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य एवं वेत्ति पुरुषं प्रकृतिं च गुणै: सह । सर्वथा वर्तमानोऽपि न स भूयोऽभिजायते ॥ २४ ॥ ya evaṁ vetti puruṣaṁ prakṛtiṁ ca guṇaiḥ saha sarvathā vartamāno ’pi na sa bhūyo ’bhijāyate yaḥ——任何人;evam——如此;vetti——了解;puruṣam——生物體;prakṛtim——物質本性;ca——和;guṇaiḥ——物質自然型態;saha——與;sarvathā——以一切方法;vartamānaḥ——處於;api——雖然;na——永不;saḥ——他;bhūyaḥ——再次;abhijāyate——誕生於。
24. 「一個人了解開這關於物質自然、生物、自然型態相互作用的哲學,肯定可獲自由。不管現在的地位如何,他將不會再投生這個世界之內。
要旨
對物質自然、超靈、個別靈魂及三者的相互關係了解淸楚,就有資格獲得解脫,轉到靈性的環境,不用被逼返回這個物質自然。這就是知識的結果。知識的目的在淸楚了解生物偶然墮落這個物質存在中,如果個人努力,跟權威、聖者、靈性導師在一起,他們必能了解自我的地位,而且通過了解性格神首所解釋的《博伽梵歌》,重獲靈性知覺或 Krishna 知覺。那麼,他們肯定將永不用返回這個物質存在中。他們將昇轉到靈性世界,享受充滿快樂和知識的永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