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吠檀多(Vedānta-sūtra)
吠檀多 Vedānta 由 Vedā 及anta 的組合成字,其中 Veda 的意思是知識,anta 的意思是終極的,合起來的意思是終極的知識 。
Kṛṣṇa 在《博伽梵歌》中說,vedaiś ca sarvair aham eva vedyam [Bg. 15.15]:「閱讀韋陀經經的最終目的是認識我。」
能懂吠檀多哲學都是非常博學的學者。至少必定是十分淵博的梵文學者,必須有足夠智慧理解吠檀多經是甚麼。因為這部經典一切經文,都是以精短字句記述。就像吠檀多經第一句經文: athāto brahma jijñāsā。只有三句字:ataḥ、brahma、jijñāsā。這幾句字蘊藏了浩瀚的哲學。
其後下一句格言是 janmādy asya yataḥ [SB 1.1.1]。 Janma, ādi, asya, yataḥ。 「從那來,」asya,viśvasya,「這宇宙裡的一切展示」,這宇宙展示從那裡而來,它停留在那裡,會在那裡瓦解。 Janmādy asya yataḥ。吠檀多就是以這形式寫成,Vedānta-sūtra 是言簡意賅的暗語,它是全部韋陀經的目的。
所以要解讀這些暗語,必須要有超強的腦力,或者是非常高標準的學歷。所有的阿者尼耶(ācāryas),阿者尼耶是掌控韋陀文明的重要人物,如 Śaṅkarācārya,Madhvācārya,Rāmānujācārya,他們無不為吠檀多經寫作評論。因為,他除非能解讀 Vedānta-sūtra,否則他不能被承認為欽授的阿者尼耶。韋陀的系統不容許任何人都可成為阿者尼耶的,他必須能夠為《吠檀多經》作出自己的評解於陳述,這稱為 prasthāna-traya。 去到最後,吠檀多經就如 Kṛṣṇa 所說的,vedaiś ca sarvaiḥ。 Sarvaiḥ (所有)一字意思包括了吠檀多經。 Vedaiś ca sarvair aham eva vedyam [博伽梵歌. 15.15]:韋陀經(包括吠檀多經)「就是為了認識我。」,為什麼呢? 博伽梵歌繼續說:vedānta-kṛt vedānta-vit ca aham。 Vedānta-kṛt,「我是 Vedānta-sūtra 的編纂者。」吠檀多經是由聖維亞薩編纂的,Dvaipāyana Vyāsa,而他正是 Kṛṣṇa 的化身。
吠檀多經由聖維亞薩編寫,而因為聖維亞薩是祂的化身,因此跟祂沒有分別。 vedanta-kṛt 是指吠檀多的編篡者,而吠檀多的編篡者亦就是 vedanta-vit(認識吠檀多的人)。因為我寫過一些書,所以我知道我寫這本書的目的為何。你不會知道。我的目的你不會知道。因此,Kṛṣṇa 說 vedānta-kṛt (Vedānta-sūtra 的編纂者)及 vedānta-vit(認識吠檀多的人)。
註:
中譯:吠檀多、韋達終極、韋丹塔 別名:
Brahma-sūtra 梵書 ŚārīrakaVyāsa-sūtra Bādarāyana-sūtra Uttara-mīmāmsā Vedānta-darsana
學派:
Sankaracarya kevaladvaita advaita-vada (一元論) Ramanujacarya visistadvaita vada (具體一元論) Madhvacarya suddha-dvaitadvaita vada (純一元二元論) Nimbhaka dvaitadvaita vada (一元二元論) Visnu Swami suddha-advaita vada (純二元論) Baladeva Vidyabhusana acintaya-bhedabheda-tattva (不可思議即一即二論)
sutra:精短詩句,言簡意劾表達所有知識精華,必須普及、通用,在語言表現上無可挑剔。 Veda: 韋陀,知識之意。 anta: 意思是終極、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