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蒙特婁,1968年8月30日,第五章 Sundara-Khanda

Prabhupāda:

…am aprameyam anaghaṁ nirvāṇa-śānti-pradaṁ brahma-śambhu-phanīndras tebhyo 'niśaṁ vedānta-vedyaṁ vibhuṁ sura-guruṁ māyā-mānuṣya-hariṁ vande 'haṁ karunākaraṁ raghu-varaṁ bhū-pāla-cudāmaṇim

這是一首由偉大的奉獻者 Tulasī dāsa 創作的詩。他是 主 Rāma 的奉獻者。因此,當我們提到 主 Krishna 時,祂包含了所有其他的化身。在《布拉瑪-桑希塔》中說道: rāmādi mūrtiṣu kalā-niyamena tiṣṭhan
nānāvatāram akarod bhuvaneṣu kintu
kṛṣṇaḥ svayaṁ samabhavat paramaḥ pumān yo
govindam ādi-puruṣaṁ tam ahaṁ bhajāmi [Bs. 5.39]
主 Krishna 是 svayam,意即至尊人格神首,paramaḥ pumān,終極的至尊人格神首。但祂總是以不同的化身顯現,其中最主要的是 主 Rāma 和 Balarāma。你們聽過 Balarāma 的名字,Baladeva。同樣地,Rāma 意指至高的享受者。Ramante yoginām anante sac-cid-ānanda-cirātmanīti rāma-padenāsau。Rāma 意味著真正的喜樂,所有瑜伽修行者,無論是冥想瑜伽、知識瑜伽還是奉獻瑜伽的修行者,都試圖享受那永恆的喜樂,這才是真正的快樂。因此稱為 Rāma。

這首詩……我們這位尊敬的印度女士,她將開始講述《羅摩衍那》……其實這不是《羅摩衍那》,它被稱為《Rāma-carita-manasa》。Rāma-carita-manasa 的意思是 Tulasī dāsa 表達了他對 主 Rāma 的奉獻心意,因此他將這本書命名為《Rāma-carita-manasa》,這是他充滿對 主 Rāma 服務態度的內心表達。這是這本書的真正含義。但人們誤解了,他們認為這就是《羅摩衍那》。實際上,Tulasī dāsa 表達的是他對 主 Rāma 的奉獻情感,而不是完整的《羅摩衍那》。真正的《羅摩衍那》是由聖人 Vālmīki 創作的《Vālmīki Rāmāyaṇa》。但人們普遍認為這是《羅摩衍那》,這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從另一個角度看,任何描述 主 Rāma 事蹟的書都可以稱為《羅摩衍那》。但這本書實際上是《Rāma-carita-manasa》。這首詩是奉獻者對 主 Rāma 的讚美,表達了他的虔誠之情。從這個意義上,你可以稱它為《羅摩衍那》,但它與原版的《Vālmīki Rāmāyaṇa》有許多不同之處。總之,這是一首奉獻者為 主 Rāma 獻上的詩歌。

在第五章 Sundara-Khanda 中,有一首非常優美的詩。什麼呢?Śāntaṁ śāśvatam aprameyam anaghaṁ nirvāṇa-śānti-pradam。每個詞都充滿意義。Śāntam,意指 主 永遠不受干擾。為什麼祂會不受干擾?因為我們身處物質世界,總是被各種問題困擾,政治、社會、宗教、文化等等,還有家庭,維持家庭比治理一個帝國還要困難。

這個物質世界充滿了焦慮。我曾多次解釋,asad-grahāt,因為我們接受了非永恆的東西。任何非永恆的事物都會帶來困擾。但因為 主 是永恆的,所以祂是 śāntam。每當你看到 主 Krishna 或 主 Rāma、Viṣṇu 的面容,總是帶著微笑與和平。只要一看,內心也會變得平靜。祂的面容如此美好。Śāntam。而 śāśvatam 意指本源。並非像 Māyāvādī 哲學家所說,無形 Brahman 以形體顯現,那是荒謬的。實際上,祂以自己的形體顯現,正如《博伽梵歌》中所說,sambhavāmy ātma-māyayā [Bg. 4.6]。我們接受這個形體不是出於自己的意願。我接受了這個身體,你接受了這個身體,不是出於你的選擇。你被迫接受某種特定類型的身體,這取決於你的行為。你無法選擇。否則,每個人都會選擇出生在美國或天界這樣的理想地方。這不是我們的選擇。就像外國人申請移民,選擇權在最高當局手中。

