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黑格爾 Hegel

Hayagrīva 我們可以繼續討論 Hegel 嗎?

Prabhupāda 可以。

Hayagrīva 他閱讀了不少印度哲學,但似乎僅限於無人格主義的內容,例如《奧義書》……

Prabhupāda 是的。《奧義書》的教導正好相反——靈魂不是物質。這是《奧義書》的核心教導。

Hayagrīva 他寫道:「靈魂,就其為神的靈魂而言,並非超越星辰或世界的靈魂。相反,神是無處不在的,存在於所有靈魂中。神是活的神,祂在行動和運作。宗教是神聖靈魂的產物,不是人的發現,而是神聖運作的結果。」

Prabhupāda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點,人不能製造宗教。因此我們說,宗教意味著神的話語和命令。就像主 Kṛṣṇa 說的,sarva-dharmān parityajya [博伽梵歌 18.66]:「你們製造了許多宗教系統,全部放棄,踢開它們,毫無價值。這才是宗教。」祂在一開始說,dharma-saṁsthāpanārthāya:「我降臨是為了重新確立宗教原則。」最後祂說:「放棄所有這些所謂的宗教。這是宗教。」那是什麼?Mām ekaṁ śaraṇaṁ…:「只要皈依我。」這就是宗教。《聖典博伽瓦譚》說,dharmaṁ tu sākṣād bhagavat-praṇītam [SB 6.3.19]:「神的命令就是宗教。」否則,一切都是虛假的,毫無意義。就像法律是由政府制定的。你不能說:「我制定了法律。」誰會理你?即使是小小的法律「靠右行」,那就是宗教。如果你說:「什麼法律?靠左行也可以……」不,這不會被接受。「靠右行」是宗教,「靠左行」是犯罪。所以宗教就是虔誠與不虔誠——一切都基於主 Kṛṣṇa 或神的命令。如果你嚴格遵循主 Kṛṣṇa 的指示,你就是虔誠的、超然的、奉獻者,一切皆是。如果你違背主 Kṛṣṇa,自行製造道路,你就是無賴、惡魔。Na māṁ duṣkṛtino mūḍhāḥ prapadyante narādhamāḥ [博伽梵歌 7.15]。他是最低等的人,narādhamāḥ,不遵循神或主 Kṛṣṇa 指示的人。

Hayagrīva 他寫道:「靈魂升向神發生在靈魂的最深處,基於思想。宗教作為人的最內在事務,其核心和生命之根在此。神在本質上是思想和思考,無論祂的形象和構造如何被確定。」

Prabhupāda 如果神是絕對的,祂的形象也是神。如果神是絕對的,祂的話語也是神。這是絕對的概念,沒有區別。所以我們在寺廟中崇拜的形象,如果是神的真實形象,就等同於神。神是絕對的。神說:「這地、水……一切都是我的能量。」所以即使你說:「這形象是石頭做的」,石頭也是神的能量,bhūmi,地。有規範原則,就像銅線傳導電流。雖然銅線不是電,但它傳導電。同樣,如果依據有經驗的靈性導師和上師規定的規則,即使你認為是石頭,它也是神。同樣的例子,你看到電線,但它是電。所以,arcye viṣṇau śilā-dhir guruṣu nara-matiḥ,這是警告:不要認為這是石頭。就像 Caitanya Mahāprabhu,一看到 Jagannātha,立即昏倒。我們必須通過神的指示訓練自己,如何在任何地方實現神。

Hayagrīva Hegel 認為歷史與神義論密不可分。他視歷史為神的正義化,否認韋達的歷史觀,因為他認為它沒有展開任何特定意義。宇宙被創造、維持、毀滅,似乎毫無意義。對 Hegel 來說,歷史必須講述人類升向神的故事。若無人類歷史,神將是孤獨且無生命的。神似乎依賴於人類歷史。神不是超然的,而是在世界中顯現。

Prabhupāda 如果祂依賴歷史,祂怎麼是神?這是荒謬的提議。(笑)祂依賴歷史!

