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聖帕布帕德講課 《至尊奧義書》,曼陀羅 5

洛杉磯,1970年5月7日

Prabhupāda:Govindam ādi-puruṣaṁ tam ahaṁ bhajāmi 。Hayagrīva prabhu 在哪裡?哦,沒事。你們得在那裡建一座像這樣的寺廟。 Hayagrīva:到八月為止, PrabhupādaPrabhupāda:嗯? Hayagrīva:到八月, Prabhupāda。 Prabhupāda:謝謝。你們喜歡這個嗎?這個吊燈?Śrī gurave prāṇa sadece goura sampad setuce (?)。這是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的一首歌。他說,一個將生命奉獻給 主 Caitanya 的人,會覺得一切都屬於 主 Caitanya。哈瑞 主 Krishna。現在來唱曼陀羅。(奉獻者 一起唱誦至尊奧義書,曼陀羅 5)謝謝。「至尊人格神首 既行走又不行走。祂遠在天邊,卻又近在身旁。祂存在於一切之中,又在一切之外。」這就是理解 主 Krishna 意識的過程。祂行走,又不行走。就像我給你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午時分,太陽在你頭頂上,無論你往東走還是往西走,你都會覺得太陽跟著你一起走。很久以前,大概四十年前,我還是個居士的時候,我的二兒子才四歲。他跟我一起走路時說:「爸爸,月亮為什麼跟著我們走?」這問題問得很聰明!對吧。所以,同樣的,如果一個物質的東西都能移動得這麼快……你們也見過,坐飛機或火車時,月亮或太陽好像也跟著你跑。所以,為什麼 主 Krishna 不能行走呢?雖然祂身處……你問問你的朋友:「太陽在哪?月亮在哪?」他會說:「哦,在我頭頂上。」同樣的,goloka eva nivasaty akhilātma-bhūtaḥ [Bs. 5.37]。雖然 主 Krishna 在 Vrindāvana,在 Goloka Vrindāvana 與祂的同伴享受著樂趣,祂卻無處不在,根據不同的位置、形態、活動,祂存在於每一處。所以這裡說, 至尊人格神首 行走又不行走。祂從未離開自己的居所,祂在那裡盡情享受,但同時,祂又無處不在。到處都在行走。就像我們供奉食物給祂,別以為 主 Krishna 不會接受。只要你帶著奉獻的心供奉,祂立刻就能接受。Tayā bhakty-upahṛtam aśnāmi。 主 Krishna 說:「任何人帶著信念和愛供奉東西給我,我都會吃。」有人可能會問:「 主 Krishna 遠在 Goloka Vrindāvana,祂怎麼吃?怎麼拿?」這就是神!是的,祂會吃,會拿。祂行走,又不行走。立刻就能來到你面前。但你得有資格呼喚祂。如果你是真正的 奉獻者, 主 Krishna 會立刻出現。就像 Hiraṇyakaśipu 挑戰 奉獻者 Prahlāda:「你的神在哪?你以為……?」Prahlāda 看著一根柱子。「哦,你以為你的神在這裡?」好,他就立刻打破柱子。「啊!」 主 Krishna 出現了。這就是 主 Krishna。

這在這裡得到了解釋。這是 韋達 的曼陀羅。這就是證據, 韋達 曼陀羅。我們為什麼重視 韋達 曼陀羅?因為 韋達 曼陀羅 是對一切的證明。 韋達 說的一切都是事實。除非你接受一些公理般的真相,否則你無法進步。就像幾何學裡有很多公理,你得接受。「一個點沒有長度,沒有寬度。」「等於同一事物的兩件事物彼此相等。」這些是公理。同樣, 韋達 就是真相,你得接受。就像我在書裡舉的例子:海螺殼是動物的骨頭。 韋達 的規範說,如果你觸碰動物的骨頭,馬上會變得不潔,你得洗澡。但這裡有一塊骨頭卻被用在供奉神像的房間裡。你不能爭辯說:「你說骨頭不潔,一碰就變得不潔,為什麼還放在神像房間?」不能爭辯。你得接受。這就是 韋達。你不能爭辯。同樣,靈性導師的指令,你也得接受,沒有爭辯的餘地。這樣你才能進步。Sādhu śāstra guru vākya tinete kariyā aikya。如果我們爭辯……Na tāṁs tarkeṇa yojayet。Acintyāḥ khalu ye bhāvā na tāṁs tarkeṇa yojayet。對你來說不可思議的事情,你不能爭辯,否則會失敗。你得接受那些公理般的真相。這不是教條主義。為什麼不是教條?因為我們的先輩導師們都接受了。你算什麼,還在那爭辯?這就是證據。Mahājano yena gataḥ sa panthāḥ [Cc. Madhya 17.186]。Tarko 'pratiṣṭhaḥ śrutayo vibhinnā。如果只是爭辯,永遠不會有結論。你提出一個論點,我提出另一個,爭論沒完沒了。這不是方法。Śrutayo vibhinnā。不同國家、不同環境、不同經典,內容也各不相同。Tarko 'pratiṣṭhaḥ śrutayo vibhinnā nāsau munir yasya mataṁ na bhinnam。哲學思辨也是一樣,一個哲學家提出一種理論,另一個提出另一種,互相矛盾。除非你反駁另一個哲學家,你成不了有名的哲學家。這就是哲學的方式……

那麼,真正的資訊從哪裡來?經典說,dharmasya tattvaṁ nihitaṁ guhāyām。宗教的秘密藏在洞穴裡,或者說在你的內心深處。那怎麼 覺悟 它呢?Mahājano yena gataḥ sa panthāḥ [Cc. Madhya 17.186]。你得跟隨偉大的靈性人物。所以我們努力跟隨 主 Krishna 或 主 Caitanya,這就是完美。你得從 韋達 中尋找證據,遵循指示,成功是必然的。就這樣。

謝謝大家。請唱誦哈瑞 主 Krishna。(結束)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