同樣地,這個身體不是 śāśvatam,不是我的本源身體。這個身體在變化。這一次我可能有這個身體,下一次可能有另一個身體,甚至是另一個物種,因此它不是 śāśvatam。但 主 的身體是 śāśvatam。正如《博伽梵歌》中確認,śāśvataṁ puruṣam,祂是享受者。這裡使用了相同的詞。Śāntaṁ śāśvatam aprameyam。Aprameyam 意指無法測量。Māyāvādī 無法想像祂是如何無限、不可測量的。因此,當他們認為 神 是無限、不可測量時,就認為祂是無形的。他們無法理解 神 可以輕易展現無限的形體。例如,祂以 Varāhadeva 的形式出現,巨大的身軀能用獠牙托起整個地球。試想那是多麼巨大的身軀。所以是 aprameyam。另一方面,祂也能變得極小。例如,當 Parīkṣit Mahārāja 在母親子宮中被原子能量攻擊時, 主 Krishna 進入子宮救了他。想想祂變得多小。

因此,aprameyam 意味著你無法測量祂有多小或多大。Māyāvādī 哲學家只能想到祂的偉大,但 主 Krishna 也可以變小。例如 Jagannātha,祂是整個世界的主人,卻以如此親切的形式出現,讓我們能輕易地侍奉祂。這就是 神。因此是 aprameyam,無法測量。Anagham 意指物質的污染無法觸及祂。Etad īśasya īśānām。Īśa,意指至尊 主,祂可以以任何形式出現。例如,祂以野豬的形式出現,但這不意味著祂是野豬。即使祂像野豬一樣行動,祂仍是 anagham。為什麼?因為祂是 tejiyasaṁ na doṣayā [SB 10.33.29]。Tejiyasam……

例如太陽,太陽如此強大,能從任何地方汲取水分,甚至是人們排便的骯髒地方。但陽光如此純淨,即使從汙穢處汲水,太陽依然純潔。而且,陽光接觸到的地方也變得純淨。這就是純淨的意義。即使我是不純的,若我與 主 Krishna 意識相連,我也會變得純淨。祂不會變得不純。我們如此微小,若我去到汙穢的地方,我會被感染。但 主 Krishna 或 主 Rāma 如此強大,即使汙穢的人接近祂,祂不會變得不純,相反,那人會被淨化。這是非常重要的理解。因此,任何人以任何目的接近 主 Krishna 或 主 Rāma,他都會變得 anagham。Nirvāṇa-śānti-pradam。Nirvāṇa 意指終結,śānti 意指和平。這個物質存在總是充滿三重痛苦。

主 Krishna 或 主 Rāma 能賜予你一個位置,讓你停止所有這些無意義的痛苦。Nirvāṇa-śānti-pradaṁ brahma-śambhu-phanīndras tebhyo 'nīśam。Brahmā、Śiva 和 Phanīndra(即 Śeṣa,Viṣṇu 的化身)等眾天神都在侍奉至尊 主。這意味著 Viṣṇu 是至高的,甚至高於 主 Śiva。這裡特別提到 brahmā-śambhu。Śambhu 指 主 Śiva。Brahmā-śambhu-phanīndras tebhyo 'nīśaṁ vedānta-vedyaṁ vibhum。Vedānta 意指終極知識。擁有終極知識的人才能理解至尊人格神首 主 Rāma 和 主 Krishna。知識淺薄或普通的人只能達到無形 Brahman,但無法進入至尊人格神首 主 Rāma 的知識。這在《博伽梵歌》中由 Arjuna 描述:「理解您的個性是非常困難的。」