Hayagrīva 人類歷史必然有意義嗎?他視之為進展,人類的進化……

Prabhupāda 一旦有創造,就有歷史,從創造的起點開始,直到結束。就像你一出生,就有你的星象圖,歷史。現在你一生有許多活動,之後,我們也相信來世,歷史繼續。但表面上,我們從這身體的開始到結束製作歷史,僅此而已。但神不受這種規則限制,說「神在某個點被創造,某個點結束。」那哪來的歷史?沒有歷史。歷史是小事的。對我來說有過去、現在、未來。對神來說,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哪來的歷史?這全是胡說。他不知道神的意義。

Hayagrīva 是的。

Prabhupāda 但神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哪來的歷史?全是胡說。他不知道神的意義。

Hayagrīva Hegel 非常強調人的自由。

Prabhupāda 沒有自由。這是另一個胡說。

Hayagrīva 是的。

Prabhupāda (笑)他受制於生、死、老。哪來的自由?這是另一個胡說。

Hayagrīva 他指責東方人,主要是印度人……他說:「東方人不知道靈魂本身是自由的,或人本身是自由的。因為他們不知道,所以不自由。」

Prabhupāda 但他自由嗎?他為什麼死了?他指責東方人。他為什麼死了?這是他們的胡說推測。

Hayagrīva 他說:「他們只知道那個『一』(即梵,Brahman)是自由的,因此這種自由只是任意的。」

Prabhupāda 那他為什麼說人類應該自由?

Hayagrīva 他說這個至高無上的「一」因此是個專制者,不是自由人,不是人。只有日耳曼民族通過基督教意識到,人作為人是自由的,靈魂的自由構成了他的本質。這種意識首先在宗教和靈魂最內在的區域中產生。

Prabhupāda 基督教認為人要麼上天堂,要麼下地獄。所以他有選擇去地獄或天堂的自由。但誰給他地獄或天堂?他有選擇的自由,但當他去地獄時,自由在哪?地獄與天堂的區別在哪?這些是……如果他是基督徒,他應回答,人有一次機會,要麼去地獄,要麼去天堂。好,如果他上天堂,沒問題。如果他下地獄,自由在哪?這是常識,每個公民有自由做自由公民或進監獄,但進監獄的人,自由在哪?誰給他自由公民或囚犯生活的機會?因此他的自由依賴於某個更高原則,給他選擇自由去地獄或天堂。但他不像神那樣完全自由。

Hayagrīva 他說印度宗教和詩歌以及哲學的偉大被認可,特別是在其拒絕和犧牲感官方面。他的觀念是典型的19世紀……

Prabhupāda 他沒有研究韋達文獻,卻對韋達文獻發表評論。這是他的無知。

Hayagrīva 他認為印度哲學的目標是靈性與物質的消滅。涅槃。

Prabhupāda 物質消滅,每個人都說——甚至基督教也說——你去地獄或天堂。誰上天堂?合理地說,是放棄物質的人。

Hayagrīva 他說靈性與物質的消滅,涅槃。

Prabhupāda 但他不知道靈性是什麼。靈性是永恆的,na hanyate hanyamāne śarīre [博伽梵歌 2.20]。靈性怎麼會消滅?靈性與物質的區別在哪?不完美的知識。還被認為是大哲學家。知識匱乏。

Hayagrīva 他認為印度宗教是人從外在的神接受法則,這些法則對人完全陌生。他認為這與更高級的宗教相反,在更高級的宗教中,個體靈魂通過理性、內在認可或主觀確認被提升到超自然。換句話說,他認為印度宗教是盲目遵循外在意志。他說,人只能通過行使自己的自由意志達到神。

Prabhupāda 那為什麼動物不能?動物有完全的自由意志。

Hayagrīva 他說動物沒有意志。

Prabhupāda 這是另一個愚蠢說法。如果他沒有意志,為什麼他去不同方向?

Hayagrīva 他說動物沒有生存權,因為他們沒有意志。

Prabhupāda 看看。生命的徵兆是什麼?首先要確定,你怎麼知道?我們可以區分這桌子沒有生命,桌上的一隻小螞蟻有生命。你怎麼區分,這裡有生命,那裡沒有生命?生命的徵兆是什麼?如果動物有這些生命的徵兆,就有生命。為什麼說他們沒有生命?這是什麼哲學?有生命。他吃,你也吃;他睡,你也睡;他有性,你也有性;他怕敵人,你也怕敵人。那你為什麼說你有生命,他沒有生命?生命的徵兆是什麼?這是生命的主要徵兆。如果他有這些主要徵兆,你怎麼說他沒有生命?這意味著你連智力都沒有。

Hayagrīva 他將宗教與藝術聯繫起來。他說宗教表現或描繪絕對,而哲學則構思或思考絕對。

Prabhupāda 是的。所以沒有哲學基礎的宗教是情感,毫無價值。

Hayagrīva 對他來說,神必須在有限中顯現;因此他將基督的化身,神的化身,視為基督教的核心。即為了顯現,神必須成為有限的。神必須成為人。

Prabhupāda 如果神是人,被當作人,為什麼要遵循祂的指示?

