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तेषां ज्ञानी नित्ययुक्त एकभक्तिर्विशिष्यते । प्रियो हि ज्ञानिनोऽत्यर्थमहं स च मम प्रिय: ॥ १७ ॥ teṣāṁ jñānī nitya-yukta eka-bhaktir viśiṣyate priyo hi jñānino ’tyartham ahaṁ sa ca mama priyaḥ teṣām——在他們中;jñānī——在完整知識中;nitya-yuktaḥ——經常地從事於;eka——唯一的;bhaktiḥ——奉獻性服務;viśiṣyate——特別地;priyaḥ——很親切;hi——的確地;jñāninaḥ——在知識中的人;atyartham——高度地;aham——「我」是;saḥ——他;ca——還有;mama——「我」的;priyaḥ——親切。
17.「這些人當中,有智慧者具完全的知識,通過純粹的奉獻服務,與我合一,這是最好的一羣,因爲他們對我很親切,我對他們也很親切。」
要旨
有煩惱者、好奇者、欲發財致富者、追求至高無上的知識者,遠離一切物質欲望的汚染,便能成爲純粹的奉獻者。他們之中,誰認識眞理,遠離一切物質欲望,便眞正地成爲主的純粹奉獻者。主說,這四種人中的奉獻者,具有完全的知識,同時從事奉獻服務,是最好的。通過追求知識,便能透悟自我跟物質軀體不同,要是再進一步,便能認識非人格梵和超靈。一個人完全淨化了,就發現自己的構成地位是主永恆的僕人。好奇者、有煩惱者、追求改善物質條件者、具有知識者,跟純粹奉獻者一起,全變得純粹。在初步階段中,完全認識至尊主,同時又作奉獻服務,這樣的人,主對他們十分親愛。安處於對至尊性格神首的超然純粹知識,燾庇於奉獻服務之下,便能遠離一切物質汚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