實際上我們也經歷過,若談論無形的東西,人們認為這是高深的學問,但當我們談論有形的個性時,他們認為這是老舊的觀念。這是荒謬的。實際上,至尊人格是終極知識,但知識貧乏的人無法理解。如果祂是無形的,Brahmā 和 Śambhu 怎麼會侍奉祂?祂是有形的個體。Brahmā-śambhu-phanīndras tebhyo 'nīśaṁ vedānta-vedyam。Vedānta-vedyam。Māyāvādī 哲學家有 Śaṅkarācārya 的《Śārīraka-bhāṣya》,試圖證明至尊 主 是無形的。這不是事實。《博伽梵歌》中確認,vedaiś ca sarvair aham eva vedyam, vedānta-kṛt veda-vid eva cāham [Bg. 15.15]。主 Krishna 說,所有的 韋達,包括 Vedānta,都是為了認識祂。如果有人說 Vedānta 描述無形 Brahman, 主 Krishna 會說:「怎麼可能?」祂是 Vedānta 的真正知者和創作者。因此,Māyāvādī 哲學家無法理解。他們認為 Vedānta……

在印度,Māyāvādī 僧人被稱為 Vedāntī。因此,我的 Vaiṣṇava 團體特別授予我 Bhaktivedanta 的稱號,這是對 Māyāvādī 僧人的挑戰。這個稱號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授予我的,是 Vaiṣṇava 團體中的新稱號。Māyāvādī 哲學家有時會驚訝:「Swamijī 怎麼既是 Vedāntī 又是奉獻者?」但他們不知道 Vedānta 就是奉獻。《聖典博伽瓦譚》是真正的 Vedānta 註釋。Bhāṣyaṁ brahma-sūtrāṇām。Brahma-sūtra 即 Vedānta-sūtra。Vedānta-vedyam。主 Śiva 或 主 Brahmā 試圖通過 Vedānta 理解至尊 主。不是膚淺的知識。Vedaiś ca sarvair aham eva vedyam [Bg. 15.15]。Vibhum 意指最偉大的,沒有人比至尊 主 更偉大。Rāmākhyam jagad-īśvaram。祂是 主 Rāma,我們每天唱誦: Hare Rāma, Hare Rāma, Rāma Rāma, Hare Hare 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 Krishna Krishna, Hare Hare Rāmākhyam。Rāma 意指美麗或享受者,jagad-īśvaram,祂是整個宇宙的主人。Sura-gurum,sura 意指天神,gurum 意指靈性導師。例如 Arjuna 是 sura,他的導師是 主 Krishna;Vyāsadeva 的導師是 Nārada,Nārada 的導師是 Brahmā,Brahmā 的導師是 主 Krishna。所以是 sura-gurum。Māyā-manusyam,當祂以人的形式出現,那是 māyā,意即祂不是普通人,祂是至尊人格神首,但愚人認為 主 Rāma 和 主 Krishna 像我們一樣,是普通人。這是愚人的看法。特別是一些 Ārya-samājī 人,他們不承認至尊 神 可以以 主 Rāma 或 主 Krishna 的形式出現。他們不知道,雖然祂以人的形體出現,祂不是普通人。祂是至尊人格神首。因此稱為 rāmākhyam,māyā mānuṣya hari。Hari 意指至尊人格神首,能帶走你所有的痛苦,給予你所有快樂。

我向 主 Rāma 致敬,vande 'haṁ karuṇākaraṁ raghu-varaṁ bhu-pāla-cuḍāmaṇi。Karuṇākaram,祂是慈悲的寶庫,paritrāṇāya sādhūnāṁ vināśāya ca duṣkṛtam [Bg. 4.8]。Raghu-varam,因為祂出現在 Mahārāja Raghu 的王朝中,祂是 Raghu 王朝的至尊。Bhu-pāla-cuḍāmaṇi,祂是所有國王的冠上之珠。Cuḍāmaṇi 意指珍珠置於王冠上。雖然祂以國王身份出現,祂是所有國王的領袖。這是對 主 Rāma 的描述。現在 Mātājī 要求我解釋一首詩,我已試著解釋。