Hayagrīva 什麼?為什麼祂的指示……

Prabhupāda 要被遵循?你是人,我是人。我為什麼要遵循你的指示?

Hayagrīva 嗯,他說……他說你不應該,因為沒有外在的意志要遵循。這是 Hegel 的哲學。

Prabhupāda 那他就是無神的,神沒有意志。不是嗎?那他就是動物,如果他說動物沒有意志,那神就完全像動物。

Hayagrīva 談到身體與靈魂,他說:「身體,就其是未經培養的外在存在而言,與靈魂不匹配。靈魂必須先占有它,使其成為其活躍的工具。但對其他人來說,即使對我的身體,我本質上是自由的。說真正的個人,靈魂,不會因對身體的虐待而受傷,這是徒勞的詭辯。對身體的暴力實際上是對我的暴力。」他說,因為身體是靈魂的工具……

Prabhupāda 是的。

Hayagrīva ……如果你傷害一個人的身體,你實際上傷害了那個人……

Prabhupāda 是的。

Hayagrīva ……因為你傷害了他的財產。

Prabhupāda 是的。但為什麼基督徒殺動物?

Hayagrīva 怎麼說?

Prabhupāda 為什麼基督徒殺動物?

Hayagrīva 是的。如果是這樣,為什麼虐待動物,動物的身體?

Prabhupāda 嗯?

Hayagrīva 他說動物沒有生存權,因為他們沒有意志。

Prabhupāda 這是他的愚蠢。他有意志。當你把他帶到屠宰場,他會抗議。

Hayagrīva 他說:「人類有絕對所有權。一件東西屬於第一個偶然得到它的人。」

Prabhupāda 什麼偶然?

Hayagrīva 一件東西屬於……或者說第一個來的人。比如有個金礦。如果我先到,它就是我的,因為我是第一個來的。

Prabhupāda 這意味著「強權即公理」。

Hayagrīva 是的。

Prabhupāda 但金子,他說金子在那裡,誰的金子?

Hayagrīva 他說是第一個來的……

Prabhupāda 不,不。你先去說……首先你成為所有者。但金子的實際所有者是誰,當你沒去時?你可能先去聲稱所有權,但金子在那裡。誰的財產?金子在那裡。誰製造了金子?誰把金子放在那裡?這個問題必須有。

Hayagrīva 他說是我的,因為我把我的意志投入其中。

Prabhupāda 沒問題。你先去,接受吧。但誰把金子放在那裡?誰製造了金子?如果別人製造並放置了金子,你先去搶奪,你就是小偷。不是嗎?我把東西放在那裡,有人來說:「這是我的」,他是小偷,因為金子已經在那裡,被某人放置。你沒得到他的許可;你只是聲稱:「因為我先來,我是所有者。」你不是所有者。但如果金子被放在那裡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享用一部分,你靠強權拿走——「我先來」——那你是小偷,不是哲學家。你不知道誰放置了金子,誰製造了金子——你沒得到許可。因為你先來,所以你是所有者——那你不是哲學家,你是普通的小偷。「強權即公理」,「我先來」的哲學。「因此我是所有者。」

Hayagrīva 因為我希望它是我的……他說因為我先來並希望它是我的,它就是我的。

Prabhupāda 沒問題。你可以用武力做到,你正在這樣做。

Hayagrīva 我也可以放棄,因為我可以選擇放棄。

Prabhupāda 但首先,如果你有意志,但合理的意志,你得先想:「誰把這金子放在這裡?我只是因為來了就聲稱所有權,但誰把金子放在這裡?」你為什麼不這樣想?你是什麼樣的人?

