天空開始眞正快樂地生活。

《博伽梵歌》的第十五章詩節 一 描寫了物質世界的眞相:「至尊主説: 有一棵榕樹,根部向上,枝枒向下,《韋達》頌詩是它的葉。了解這棵樹的人便了解《韋達》。」在這裡,物質世界被形容爲一棵樹,根部向上,枝枒向下。我們都會有這種經驗:站在河邊池旁,看到樹的倒影,枝枒向下,根部向上。同樣,物質世界是靈性世界的倒影。物質世界只是實體的影子而已。影子並無實在性,但從影子,我們知道實體存在。沙漠無水,但蜃景讓我們知道有水這種東西。物質世界無水,無快樂,但靈性世界有眞正快樂之泉。

主提議我們用下面的方法到靈性世界去: 「遠離假象、虛榮、不眞實的關係,了解永恆,清洗物質欲望,遠離相對,無苦無樂,認識如何皈依至尊者,便到達永恆的國度。」

遠離假象,才能到達永恆國度。這是甚麼意思。我們在追求名位。有人想成爲兒子,有人想成爲主人,有人想成爲總統、富人、皇帝等等。只要我們依附名位,我們便是依附軀體:因爲名位原屬於軀體的。但我們並非軀體,覺悟了這點是靈性覺悟的第一階段。我們在物質自然的三種型態中,通過爲主的奉獻服務才能脱離。不爲主作奉獻服務,便無法脫離物質自然的型態。名位及依附是由於我們有欲望,我們要主宰物質自然。我們不改變主宰自然的習性,無可能重返至尊主的國度:永恆居所。永恆的國度不會毁滅。不爲虛假的物質快樂所惑,恆爲至尊主服務,才能到達永恆的國度。這樣,便能很容易到達至高無上的居所。

《博伽梵歌》另一處説: 「至高無上的居所可説未展示及沒有缺陷的。這是至高無上的終極。到了這裡,再不用回來。這是我至高無上的居所。」

即使物質世界,也不會在我們之前展示。我們的感官有缺陷,無法看到物質世界的一切星體。通過《韋達》典藉我們知道所有星體。當然,我們可以相信,或者不相信這些資料。所有重要的星體,《韋達》典藉都記載了,尤其是聖典《博伽瓦譚》。在這物質世界以外的靈性世界被形容爲未展示的。我們該想望及追求至高無上的國度,因爲到達了這國度,便不會重返這物質世界。

跟着,有人或會提出一個問題:我們怎樣才可到達至尊主的居所。《梵歌》第八章詩節第五告訴我們: 「誰臨死時,一面離開軀體,一面記着我,便立即獲得我的本性。這點不容置疑。」

臨死時想着 Krishna 的便可到祂身邊去。我們須記着 Krishna 的形體。一面離開軀體,一面想着這形體,便到達靈性的國度。至尊主是永恆、全知、極樂,完形。我們目前的軀體並非如此。我們的軀體是短暫的,並非永恆的;不是永恆便會毁壞。我們的軀體並非全知,而是充滿愚昧。 我們對靈性的國度一無所知,對這物質世界的知識也不完全 ─ 有很多東西我們不認識。我們的軀體也不快樂:不是充滿樂而是滿苦。我們在物質世界所經驗到的一切苦全是由軀體而來。但我們離開軀體的時候,想着至尊性格神首,便能獲得永恆、全知、極樂的軀體,好像主在這節詩所説的一樣:「他獲得我的本性。」

離開一個軀體,進入另一個,這過程在物質世界也是安排好了的。人被決定了在下一世進入哪種軀體後便死亡。這是生物不能自行決定的,而是由高等的權威決定。我們依據現世的活動,在下一世或昇或降。現世是下一世的預備。如果我們能在現世爲晋昇至神的國度作準備,離開這物質軀體後,肯定好像主一般,獲得靈性的軀體。