今天是我們的 Rādhāṣṭamī 慶典,我必須講一些關於 Śrīmatī Rādhārāṇī 的事,然後在午夜十二點返回我的住所。你們可以繼續進行儀式。Śrīmatī Rādhārāṇī,今天是她的誕辰。她是 主 Krishna 的快樂潛能。主 Krishna 是至尊 Brahman,請試著理解。Paraṁ brahma paraṁ dhāma pavitraṁ paramaṁ bhavān [Bg. 10.12]。當至尊 Brahman 想要享受時……這種享受的精神存在於至尊 Brahman 中,否則我們不會有這種享受精神。因為我們是祂的一部分,所以我們也有這種享受精神,但被物質污染了。事實上,因為 主 Krishna 在享受,我們也有這種享受精神,但我們不知道如何享受。我們試圖在物質中尋找快樂,那是錯誤的。真正的快樂是靈性的。Brahman sukhānubhūtyā。人們試圖感受 Brahman 的快樂,那是超越物質的快樂。許多瑜伽修行者放棄了家庭、王國,冥想以覺悟 Brahman 的快樂。實際上,他們追求的是 Brahman 的快樂。許多 brahmacārī 和 sannyāsī 都在追求這種快樂,為了覺悟 Brahman 的快樂,他們放棄了所有物質享受。你認為 Brahman 的快樂是普通的物質快樂嗎?為了體驗一絲 Brahman 的快樂,他們放棄了所有物質快樂。別說我們這些普通人。歷史上有許多例子,例如 Bharata Mahārāja,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星球 Bhāratavarṣa。他是全世界的皇帝,擁有美麗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但在二十四歲時,他放棄了一切。還有 主 Buddha,他是王子,總是與美麗的女子享受宮廷樂趣,但他放棄了一切,開始冥想。

印度歷史上有無數這樣的例子,為了覺悟 Brahman 的快樂,他們放棄了一切。這就是正道。Tapasya 意指自願接受嚴格的修行以覺悟至高的快樂。這就是 tapasya。如果為了品嚐一絲 Brahman 的快樂,必須放棄所有物質享受,你認為至尊 Brahman 主 Krishna 會享受物質快樂嗎?這合理嗎?主 Krishna 享受的是 lakṣmī-sahasra-śata-sambhrama-sevyamānam [Bs. 5.29],成千上萬的財富女神在侍奉祂。你認為這些 lakṣmī 是物質的女子嗎?不,這是錯誤的。主 Krishna 不可能在物質女子中尋找快樂。Ānanda-cinmaya-rasa-pratibhāvitābhis tābhir ya eva nija-rūpatayā kalābhiḥ [Bs. 5.37]。在《布拉瑪-桑希塔》中,祂展現了祂的 ānanda-cinmaya-rasa,超越的快樂潛能。這些 gopī 是祂快樂潛能的擴展,而 Śrīmatī Rādhārāṇī 是中心。她不是普通女子,像我們的妻子、姐妹或母親。不,她是快樂潛能。她的誕生不是從人的子宮中,而是被她的父親在田野中發現。當父親在耕田時,看到一個可愛的小孩躺在那裡,他沒有孩子,就抱起她獻給皇后:「看,我們有了一個很可愛的孩子。」「你從哪裡得來的?」「田野裡。」Śrīmatī Rādhārāṇī 的誕生就是這樣。所以今天是她的誕辰。有時《聖典博伽瓦譚》中沒有提到 Rādhā 的名字,無神論者會抗議說《聖典博伽瓦譚》中沒有 Rādhārāṇī 的名字,這個名字從何而來?但他們不知道如何理解。經典中有 anayārādhyate,提到有一位 gopī 特別讓 主 Krishna 感到愉悅。主 Krishna 更樂於接受她的服務。Ārādhyate,這個詞意味著崇拜。從這個詞,Rādhā 的名字出現了。在其他《布拉納》中也有 Rādhā 的名字。這是她的起源。