Hayagrīva 最後一點:他認為人應有選擇職業的自由。他寫道:「在柏拉圖的國家中,主觀自由無足輕重。因為……」

Prabhupāda 這意味著已經有不同職業,你有自由選擇其中之一。但職業已經在那裡,由別人創造。你有選擇的自由。這在《博伽梵歌》中說,cātur-varṇyaṁ mayā sṛṣṭam [博伽梵歌 4.13]:「我創造了這四種職業職責。」Cātur-varṇyaṁ mayā sṛṣṭaṁ guṇa-karma-vibhāgaśaḥ [博伽梵歌 4.13]。現在,根據你的資格,你可以選擇:「我喜歡這個職業。」但職業已經在那裡。就像店主,他有各種商品。顧客去,他說:「我喜歡這個。」「好,你拿吧。這是價格。」同樣,職業職責已經在那裡。(不清楚)已經在那裡。那是神創造的。你可以根據你能付出的價格選擇其中之一。這是……

Hayagrīva 不是根據出生?

Prabhupāda 嗯?

Hayagrīva 不是根據出生?

Prabhupāda 不。

Hayagrīva 他認為……他說在許多東方國家,這種分配……他說,Hegel,在柏拉圖的共和國中,政府為每個個體分配職業。在東方國家,例如印度,他說這種分配來自出生。主觀選擇應被尊重,需要個體的自由選擇,他認為這是基本權利。

Prabhupāda 不。就像 Bhagavān Kṛṣṇa 說,cātur-varṇyaṁ mayā sṛṣṭam guṇa-karma-vibhāgaśaḥ [博伽梵歌 4.13]。這在全世界都適用。職業就像工程師職業。誰能成為工程師?Guṇa-karma,有工程師資格並實際作為工程師工作的人。這是需要的。Guṇa-karma。Kṛṣṇa 從未說「出生」。但後來,因為工程師訓練他的兒子做工程師,自然他也成為工程師。以前,從 Ajāmila 的歷史中我們知道……他是婆羅門的兒子,被訓練為婆羅門。那是制度。不是因為他生在婆羅門家庭就成為婆羅門。不。他有機會被婆羅門父親訓練為婆羅門。所以後來變成種姓,由出生決定,因為婆羅門父親自然訓練兒子成為婆羅門。但當婆羅門的兒子成為鞋匠,他不再是婆羅門。我們從……Tadīya lakṣaṇaṁ dṛśyeta tat tenaiva vinirdiśet [SB 7.11.35]。如果婆羅門的兒子成為鞋匠,應稱他為鞋匠,或鞋匠的兒子成為婆羅門,應稱他為婆羅門。不是由出生決定。但後來因為容易,父親是婆羅門,自動有50%成為婆羅門,再通過訓練50%,成為完全的婆羅門——通過交往、家庭。所以不是鞋匠不能成為婆羅門,如果他也獲得婆羅門的資格。Nārada 說,tat tenaiva vinirdiśet [SB 7.11.35]。如果他已獲得婆羅門資格,應稱他為婆羅門。不是婆羅門的兒子成為鞋匠、製革專家,還是婆羅門。不。他沒有知識。這意味著如果你研究了所有韋達文獻,他不會這樣說。指示是 tadīya lakṣaṇaṁ dṛśyeta。如果資格在其他地方找到,應以資格命名。醫生的兒子,若不從事醫學而成為工程師,應稱他為工程師,不是醫生。Tat tenaiva vinirdiśet [SB 7.11.35],說得很清楚。所以 Kṛṣṇa 的計劃是:「我根據品質和工作創造了四個階級」,cātur-varṇyaṁ mayā sṛṣṭaṁ guṇa-karma [博伽梵歌 4.13],這是最終的。他必須有資格並工作。如果……他必須有婆羅門資格並作為婆羅門行動。僅理論不行。就像我們給低種姓出生的人聖線,但我們也訓練他作為婆羅門。不是拿了聖線就去當鞋匠。不。你必須從事神像崇拜,婆羅門的工作,業務,然後你是婆羅門。否則你不是婆羅門。

Hayagrīva 在一句常被引用的話中,Hegel 寫道:「神只有在祂認識自己時才是神。祂的自我認識更是祂在人中的意識,以及人對神的認識,這種認識延伸到人在神中的自我認識。」

Prabhupāda 如果他接受這一點,為什麼人不直接從神那裡獲取神的知識?那他的知識就完美了。為什麼要推測?

