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9 章 26 節

पत्रं पुष्पं फलं तोयं यो मे भक्त्य‍ा प्रयच्छति ।
तदहं भक्त्य‍ुपहृतमश्न‍ामि प्रयतात्मन: ॥ २६ ॥

patraṁ puṣpaṁ phalaṁ toyaṁ
yo me bhaktyā prayacchati
tad ahaṁ bhakty-upahṛtam
aśnāmi prayatātmanaḥ
字譯

patram — 一塊樹葉;puṣpam — 一朵花;phalam — 一個果子;toyam — 水;yaḥ — 誰;me — 向「我」;bhaktyā — 以奉獻;prayacchati — 供奉;tat — 那;aham — 「我」;bhakti-upahṛtam — 以奉獻供侍;aśnāmi — 接受;prayata-ātmanaḥ — 一個在純潔知覺中人的。

譯文

「以愛和奉獻,不管向我供奉一塊葉、一朶花、一個水果,還是一杯水,我都接受。

要旨

主在這裏確立了,祂是唯一的享樂者、原始的主、一切祭祀供奉的眞正對象,而且透露了,祂想獲得哪些祭祀。一個人要是爲了淨化自己,以求到達人生的目標 ─ 爲主作超然愛心服務,想爲至尊從事奉獻服務,那麼,他便要找出,主究竟要他怎樣做呢?愛 Krishna 的人, Krishna 要他們怎樣,他們便怎樣。他們絕不供奉 Krishna 不想或不要的東西。因此,千萬不可向 Krishna 供奉肉、魚、蛋。要是祂想得到這些祭品,祂會說出來的。但是,祂淸楚地要求得到葉子、水果、花朶、水作祭品。祂還說:「我都接受。」因此,我們該知道,主是不會接受肉、魚、蛋作祭品的。蔬菜、五穀、水果、牛奶、水是人類的正當食物。這是由主 Krishna 親自規定的。我們所吃的其他任何食物,都不能用以供奉主,因爲主不會接受。我們以此等食物爲祭品,便無法在愛心奉獻的層面活動。

在第三章詩節十三,聖主 Krishna 說明了,只有祭餘才是淨化了的食物,適合人們食用,以求生命進步,擺脫物質的籠罩。祂在同節也說了,所吃的食物,要是未經供奉,吃下去的,不過是罪惡而已。換言之,所吃下的每一口食物,只是令吃者更為受複雜的物質自然縛繫。預備了簡單美味的素食,供奉在主 Krishna 的畫像或神像之前,深深跪拜,祈求主接受這些微不足道的祭品,如此一來,生命會逐漸進步,軀體也獲淨化,大腦組織也會變得更好,思想會變得淸晰起來。最重要的是,我們該以愛的態度來作祭祀。 Krishna 並不需食物,因為祂擁有存在的一切。但要是有人向祂供奉食物,想討祂的歡心,祂也會接受。在調製食物供奉食物的時候,重要的是,一擧一動都該充滿對 Krishna 的愛。

非人格神主義的哲學家,想堅持絕對眞理沒有感官,於是,無法理解這節詩。對於他們,這節詩若不是《梵歌》的講者 Krishna 世俗性格的譬喻,便是證明。但,事實上,至尊神首 Krishna 具有感官。據說,祂的感官可以轉換的。換句話說,一個感官具有任何其他感官的功能。說 Krishna 是絕對的,就是這個意思。沒有感官,便絕對算不上充滿了一切富裕。在第七章, Krishna 解釋了,祂將生物注入物質自然。祂看了物質自然一眼便完成了這項工作。因此,, Krishna 聆聽了奉獻者在供奉祭品時所說的愛語,絕不異於祂吃下和實際品嚐祭品。有一點須强調:因爲祂的絕對地位,祂聆聽,跟祂吃和祂品嘗,完全相同。 Krishna 說甚麼,奉獻者便接受爲甚麼,而且不妄加個人解釋。只有他們始了解,至尊絕對眞理能吃、能享用食物。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