Śrīmatī Rādhā 和 主 Krishna,祂是享受者,祂想要享受。祂是至尊 Brahman,無需向外尋找快樂。祂是 ātmarāma,自足的。所以 Śrīmatī Rādhārāṇī 是祂快樂潛能的擴展。主 Krishna 是能,Śrīmatī Rādhārāṇī 是能量。就像能量與能不可分離,火與熱不可分離。哪裡有火,哪裡就有熱;哪裡有熱,哪裡就有火。同樣,哪裡有 主 Krishna,哪裡就有 Śrīmatī Rādhā;哪裡有 Śrīmatī Rādhā,哪裡就有 主 Krishna。他們不可分離。但祂在享受。Svarūpa Dāmodara Gosvāmī 用一首詩精妙地描述了 Śrīmatī Rādhā 和 主 Krishna 的哲學:rādhā kṛṣṇa-praṇaya-vikṛtir hlādinī-śaktir asmād ekātmānāv api bhuvi purā deha-bhedaṁ gatau tau [Cc. Ādi 1.5]。Śrīmatī Rādhā 和 主 Krishna 是同一至尊,但為了享受,他們分為二。主 Caitanya 又將二者合為一。Caitanyākhyaṁ prakaṭam adhunā。這一意味著 主 Krishna 在 Śrīmatī Rādhā 的狂喜中,有時 Śrīmatī Rādhā 在 主 Krishna 的狂喜中。這一直在進行。但整體上是 Śrīmatī Rādhā 和 主 Krishna,是一個至尊。

Śrīmatī Rādhā- 主 Krishna 哲學是一個偉大的哲學,需在解脫的狀態下理解。在受條件限制的狀態下無法理解。但當我們在受條件限制的狀態下崇拜 Śrīmatī Rādhā- 主 Krishna,實際上是在崇拜 Lakṣmī-Nārāyaṇa。你們看過那幅畫,viddhi-mārga 和 rāga-mārga。Śrīmatī Rādhā- 主 Krishna 的崇拜是純粹愛的平台,而 Lakṣmī-Nārāyaṇa 的崇拜是遵循規範原則的。只要我們尚未發展出純粹的愛,就必須遵循規範原則。你必須成為 brahmacārī、sannyāsī,必須按照規範進行崇拜,早上起床,供奉,有至少六十四條規則。我們會逐漸介紹這些規則。在 viddhi-mārga 中,當你對 神 或 主 Krishna 沒有愛時,必須遵循規範原則,通過練習,逐漸地……就像你練習 mṛdaṅga 鼓,起初不協調,但熟練後聲音會很好聽。同樣,當我們遵循規範原則崇拜 Śrīmatī Rādhā- 主 Krishna,這是 viddhi-mārga。當你達到愛的平台,那就是 rāga-mārga。如果不經過 viddhi-mārga 就想直接進入 rāga-mārga,那是愚蠢的。沒有人不經過小學和大學的規範教育就能通過碩士考試。因此,我不輕易討論 Śrīmatī Rādhā 和 主 Krishna,而是在當前遵循規範原則。當你逐漸淨化,達到超越平台,你會理解 Śrīmatī Rādhā- 主 Krishna。不要試圖很快理解,這是一個很大的主題。如果想很快理解,就會出現許多 prākṛta-sahajiyā。在印度有這樣的 prākṛta-sahajiyā,他們把 Śrīmatī Rādhā- 主 Krishna 的舞蹈當成玩物,畫 Śrīmatī Rādhā 和 主 Krishna 親吻,這是荒謬的。Śrīmatī Rādhā- 主 Krishna 哲學需由解脫的人理解,不是受條件限制的靈魂。所以我們要等待那幸運的時刻,當我們解脫時,才能理解 rādhā-kṛṣṇa-praṇaya-vikṛtir。因為 主 Krishna 和 Śrīmatī Rādhā 不在物質領域。請理解。Jīva Gosvāmī 分析說, 主 Krishna 是至尊 Brahman,至尊 Brahman 不接受任何物質的東西。所以 Śrīmatī Rādhā 不在物質領域。