Hayagrīva 他認為人對神是必不可少的。

Prabhupāda 但他接受神作為人……

Hayagrīva 是的。

Prabhupāda 所以要擁有神的知識,人的最佳職責是從神那裡獲取關於神的知識。我知道自己,他說神知道自己。如果神知道,那是自然的。我知道我是什麼。所以如果你從我這裡獲取我的知識,而不是推測,那是完美的知識。所以在《博伽梵歌》中,神在解釋自己。如果你簡單接受神給的知識,那就是你對神的完美知識。為什麼要推測?你在浪費時間。從神那裡獲取祂的知識,你的知識就完美了。為什麼要推測?假如我在研究你,推測:「嗯,Hayagrīva 可能是這樣,他可能有多少錢,銀行存款多少,生活如何」,這是推測。但如果我說:「Hayagrīva,你是什麼?」你說:「我有這個,我這樣做」,那就是我的完美知識。為什麼我要推測?

Hayagrīva 那你就不能寫那麼多書了。

Prabhupāda 嗯?不。當我有完美知識,我才能寫。

Hayagrīva 然後。

Prabhupāda 沒有完美知識,我寫的一切都是胡說。這是區別——paramparā 傳承系統。所有這些哲學家只是胡說八道,我們寫的卻有意義。為什麼?因為我們從神那裡研究神。這是我們的完美。我們不推測神。這是區別。現在我在擴展我的知識,讓你能理解。這是我的寫作。但我的基本原則是從神那裡理解神,不是靠推測。這是我的資格。如果我從神那裡知道神,我的關於神的知識就是完美的。然後我寫的一切就是完美的。因此 Viśvanātha Cakravartī Ṭhākura 說,sākṣād-dharitvena samasta-śāstrair,所有經典接受上師、靈性導師為直接的至尊主。為什麼?他不說胡話。因此他被稱為神的僕人。他服務神,傳達神給他的相同知識;因此他是完美的。Sākṣād-dharitvena samasta-śāstrair uktas tathā bhāvyata eva。所以知識,如果我們從神那裡了解神是什麼,我們的知識就是完美的。僅靠推測你不能成為完美。這不可能。所以如果 Hegel 先生……

Hayagrīva 是的。

Prabhupāda 他是 Hegel,對吧?他是什麼?

Devotee Hegel

Hayagrīva Hegel

Prabhupāda 啊。如果他接受神並引導一個人,那人應從神那裡獲取神的知識。他的神的知識就是完美的。他不應推測。如果他沒有這樣的知識來源,那他的神概念也是錯誤的。如果他真有神的概念,他應從神那裡獲取祂是什麼的知識。這是完美知識。他談到東方知識。這是東方知識:他們知道神是誰,從神那裡獲取神的知識。但在西方,他們推測神。他們能知道什麼關於神?他們推測的一切都是不完美的,因為他是不完美的。

Hayagrīva 他將理念、理性、神與絕對等同,很像希臘人。

Prabhupāda 一切都在那裡,但如果你從神那裡獲取知識,那是完美的,如果你自己創造理念——不接受神的理念——那是不完美的。

Hayagrīva 他說理性也是無限的形式,推動物質運動……

Prabhupāda 這是真正的理性:「我是不完美的或有限的。我怎麼能推測無限的?所以最好讓我從無限那裡學習關於無限的知識。」這是完美知識。

Hayagrīva 最後一點,他認為崇拜動物和植物是泛神論的一種形式。他提到印度宗教……

Prabhupāda 不。但印度,他不知道,還在說話。這是最遺憾的情況。

Hayagrīva 是的。

Prabhupāda 如果神說:「在植物中,我是這種植物……」

Hayagrīva TulasīTulasī

Prabhupāda 不管是什麼。

Hayagrīva 是的。

Prabhupāda 所以印度教徒,他們崇拜,遵循神的指示。他們有某種意義。神說:「在植物中,我是這種植物,所以崇拜。」他們不崇拜所有植物。

Hayagrīva 這與泛神論不同,泛神論會崇拜一切。

Prabhupāda 他們會崇拜任何胡說,但這裡是神意識。神說:「我是這個」,所以我要崇拜。這是神,神意識。神說了。他對神有完全的信仰。就像 praṇavaḥ sarva-vedeṣu:「在韋達知識中,我是 oṁkāra。」所以他們遵循:oṁ tad viṣṇu paramaṁ para…,每個咒語都跟隨。他怎麼知道 oṁkāra 是神?神說了:praṇavaḥ sarva-vedeṣu。所以神給出指示如何實現祂。他們遵循。他們實際實現。推測有什麼用?他永遠不會理解神,因為他用有限的知識推測。神是無限的。

