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羅摩國王化身

講座源自聖帕佈帕德講座,聖典《博伽瓦譚》 1.33.22

巴端納 Pradyumna:

nara-devatvam āpannaḥ
sura-kārya-cikīrṣayā
samudra-nigrahādīni
cakre vīryāṇy ataḥ param
[SB1.3.22]

翻譯:主在十八個化身,顯現為國王拉瑪。為履行讓半神人喜悅的工作,通過控制印度洋,祂展示了超乎常人的力量。隨著,祂殺了在大海對面的無神論國王臘瓦拿。

Prabhupāda 聖帕佈帕德:

Krishna在《博伽梵歌》中說,

paritrāṇāyasādhūnāṁ
vināśāyaCAduṣkṛtām
Bg 4.8

要去殲滅惡徒及保護奉獻者,祂降臨世上。這就是阿凡達〈化身〉。祂們有兩項事務。阿凡達並不是指束著長長的鬍子或刻意帶上頭冠的。莽夫會或被他們所吸引,但那些明智的、有感覺的,他們會根據經典sastra去看…

我們閱讀過這麼多的阿凡達。該特定的阿凡達的活動也被提及,例如:這阿凡達化身會接受某某人士為父親與母親,以及祂的活動會如是。」這樣,如何有任何流氓會可以站出來說,「我是阿凡達,我是化身?」於是,有其他一些流氓會去相信,但那些意念清晰的,他們不會接受。這裡清楚提到,主Ramachandra。祂顯現跟普通人一般。 Nara-devatvamāpannaḥ,接受。有許多其他國王跟Ramachandra一樣的好,但為什麼人們要去追隨Ramachandra呢?因為祂是神。不幸的是,有那麼多的流氓。他們自詡為Ramachandra,Krishna的化身。而人們都是愚蠢的首陀羅,未受教育,沒有知識,而是他們接受..

因此,主Rāmacandra為滿足修羅的目的而顯現。Kṛṣṇa顯現是為了保護修羅。修羅和阿修羅。阿修羅指非奉獻者,而修羅是指奉獻者。因此,要殲滅惡魔,Kṛṣṇa並不需要降臨下來。任何代理人都可。那裡有…

Parāsyaśaktir vividhaiva śrūyate
cc.Madhya 13.65

只要一聲命下,天帝因陀羅便會遣派強風,立即可將很多阿修羅,全軍覆滅。因此,Kṛṣṇa不需為此目的而來。祂來臨是為了滿足奉獻者。奉獻者是如此渴望的想見到祂。就像帕拉達大君。 Nṛsiṁhadeva顯現不是為了殺他微小的父親。要殺他微小的父親…只需通過吩咐假象maya,他便可以被殺。但祂想來到帕拉達大君面前,說:「你是我如此這麼好的奉獻者。你為我受苦。你看,現在我來了。」這就是那目的。通過一個一個,殲滅無神論者,完整地保住婆羅賀摩的承諾…他從婆羅賀摩得到祝福,「我不會以這方式和這方式,這方式死去。」祂將婆羅賀摩的所有承諾保住。祂以這樣一個不與婆羅賀摩的承諾有抵觸的形象顯現。婆羅賀摩是一個奉獻者。他給了他一些祝福。因此,Kṛṣṇa並沒有違離這點。它必須被保存。Kaunteya pratijānīhi na me bhaktaḥ praṇaśyati [博伽梵歌。 9.31。看看Kṛṣṇa的仁慈。祂保住婆羅賀摩的承諾,祂保住無神論者希冉耶‧卡斯普的願望,和祂滿足了帕拉達。一切祇是通過Narasiṁhadeva的化身所成就。這是Kṛṣṇa的計劃。祂來到,卻一次過的成就這麼多事務。這就是Kṛṣṇa。