如前所述,有三種超然主義者:思辨家、瑜伽師、奉獻者;而且,在靈性的天穹,有無數靈性星體。靈性星體的數目遠遠多於物質世界的星體。物質世界大概是創造的四份之一。在這物質部份,有億萬宇宙,數以兆計的日月星辰,但仍不過是整個創造的小部份而已。創造的大部份是靈性天穹。誰想跟至尊梵溶爲一體,可立即到達至尊主的靈性天穹。想跟主在一起的奉獻者則進入無憂星宿。無憂星宿多得數不盡。至尊主通過祂的全權擴展拿拉央納,以四手和以不同的名字,如巴端拿、安尼茹達、高文達,跟奉獻者在一起。臨死時,無論想着梵光、超靈或至尊性格神首 Krishna ,超然主義者都會進入靈性天穹,但只有奉獻者 ─ 跟至尊主有個人接觸的人,才能進入無憂星。主還補充說:「這絶無疑問。」我們必須深信,而不該排斥跟我們想像不符的東西。我們的態度應該跟阿尊拿的一般:「祢説的一切,我全相信。」因此,主説人死時想着祂,無論以祂爲梵,爲超靈,爲性格神首,都必定進入靈性的天穹,這是絶無疑問的,不能不相信的。

至於死時怎樣想着至尊主,《梵歌》第八章詩節六説: 「人在哪種境况下離開目前的軀體,下一世也必在哪境况中。」

至尊主有多種能量;物質自然是其中一種的展示。《宇宙古史一維施紐》之部將至尊主所有的能量形容爲至高無上的。至尊主有無數不同的能力,我們無法瞭解。然而,學識淵博的聖者和解脫了的靈魂研究這些能力,而且將它們分别爲三類。一切能力都是主維施紐的力量。能力是超然的。生物屬於高等能量,已如前述。其他能力即物質能力,在愚昧型態。死時,我們可停留在物質世界的低等能量中,或轉昇如爲靈性世界的能量。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習慣了不是想着物質能力,便是想着靈性能力。很多讀物,例如報紙、小説,將我們的思想,充滿了物質能力。我們的思想,被這些讀物吸引了,須用《韋達》經典來轉移。偉大的聖者就是爲此寫了很多《韋達》經典,例如《宇宙古史》。《宇宙古史》並非憑想像虛構,而是歷史記錄。在《永恆的采坦耶》經,有這樣的詩節:

「受條件限制了的靈魂,不能憑自己的努力,恢復 Krishna 知覺 。主 Krishna 布施無緣的恩慈,編撰了《韋達》典藉及補充《韋達》典籍的。」

善忘的生物〈受條件限制的靈魂〉忘記了他們跟至尊主的關係,浸淫在物質活動的思想中。爲了將他們的思想轉昇至靈性的天穹, Krishna 編撰了很多《韋達》經典。首先祂將《韋達》分爲四部,然後在加以闡釋。此外祂又爲理解能力較遜的人寫了《偉大的巴拉達》。《博伽梵歌》便是《偉大的巴拉達》的一部份。他在《終極韋達》總結了所有《韋達》經典,又撰寫聖典《博伽瓦譚》,闡釋《終極韋達》。我們須用心閱讀這些《韋達》經典。物質主義者用心閱讀報紙、雜誌和很多物質性書刊,我們則須轉讀由維阿薩為我們撰寫的經藉。這樣,我們便能在死時想着至尊主。這是主所訓示的唯一途徑,主並保證説,這絶無疑問 ─