Hayagrīva 所以雖然神是一切動物和植物……

Prabhupāda 是的,那是……

Hayagrīva 雖然神是一切,我們專注於這些特定的……

Prabhupāda 不。這是被特別禁止的。Mat-sthāni sarva-bhūtāni [博伽梵歌 9.4]:「一切在我之中,但我不在其中。」就像狗的身體。身體依於靈魂;平台是靈魂。否則身體無意義。所以狗的身體依於身體的靈魂。但這不意味著狗的身體是神。Nāhaṁ teṣu avasthitaḥ。找出這句經文,mat-sthāni sarva-bhūtāni nāhaṁ teṣu avasthitaḥ。他們就像 Vivekananda,認為窮人的身體依於神,Nārāyaṇa……

Hayagrīva 是的。

Prabhupāda ……但他把身體當作 Nārāyaṇa。這是他的知識,不完美。他說 daridra-nārāyaṇa。神變成窮人。他考慮的是身體;因此他認為神變成窮人。窮人的身體依於 Nārāyaṇa,但他把身體當作 Nārāyaṇa。他如此愚蠢,還在繼續。啊。找出……

Devotee mayā tatam idaṁ sarvaṁ jagad avyakta-mūrtinā mat-sthāni sarva-bhūtāni na cāhaṁ teṣv avasthitaḥ [博伽梵歌 9.4]

Prabhupāda 讀釋義。

Devotee 翻譯:「以我未顯現的形式,這整個宇宙被遍布。一切存在於我之中,但我不在其中。」

Prabhupāda 「奉祂之命服務。」什麼?奉女王陛下服務。那是什麼口號?

Devotee 「奉女王陛下服務。」

Prabhupāda 啊。(不清楚)這不意味著女王在那裡。女王的權力、命令,無處不在。Mat-sthāni sarva-bhūtāni。政府在女王的服務下行動,但不意味著女王在那裡。這是同時一與不同的,acintya-bhedābheda。因為命令在那裡,女王在那裡,但個人不在。所以,另一個,已經開始的,daridra 中有 Nārāyaṇa,但不是 daridra 是 Nārāyaṇa。但他沒有視野。他說 daridra-nārāyaṇa。這是錯誤。Nārāyaṇa 無疑在那裡,但不是 daridra 是 Nārāyaṇa。這是無人格主義,Māyāvāda 的錯誤。這是泛神論。

Hayagrīva 泛神論。所以當 Kṛṣṇa 說:「我是依據 dharma 的性生活」,這意味著祂可以以這種方式被感知。

Prabhupāda 是的。就像 garbhādhāna 儀式。這不是秘密。garbhādhāna 儀式是:「我要生一個孩子。我要與妻子性交,生一個 Kṛṣṇa 意識的孩子」,這樣記得 Kṛṣṇa。在性交時,如果他記得:「Kṛṣṇa,給我一個您的奉獻者孩子」,這是父親的責任。所以這種性是 Kṛṣṇa。如果為了享樂而性交,就不是。那是惡魔的。這是 Kṛṣṇa 說的……

