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布茹阿瑪讚》第32與38節註釋 1966年11月5日 紐約

Prabhupāda
(唱誦《布茹阿瑪讚》)這一節特別重要,因為它描述了 sac-cid-ānanda-vigrahaḥ [Bs. 5.1] 的意義。至尊人格神首的身體是 sac-cid-ānanda,也就是永恆、充滿知識和充滿喜樂的。祂的身體與我們的不同。我們的身體是 asatacitnirānanda,正好相反。Asat 意味著它不會永遠存在,acit 意味著充滿無知,nirānanda 意味著充滿痛苦。這是我們身體的三個特徵,而至尊人格神首的身體則是 sac-cid-ānanda,永恆、充滿知識和充滿喜樂。我們的身體與我們的自我是不同的,但至尊人格神首與祂的身體是絕對一體的。祂是什麼,祂的身體就是什麼。這裡給出了這樣的描述。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 [Bs. 5.32]。至尊人格神首不是非人格的,祂有形體。那是什麼樣的形體呢?我們不應該以為只要提到形體,就一定是像我們這樣的形體。這是愚蠢的想法。祂的形體完全不同,正如我們所解釋的,祂的形體是 sac-cid-ānanda-vigraha [Bs. 5.1],而我們現在的物質身體是 asatacitnirānanda,完全相反。所以祂的形體,祂身體的不同部分,在《韋達》中描述為 apāṇi-pādo javano grahītā paśyati……「祂沒有手腳,卻能接受你供奉給祂的一切。」在《博伽梵歌》中也說道:
patraṁ puṣpaṁ phalaṁ toyaṁ yo me bhaktyā prayacchati tad ahaṁ bhakty-upahṛtam aśnāmi prayatātmanaḥ [博伽梵歌 9.26]
「我的奉獻者……」至尊人格神首並不需要我們的供奉,但祂是如此仁慈,如果我們供奉給祂一些東西……patraṁ puṣpaṁ phalaṁ toyam。不需要供奉非常奢華或昂貴的東西。祂說,即使是一片葉子、一朵花、一個水果或一點水……這四樣東西,任何窮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能得到。獲取一片葉子、一朵花、一點水或一個水果並不麻煩。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能得到這些東西。至尊人格神首說:patraṁ puṣpaṁ phalaṁ toyaṁ yo me bhaktyā prayacchati:「任何人以奉獻和愛心供奉我這四樣東西,我都接受。我都接受。」為什麼呢?因為 tad ahaṁ bhaktyā upahṛtam aśnāmi:「因為這些是帶著對我的真誠愛心供奉的。」至尊人格神首接受我們的愛。祂雖然遠在天邊,但又在我們之內。因此祂的手不像我們的手。《韋達》中說「至尊人格神首沒有手」,這意味著祂的手不像我們的手,不是我們這種兩英尺或三英尺的手。祂的手如此廣大,能延伸到祂創造的任何地方,數百萬、數十億英里之外,無處不在。這是祂身體的特殊意義。這裡有這樣的描述:
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 paśyanti pānti kalayanti ciraṁ jaganti ānanda-cinmaya-sadujjvala-vigrahasya govindam ādi-puruṣaṁ tam ahaṁ bhajāmi [Bs. 5.32]

祂身體的各部分,如四肢、手腳、眼睛、耳朵,有另一個特殊意義是什麼呢?每個部分都具有其他部分的全部能力。就像我們的眼睛只能看,但至尊人格神首不僅能用祂的超越眼睛看,還能聽、能吃。祂身體的所有其他部分的功能,祂可以用任何部分來執行,不像某個特定部分只能執行特定功能。例如,僅僅通過一瞥……《韋達》文獻中說,sa aikṣata sa asṛjata:「僅僅通過看,僅僅通過看,祂就將所有創造的能量注入其中。」Mayādhyakṣeṇa prakṛtiḥ sūyate sa-carācaram [博伽梵歌 9.10]。僅僅通過祂的一瞥,祂就讓物質能量開始運作。這一切都在進行。所以祂身體的每個部分都具有所有其他部分的能力。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 paśyanti pānti kalayanti [Bs. 5.32]。這是祂身體與我們身體的區別。所以當《韋達》中說「祂沒有腿、沒有手、沒有眼睛」,這並不意味著祂真的沒有眼睛。祂有眼睛,但不是我們這種概念的眼睛。這裡解釋道: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 [Bs. 5.32]。祂身體的各部分具備其他部分的所有能力。祂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分執行任何工作。

(唱誦《布茹阿瑪-桑希塔》第32-35、37、38、29節)Premāñjana-cchurita-bhakti-vilocanena santaḥ sadaiva hṛdayeṣu vilokayanti [Bs. 5.38]。人們問:「神能被看到嗎?有人見過神嗎?」是的,神當然可以被看到,這毫無疑問。但這需要一些資格。不是很多,只需要一個資格。神是如此仁慈,祂不需要任何物質資格。祂不要求你必須是學識淵博的人、非常美麗的人、非常富有的人,或者是國王、皇帝、部長或總統,不需要這些。你可以是任何人,只需要一個資格,就能看到神。那是什麼資格呢?(唱誦:)Premāñjana-cchurita-bhakti-vilocanena santaḥ sadaiva hṛdayeṣu vilokayanti [Bs. 5.38]。這個資格是純粹的愛。這就夠了。一個獲得純粹、無雜質的愛神之心的人……純粹的愛意味著不帶任何哲學思辨或功利活動的色彩。這需要很多解釋。但純粹的愛是指不帶任何物質色彩的愛。即使是哲學思辨或功利活動,如果是為了至尊人格神首而做,也不算是愛。愛超越這些。所以,如果一個人能獲得這種純粹的愛神之心,用這根愛的魔杖,他的眼睛就能有資格看到神。Premāñjana-cchurita-bhakti-vilocanena [Bs. 5.38]。這種眼睛稱為奉獻之眼。我們不僅要讓眼睛,還要讓身體的每個部分通過與至尊人格神首的奉獻服務接觸而靈性化。就像一根鐵棒放進火中,溫度逐漸升高,變得溫暖、越來越熱、非常熱,然後變成紅熱。當它紅熱時,它不再是鐵,而是火。同樣,通過奉獻服務的接觸,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物質存在的整個狀態。如果我們發展到純粹愛神的狀態,就能二十四小時看到神,不是看了一次就再也看不到。不,這裡描述說,santaḥ,那些偉大的奉獻者,純粹的奉獻者,解脫的靈魂,與物質活動或哲學思辨無關,他們因為眼睛塗抹了愛的藥膏,所以能隨時隨地,二十四小時看到至尊人格神首。(唱誦《布茹阿瑪-桑希塔》第38、39、29、40、41節。)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