「因此,阿尊拿,你該時常想着我,同時,繼續履行賦定給你的責任:作戰。你的心意和活動既常專注於我,一切皆爲我而幹,絶無疑問,你必會到達我處。」〈第八章詩節七〉

祂並不是勸告阿尊拿想着祂,而放棄職份。主絶不作任何不切實際的提議。在這物質世界,爲了維持軀體,誰也得工作。人類社會,根據工作性質,可劃分爲四個階層:婆羅門、刹帝利、吡舍、戍陀。婆羅門 (智慧階層) 做某種工作,刹帝利 (統治階層) 做另一種工作。至於吡舍和戍陀(工商階層和勞動階層)則履行特殊責任。在人類社會,無論勞動者、商人、戰士、統治者、農人,甚至屬於最高階層的讀書人、科學家、神學家,爲了維持生存,也得工作。主因此告訴阿尊拿,他無需放棄職份,但在履行職份時,須想着祂。如果他在爲生存奮鬥時不練習想着主,便不可能臨死時記起主。主采坦耶也這樣説。他説,人該時常頌主聖名,以練習想着主。主的聖名與主無二無别。主 Krishna 訓諭阿尊拿:「想着我。」主采坦耶則訓諭我們:「常頌主聖名。」兩者並無分别,因爲 Krishna 的聖名並無分别。在絶對的境界裡,涉指符及涉指項並無分别。因此,我們須常常練習想着主:一天二十四小時唱頌主的聖名,活動時也需盡量做到常常想着主。

這怎可能?靈性導師告訴我們一個例子。如果一個已婚的婦人愛上了另一個男子,或者一個已婚的男子愛上了另外一個女子,這種愛肯定強烈。浸淫在這種愛中的人常想着情人。譬如,那個已婚的婦人時刻想著情人,時刻想着要跟他幽會,即使在做家務時也不免。事實上,她做家務更細心,因爲如此,她的丈夫才不致發覺她的婚外情。同樣,我們該時刻想着至高無上的情人 ─ 聖主 Krishna ,另一方面,又同時圓滿地履行物質責任。這實需要强烈的愛。我們對至尊主有强烈的愛,才能一面完成責任,一面想着祂。我們須培養這種愛。阿尊拿常常想着 Krishna ,又常跟 Krishna 在一起。但同時他是戰士。 Krishna 並不勸他放棄作戰,到森林去冥思。主 Krishna 向阿尊拿解釋了瑜伽系統之後,阿尊拿說他無法練習這系統:

「馬度魔的屠者呀!祢所撮述的瑜伽糸統,對我來説,似乎不切實際,而且難以忍受,因爲心意不安不穩。」《梵歌》6. 33

但主說: 「長住於我,虔極信篤,以超然的愛心服務崇拜我,瑜伽師而如此,高貴無比,而且通過瑜伽跟我在一起,關係最親切。」《梵歌》6 .47

時常想着至尊主便同時是最偉大的瑜伽師、至上的思辨家、篤信的奉獻者,主進一步告訴阿尊拿,身爲刹帝利,不可放棄作戰,如果他一邊作戰, 一邊想着祂,他臨死時便會想着祂。因此,人須完全的皈依主,爲主從事愛心服務。

我們不單以軀體,而是以心意和智性工作。所以,如果心意和智性常想著至尊主,自然感官也會爲至尊主服務。表面上,感官活動仍是一般的,但知覺也改變了。《博伽梵歌》敎導我們如何將心意及智性專注於主。如此專注,我們能提昇自己至主的國度。心意爲主服務,感官也自動 服務。這便是竅訣,也是《梵歌》的奧秘:念念不離聖主 Krishna 。

現代人着實經過一番努力才到達月球,但對於在靈性上提昇自己,倒不太努力。如果一個人還有五十年壽命,便該善用這短暫的時光,培養時刻想着至尊性格神首的習慣。這習慣包括下述奉獻活動:

「聆聽榮耀着主;侍奉主的蓮花足;崇拜主;向主禱告;侍奉主;做主的朋友;向主獻出一切。」

九種活動中,最容易是聆聽 ─ 向覺悟了的人聆聽《博伽梵歌》的教誨。這樣,人的心思便會轉向至尊主,跟着,便想着至尊,離開軀體的時候,便能獲得靈性的軀體,可跟主在一起。

主進一步説: 「練習記着至尊神首,不受誤引,永遠想着祂,必能到達祂的星體,啊!琨蒂之子。」(《梵歌》8.8)