所以這裡也如是,主 Rāmacandra顯現。其主要事務是殺臘瓦拿。不,非主要事務。主要事務是滿足奉獻者,與此同時,殺臘瓦拿。而臘瓦拿是在印度洋的對岸。哈努曼,Rāmacandra的奉獻者,於是通過簡單地高呼Jaya Rāma便一躍跳過大海。你明白嗎?但是,Rāmacandra想到自己無法跳過去。祂需要建一道橋。你明白嗎?但這是什麼樣的橋?橋,一道浮在海面的石橋。萬有引力定律發揮不了作用。這就是神。祂可消除任何法則。祂可引入任何新的法則。而且,沒有人經驗過石塊被投到水,仍能浮起。

沒有人有……它自然地會沉下去。但這是神,祂如自己所願,消除一般的法則。Sarva-śakti-sampannaḥ。這是全能的。這就是偉大。並非是說如果你得到一個細小軀體,而大象得到一個龐大軀體,祂因而偉大。這不是偉大。大象儘管具有如此龐大的軀體,而且力量比人強大千倍,牠被細小的人類所控制。這意思是說,智慧才是力量,不是這個軀體。

Buddhir yasya balaṁ tasya。

任何人擁有智力,他便擁有力量。就如通過智力,他們已經發現了核武。通過投擲核武,成千上萬的士兵便可以被殺。那便沒再需要維繫一個龐大的軍隊。於是許多人現在已被解散。那些擁有原子彈的,至少,我知道在俄羅斯,他們認識到,「我們有原子彈。維繫這樣龐大軍隊有何作用呢?讓他們從事其他生產工作。」 因此,是智力所成就的。因此,我們可想像到神有多少的智力。如果我們,我們極小的腦袋,我們都如此聰明……但不幸的是惡徒們得到來自神的腦袋,他們卻否認神。請注意。惡徒不考慮到,我在用我的腦袋工作。這很好啊。我有一個良好的腦袋。Su-medhasaḥ。 「但誰製造這腦袋?」你製造這腦袋。那你不能。所以,腦袋重要,還是腦袋的製造者重要呢?誰重要呢?這便是智力。所以,我們所追隨的,不是所謂的大腦袋。我們給他們一切的尊重。但我們追隨的是腦袋的製造者。這就是Krishna知覺運動。祂能製造千千萬萬這樣的腦袋,像愛因斯坦教授或任何人。這就是神。 故此,神是偉大的。我們需要了解祂有多麼的偉大。並非只是詭辯地說,「神是偉大的,而我做了一切,神看不見。讓我犯下各種罪行。」但是,神是偉大的,祂會看到。 「不,不,神看不到。雖然祂是偉大,我能欺騙神,」「這是我們的哲學。神,是偉大的,但我如此偉大,我可以欺騙神。」這是希冉耶‧卡斯普的哲學。但祂證實了,神證實了。「是的,你用這麼多的方法來欺騙婆羅賀摩,想得到永生。現在看吧。我就在這裡。我是如何的偉大。」所以,這是對神的偉大的讚賞。如果我們讀經,仔細地看,我們可以理解,「是的,神,是偉大的。」並非理論性地。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神,是如何的偉大。閱讀要旨。」

巴端納Pradyumna:

具有性格的神首聖主拉瑪(羅摩),以人的形象顯現,爲了取悅半神人,幫助他們維持宇宙的秩序而出現在地球上。有時一些强大的惡魔和無神論者如臘瓦拿、希冉耶‧卡斯普及其他人,因爲在物質科學上的進步,便向主的權威挑釁。擧例來說,試圖用物質方法飛行到其它的星球,是對主確立的秩序挑戰。每一個星球的種種條件都不一樣,按照主的法典,不同種類的人爲了特定的原因而被置於各自的星球上,但有時無神論的唯物主義者,因為一些微小的物質成就而充滿傲氣,要挑釁神的存在。臘瓦拿是其中之一,他想以物質的機械式方法,把普通人送到因陀羅的星球(天堂)去,蔑視提升至更高星宿必須具備的資格。他又想建築一幢梯子