HayagrīvaKṛṣṇa 仍然存在。

Prabhupāda Kṛṣṇa 總是存在,但如果你舉行 garbhādhāna 儀式:「我要與妻子性交,生一個 Kṛṣṇa 意識的孩子」,你就記得 Kṛṣṇa。在性交時,父母的心態會被孩子獲得。garbhādhāna 儀式有規則規範,在《聖典博伽瓦譚》中你會發現,一旦放棄 garbhādhāna 儀式,他就是首陀羅。所以現在誰在遵守 garbhādhāna 儀式?因此每個人生來都是首陀羅。Kalau śūdra-sambhavāḥ。父母生下首陀羅。所以婆羅門的出生權不再存在。即使他們虛假聲稱:「因為我生於婆羅門家庭,我是婆羅門」,經典不支持。是否舉行 garbhādhāna 儀式?如今,特別是,誰知道他是婆羅門的兒子?女人與所有人交往,生孩子的父親是誰?是婆羅門的兒子還是首陀羅的兒子,誰知道?所以他怎麼能憑出生權聲稱是婆羅門?不可能。因此每個人生來是首陀羅。但他可以被訓練為婆羅門。這是 pāñcarātrikī-vidhi。我們遵循這 pāñcarātrikī-vidhi,不是韋達 vidhi。韋達 vidhi 不同。Pāñcarātrikī。通過訓練。他有點傾向,有點火,成為 Kṛṣṇa 意識。好,扇動它,讓火更大。但如果他放棄點火過程,他仍是火,但未完成。(梵文),一顆小種子,你播種並定期澆水……就像 Govinda dāsī 引進了 Tulasī。她負責將 Tulasī 引進西方國家。

Hayagrīva 所以 Tulasī,實際的……回到原點,崇敬 Tulasī 植物或牛或性儀式的哲學基礎是記得 Kṛṣṇa,這些能帶來對 Kṛṣṇa 的記憶。

Prabhupāda 是的。

Hayagrīva 因為 Kṛṣṇa 這樣說,但……

Prabhupāda 就像 Kṛṣṇa 說,satataṁ cintayantaṁ mām:「總是想我」,這是意識的過程,Kṛṣṇa 意識。Satataṁ kīrtayanto māṁ yatantaś ca dṛḍha-vratāḥ [博伽梵歌 9.14]。Man-manā bhava mad-bhakto [博伽梵歌 18.65]。「總是想我。」所以無論如何你想到 Kṛṣṇa,你就成為 Kṛṣṇa 意識,淨化。

Hayagrīva 但你不應以其他方式想 Kṛṣṇa,例如棕櫚樹或……

Prabhupāda (不清楚)祂給出指示:「在樹中,我是這棵樹。」所以你接受它。

Hayagrīva 是的。

Prabhupāda 就像 Kṛṣṇa 說,raso 'ham apsu kaunteya [博伽梵歌 7.8]。祂說:「我是水的味道。」你總是喝水。滿足你口渴的味道,讓你感到滿足,那是 Kṛṣṇa。如果你遵循 Kṛṣṇa 的指示:「我在喝水,感到滿足,這滿足是 Kṛṣṇa」,你就記得祂。

Hayagrīva Hegel 誤認為這是泛神論。

Prabhupāda 嗯?

Hayagrīva Hegel 誤認為這是泛神論。

Prabhupāda 他在很多方面都誤解了。(梵文)就像我們的……不是 Pradyumna。如果有人全身長滿癤子,哪裡要手術?最好殺了這身體。(笑)所以他,HegelSegel,全身是癤子,因為他們是推測者。他們沒有確切知識。推測者無法有確切知識。因此我們的 Dimmock 教授說:「這裡是《博伽梵歌》的確切定義。」那是什麼?看看。就是這樣。他讚賞了。你看不到……

Devotee 他們只引用了他的兩行話。他說……

Prabhupāda 是的。那是他的話。

Devotee 哦。

Prabhupāda 讀全部。

Devotee 「《博伽梵歌》的權威英文版。通過為我們帶來許多人已知的文本的新穎和生動的解釋,A.C. Bhaktivedanta Swami Prabhupāda 大大增進了我們的理解。」

Prabhupāda 這是確切的,不是模糊的推測。這是與其他版本的區別。因此我命名為「如它所示」。我們不推測。只要你推測,你就被拒絕。因此其他人看到危險:「如果 Bhaktivedanta 的《博伽梵歌如它所示》被接受,我們在哪裡?」

Hayagrīva 每個人都想推測。

Prabhupāda 對。我們阻止了。他們不能在《博伽梵歌》的話語上推測。這是我們的使命。不允許你推測。你是有限的,不完美的。你怎麼能靠推測給出無限的?這可能嗎?這是合理的。浪費時間,誤導他人。Aṇḍhā yathāndair upanīyamānāḥ。你是瞎子,怎麼能帶領其他瞎子?他們已經是瞎子。你睜開眼睛,然後領導瞎子。Ajñāna-timirāndhasya jñānāñjana-śalākayā。這是我們的過程。好了。(結束)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