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曼陀羅十六
pusann ekarse yama surya prajapatya vyuha rasmin samuha tejo yat te rupam kalyanatamam tat te pasyami yo sav asau purusah so ham asmi
pusan–維系者啊;ekarse–原始的哲學家;yama–規限原則;surya–偉大奉獻者的目的地;prajapatya–人類祖先的祝福者;vyuha–請移去;rasmin–光芒;samuha–請移去;tejah–光芒;yat–以使;te–你的;rupam–形像;kalyanatamam–最吉兆的;tat–那;te–你的;pasyami–我能見到;yah–誰;asau–像太陽;asau–那;purusah–具有性格的神首;sah–我自己;aham–我;asmi–是。 譯文 啊!我的主,啊!原始的哲學家,宇宙的維系者,啊!規範的原則,純潔奉獻者的終極之所,人類祖先的祝福者,請移去你超然光芒的眩耀光輝,好使我們能夠見到你充盈喜樂的形像。你是永恆的至尊性格首神,像太陽一樣,我也像。 要旨 太陽和太陽的光芒品質如一。同樣,主及生物體有著同樣的品質。太陽只有一個,太陽光芒的分子則無數。太陽光芒組成了太陽的一部分,太陽和太陽的光芒構成太陽的整體。在太陽之內居住的是太陽神;同樣,在至尊的靈性星宿–流衍梵光光芒的高珞珈溫達文之內居住的是永恆的主,《布茹阿瑪贊》證實了這點。 “我崇拜高文達、原始的主、第一位祖先;祂看管母牛,在滿布靈性珠寶,億萬棵如願樹圍繞著的居所裡,滿足所有欲望,千百個幸運女神,款款情深地侍奉他。”(《布茹阿瑪贊》 5.29) 《布茹阿瑪贊》也有對梵光的描述,經中說梵光是從至尊的靈性星宿–高珞珈溫達文流出來的光芒,就好像陽光發自太陽一樣。人除非超越耀目的梵光。否則便無法認識主居住的地方。信奉非人格神的哲學家為眩目的光輝所蓋,不能覺悟到主真正的居所,也不能覺悟祂超然的形像。這些信奉非人格神的思想家因為有限的知識,不能夠了解充盈喜樂的聖主奎師那的超然形像。 人若覺悟非人格性梵光,便可以經驗至尊者吉祥的一面;覺悟超靈或至尊者遍存萬有的一面,便會得到更吉利的啟迪;但直接接觸性格首神,便能經驗到至尊者最吉利的一面。既然主被形容為宇宙最原始的哲學家、維系者和祝福者,至尊的真理就不可能是非人格性的。這便是《至尊奧義書》的定論。維系者一字很重要,因為主雖然照顧所有的生物,祂卻特別照顧祂的奉獻者。奉獻者超越了非人格性的梵光,覺悟到主人格性的一面,看到祂最吉祥的永恆形像,完全地覺悟到絕對的真理。 聖吉瓦·哥斯瓦米在《博伽瓦·三達巴經》中說:“絕對真理的完整性在性格首神中可覺悟到,完整的絕對真理,因為祂是全能的,充滿一切的超然能量。在梵光中覺悟不到絕對真理的完整能量,因此梵的覺悟只是對性格首神的局部覺悟。偉大的聖賢啊!博伽梵Bhagavan的第一個音”Bha“有著雙重意義:一是指”維系一切的人“,二有”監護者“的意思;第二個音”ga“的意思是”指示“;第三個字”van“的意思是指每一生物都在祂之內,祂也在每一生物之內。換句話說:博伽梵一字代表了無限的知識、大能、活力、富裕、力量和權勢。這絕不是俗世的痴人夢話。 主完全照顧祂的純粹奉獻者,引領他們在奉獻的路途上前進;作為祂的奉獻者的領袖,最後賞賜奉獻服務的成果,把自己獻給他的奉獻者。由於主沒有原因的恩賜,奉獻者便能親眼看到祂;這樣,主便扶攜祂的奉獻者達到最高的靈性星宿–高珞珈溫達文。主是創造者,祂能夠賜與奉獻者一切所需的資格,以使奉獻者最後能達到祂。主是萬原之原,祂的存在沒有原因,祂是原始的原由,祂展示自己的內在能量來享受自己。外在能量不是直接地由祂自己展示,祂將自己擴展為主宰者。祂以這些形像來維系物質的展示,以祂的擴展來創造,維系及毀滅宇宙展示。 生物體也是主分化出來的擴展,因為有些生物體想當主宰,模仿至尊的主,主允許他們進入宇宙的創造,好讓他們全面地發揮主宰自然的傾向。由於祂的所屬個體–生物體的存在,整個現像世界動蕩起來,產生活動和活動反應,這樣,生物體便得到主宰物質自然的全部方便。但終極的控制者是主的遍存形像–超靈,祂也只是其一的主宰。 因此,生物體(個別靈)與控制主(超靈)有天壤之別。超靈是控制者,個別靈是被控制者;因此他們存在的層次不一樣。更因為超靈完全滿足個別靈的所有欲望,超靈便稱為生物體的永恆伴侶。 主遍存萬有的形態為梵,不管在沉睡、醒覺或潛伏的情況下都存在,生命力–被條件限制了的靈魂與及解脫了的靈魂,都由此而生。因為主是超靈和梵兩者的始原,是所有事物及存在著的一切的始原。人明白這一點便立即向主奉獻,對主服務。這樣一個既純潔,又有著完整知識的主的奉獻者全心全意地依附祂;這樣奉獻者相聚時,除了贊頌主的超然活動外,便別無他事。那些沒有純潔奉獻者那樣完美的人,只覺悟到主的梵光及超靈的形態,不能夠領略,也不能夠稱贊完美奉獻者的活動。主經常在奉獻者心中傳授知識,幫助純潔的奉獻者。這樣,由於主特別的恩賜,奉獻者心中黑暗的愚昧便全被驅走。這是只會以心智推敲的哲學家和瑜伽師無法想像到的,因為他們不多不少都依靠自己的力量。如在卡塔奧義書所述,只有那些受主恩賜的人才能認識主,任何其他人都不能。這特別的恩賜給與純潔的奉獻者。這樣,《至尊奧義書》便指出了主超出梵光以外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