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11.「然而,如果你不能以此知覺工作,那麼,試試活動而放棄一切活動的結果,處於自我。
要旨
或許,由於社會、家庭或宗敎的緣故,或者由於其他的障礙,一個人甚至不能夠同情 Krishna 知覺的活動。如果一個人直接依附 Krishna 知覺活動,可能引起家人的反對,或可能有很多其他的困難。有些困難的人最好把他活動累積的結果奉獻給某些正當的事業。這些程序在《韋達》律則已有描述。祭祀犠牲和特殊工作的特殊慶典,也有描述。人過去的活動的結果適用於這些特殊的工作。人可由此把自己提昇至知識的境界。有人發現,一個人甚至對 Krishna 知覺活動不感興趣,卻捐獻給醫院或其他社會機構,這樣一來,他就放棄了辛苦賺回來的活動結果。這裡也推薦這種做法,因爲修行放棄活動結果,就肯定可逐漸淨化心靈;心靈到了淨化的境界,就變得有能力理解 Krishna 知覺。當然,Krishna 知覺不受任何其他經驗影響,因此 Krishna 知覺本身能淨化人的心靈。但要是修行 Krishna 知覺有障礙,那麼可嘗到放棄活動的結果。就這方面而言,社會服務、社羣服務、國家服務、爲國犧牲等等,都可接受,所以,終有一天,人可到達爲至尊主純粹奉獻服務的境界。在《博伽梵歌》,我們找到這樣的詩節:如果決定爲至高無上的原因犠牲,即使不知道至高無上的原因就是 Krishna,他也逐漸通過祭祀犠牲的途徑認識:是至高無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