現在有一首很美的歌,我可以唱,你能彈 harmonium 嗎?好。這是 Rūpa Gosvāmī 的歌。(唱) rādhe jaya jaya mādhava-dayite
gokula-taruṇī-maṇḍala-mahite
dāmodara-rati-vardhana-veśe
hari-niṣkuta-vṛndā-vipineśe
vṛṣabhānudadhi-nava-śaśi-lekhe
lalitā-sakhī guṇa-ramita-viśākhe
karuṇāṁ kuru mayi karuṇā-bharite
sanaka-sanātana-varṇita-carite
rādhe jaya jaya mādhava-dayite
這首歌是 Rūpa Gosvāmī 唱的,他是真正理解 Śrīmatī Rādhā 和 主 Krishna 的人。他說:「 Śrīmatī Rādhā 萬年光榮。」Rādhe jaya jaya mādhava-dayite。「她對 主 Krishna 如此珍貴。」每個人都試圖愛 主 Krishna,但 主 Krishna 在愛某人。試想她有多偉大。整個世界、宇宙、所有生物都在試圖愛 主 Krishna,kṛṣṇa-prema。主 Caitanya 說,prema-pumārtho mahān。Rūpa Gosvāmī 說:「你在分發 kṛṣṇa-prema。」kṛṣṇa-prema 如此珍貴,但 主 Krishna 在追求 Śrīmatī Rādhā。看看 Śrīmatī Rādhā 有多偉大。因此她如此偉大,我們應致敬。Rādhe jaya jaya mādhava-dayite。她是怎樣的?Gokula-taruṇī-maṇḍala-mahite。Taruṇī 意指年輕女子。你看那些圖畫,都是年輕女子,但她是最美的。她甚至對年輕女子也有吸引力。她如此美麗。Dāmodara-rati-vardhana-veśe。她總是打扮得如此迷人,Dāmodara( 主 Krishna)被她的美麗吸引。Hari-niṣkuta-vṛndā-vipineśe。她是 主 Krishna 唯一喜愛的對象,是 Vṛndāvana 的女王。在 Vṛndāvana,所有人都崇拜 Śrīmatī Rādhā,Rāṇī 意指女王。他們總是喊「Jaya Rādhe!」Vṛṣabhānudadhi-nava-śaśi-lekhe。她是 Vṛṣabhānu 王的女兒,她的伴侶是 Lalitā-sakhī 和 Viśākha-sakhī。Rūpa Gosvāmī 代表 主 Krishna 的純粹奉獻者祈求:karuṇāṁ kuru mayi karuṇā-bharite。「哦,我崇拜的 Śrīmatī Rādhārāṇī,您充滿慈悲。我祈求您的慈悲,因為您如此仁慈,輕易賜予慈悲。」Sanaka-sanātana-varṇita-carite。有人可能說:「你如此偉大的學者、聖人,卻向一個普通女子祈求慈悲?」Rūpa Gosvāmī 說:「不,她不是普通女子。」她的描述只有像 Sanaka-Sanātana 這樣的大聖人才能做到。她不是普通的。

教訓是我們不應將 Śrīmatī Rādhārāṇī 視為普通女子,也不應將 主 Krishna 視為普通人。他們是至尊絕對真理。但在絕對真理中,有快樂潛能,這在 Śrīmatī Rādhā 和 主 Krishna 的互動中展現。Śrīmatī Rādhā 的擴展是所有的 gopī,而 主 Krishna 是至尊 主。

非常感謝你們。請唱 Hare Krishna。你會唱嗎?Janārdana?好,你來唱。什麼?不,我已經解釋了《Rāma-carita-manasa》中的一首詩。請唱 Hare Krishna。(結束)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