這不是太難的活動,可是,必須從有實踐經驗的人那裡學習。心意常想這想那,必須時刻練習,將心意專注於聖主 Krishna ,或祂名字的聖音。儘管心意本質不穩定,想這想那, Krishna 名字的聖音卻能安定它。冥思至尊者,然後接近祂,人實該如此。終極覺悟和終極目的的方法和途徑,《博伽梵歌》都説明了。這知識之門已向每一個人敞開。誰也不會吃閉門羹。聆聽主想著主,誰也能做到。任何階層都可通過這方法接近主。

主又進一步説:

「琵莉妲之子呀!誰托庇於我,無論婦人、商人、出身卑賤的人,都能到達至高無上的終極。婆羅門、正直的人、奉獻者、聖王,他們多麼偉大呀!在這充滿苦惱的世界,他們專注於爲主作奉獻服務。」(《梵歌》9,32 -33〉

即使屬於較低等階層的人類,商人、婦人、勞動者,也能接近至尊。接近至尊並不需高度發展的智慧;只要接受奉愛瑜伽,接受至尊主作爲生命的至善、生命的最高和最終目標,便能到靈性的天穹接近主。如果遵行《博伽梵歌》所説的原則,生命就臻於完美,生命的一切問題 ─ 由物質存在變化的本性所引起的,也一一獲得徹底解決。這便是《博伽梵歌》全書的要旨所在。

總言之,《博伽梵歌》是超然的經典,能驅除一切恐慌。我們該仔細閱讀。 「作這種努力,並無損失。沿這途徑前進少許,可免於最危險的恐慌。」(《梵歌》2.40)

一個人要是誠懇認眞地閱讀《博伽梵歌》,他過去的錯誤,再無業報。在《博伽梵歌》最後的部份,聖主 Krishna 的宣言:

「放棄一切宗敎,只要皈依我,我便保護你,讓你免於罪惡的業報。因此,你無需恐慌。」(《梵歌》18.60)

誰皈依主,主便對他負起全責,而且消除他的罪惡業報。

人每天都用水沐浴淨身。他只要在好比聖水恆河的《博伽梵歌》中沐浴一次,所有物質生活的汚垢,便清洗淨盡。《博伽梵歌》由至尊性格神首親自講說,讀了它再無需要讀其它《韋達》經典。我們須經常仔細聆聽和閱讀《博伽梵歌》。現代的人類沉迷於世俗活動,不可能閱讀所有《韋達》經典。而且,這也不必要。這本書 ─《博伽梵歌》─ 已足夠了。它是《韋達》經典的精華,而且是至尊性格神首講説。據說,飲了恆河水便得救贖,飲了《博伽梵歌》的水又會怎樣呢?《梵歌》是《偉大的巴拉達》的甘露,由維施紐親自講說。 Krishna 是維施紐的正身。這是由至尊性格神首口中流出來的甘露。據說,恆河也是由主的蓮花足流出來的。自然,無論是至尊主的口或足,都無分別。但就我們來説,《博伽梵歌》比恆河重要。

《博伽梵歌》好像母牛,主 Krishna 則好像牧牛童,爲母牛擠奶。這奶是《韋達》的精華。阿尊拿好像小牛。智者、偉大的聖者、純粹的奉獻者都飲這甘露般的牛奶 ─《博伽梵歌》。 現代,人類很急切渴望祇有一本聖經、一位神、一個宗敎、一種職份。那麼,就讓《博伽梵歌》成爲整個世界的共同聖經,讓聖主 Krishna 成為整個世界唯一的神,讓 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 Krishna Krishna Hare Hare Hare Rama Hare Rama Rama Rama Hare Hare 成爲唯一的曼陀羅,讓替至尊性格神首服務成爲唯一的職份。

A.C.巴帝維丹達,史華米,巴布巴 國際知覺協會的靈性導師兼世界上闡釋 Krishna 知覺成就最大的人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