Prabhupāda聖帕佈帕德:

現在,他們正計劃,每個人無須任何資格,都可以去月球。這是他們的計劃。這是臘瓦拿的計劃。臘瓦拿說:「為何你要經歷這麼多嚴竣的苦行去天堂呢?我會建一條天梯,你便直接去到,不必進行任何苦行。」要去月球,根據韋達(吠陀)的描述,是需要具備資格的。月球,也是天堂的行星之一,假使任何人能夠到達那裡,他便得到萬歲的長壽生命。而且,生活水平比這星球高等多。這些都是在韋達(吠陀)文獻的描述。在《博伽梵歌》也有說, yānti deva-vratā devān 《博伽梵歌》9.25。如果你想被提升到天堂星球,那麼你只需要履行職責來取悅特定的半神人,你便可以了……所以這些唯物主義的科學家,他們認為他們可以通過他們的所謂科學進步的力量,便可以去任何地方。但時至今日,它未有成功被證實過。但儘管如此,他們會說,「是的,在未來,我們會去到。」「好吧,在未來。」「不要信未來,儘管說起來是如何優美。」就此而已。繼續。

巴端納Pradyumna:

他又想建築一幢梯子直達天堂星宿,人便不用虔誠的作爲便能進入其內,他還想做出其他有違返主的法謫則的活動,甚至挑釁具有性格神首聖主拉瑪(羅摩)的權威,擄去祂的妻子斯坦(Sita),當然,聖主拉瑪會到來懲罸這無神論者。爲了回應半神人的祈禱和願望,祂便親自到來對抗臘瓦拿,整個活動是拉瑪的漫遊(羅摩衍拿 Ramayana)的論題。因爲主拉瑪粲陀羅是具有性格的神首,祂展示的超人活動,沒有人 ─ 包括物質方面進步的臘瓦拿在內會 一 能夠辦得到。主拉瑪(羅摩)能夠讓石頭浮在水面,並在印度洋以這些浮石鋪成一條路,雖然現在的科學家在無重量的地方做過些硏究工作,卻不能把無重狀態帶進其他地方,因為無重狀態是神的創造,主以無重量,讓龐大的星球在太空飛越、浮游其中,祂甚至使到這個地球之内的石塊也變成無重量,也不用任何支柱,便在海上築起一道浮石橋,那就是神的力量的展示。

Prabhupāda聖帕佈帕德:

因此,化身,在經典裡……這裡是在聖典《博伽瓦譚》裡,被描述一些化身。但所有化身都在經典有所描述。我們不應該盲目接受任何惡徒無賴為神的化身。神的化身並不如此便宜。我們應該明白。

註:

<wrap lo>
- 《韋達》,Vedas,古名吠陀(佛典)
- 拉瑪,Rama,古名羅摩
- 斯坦,Sita,拉瑪的妻子
- 哈努曼Hanuman,拉瑪的僕人,猴族的指揮官
- 拉瑪的漫遊,Ramayana,古名《羅摩衍拿》
- 尼拉辛哈,Narasiṁhadeva,半人半獅阿凡達
- Kṛṣṇa,具有至尊人格的首神,一切阿凡達的源頭
- 阿凡達,Avatar,化身
- 聖典《博伽瓦譚》,Srimad Bhagavatam,古名往世書(佛典)
- 《博伽梵歌》,Bhagavad-gita
- 帕拉達,Pladhada,尼拉辛哈的奉獻者,希冉耶‧卡斯普的兒子
- 希冉耶‧卡斯普,Hiranyakasipu,阿修羅,帕拉達之父
- 臘瓦拿,Ravana,阿修羅

</wrap>

其他參考:

印度洋中連接印度與斯里蘭卡的沉澱物,據說就是拉瑪築建的浮石橋。 Ramasetu1

Ramasetu,拉瑪橋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