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7 章 29 節

जरामरणमोक्षाय मामाश्रित्य यतन्ति ये ।
ते ब्रह्म तद्विदु: कृत्स्नमध्यात्मं कर्म चाखिलम् ॥ २९ ॥

jarā-maraṇa-mokṣāya
mām āśritya yatanti ye
te brahma tad viduḥ kṛtsnam
adhyātmaṁ karma cākhilam
字譯

jarā — 老年;maraṇa — 死;mokṣāya — 為了解脫的原因;mām — 向「我」;āśritya — 求庇護;yatanti — 努力於;ye — 所有這些;te — 這樣的人;brahma — 婆羅門;tat — 實際上;viduḥ — 他們知道;kṛtsnam — 一切事情;adhyātmam — 超然的;karma — 獲利性活動;ca — 還有;akhilam — 完全地。

譯文

「智者追求解脫,免受老死之苦,以奉獻服務,托庇於我。他們完全懂得一切關於超然活動和業報活動的知識,所以是眞正的梵。

要旨

生、老、病、死、影響物質軀體,但並不影響靈性軀體。對靈性軀體,並無生、老、病、死。因此,獲得靈性的軀體,成爲至尊性格神首的同遊,從事永恆的奉獻服務,是眞正的解脫。我是精靈。據說,一個人該明白自己是梵 ─ 靈魂。這個對生命的梵的槪念,一如本詩節所述,也在奉獻服務中。純粹奉獻者超然地處於梵的層面。他們知道一切關於超然活動和物質活動的東西。

有四種不純粹的奉獻者爲主作超然服務,達到了他們的目的,而且,由於主的恩慈,當他們在完全的 Krishna 知覺中的時候,他們眞正享有跟至尊主一起的靈性同遊。半神人的崇拜者永不能到達至高無上的星宿,接近至尊主。智慧較遜的梵覺者也不能到達 Krishna 至高無上的星宿 ─ 高珞伽溫達文拿。只有在 Krishna 知覺中從事活動的人, 才眞正被稱爲梵,因爲他們眞正努力接近 Krishna 的星宿。這些人不會懷疑,因此,他們是眞正的梵。

對主的形體作崇拜,或只爲了解除物質的束縛而觀想主,由於主 Krishna 的恩慈,也就會知道,梵和物質展示等的意義。在下一章,主會說明這些。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