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章 5 節
यत्सांख्यै: प्राप्यते स्थानं तद्योगैरपि गम्यते ।
एकं सांख्यं च योगं च य: पश्यति स पश्यति ॥ ५ ॥
yat sāṅkhyaiḥ prāpyate sthānaṁ
tad yogair api gamyate
ekaṁ sāṅkhyaṁ ca yogaṁ ca
yaḥ paśyati sa paśyati
字譯
yat — 什麼;sāṅkhyaiḥ — 由於數論哲學;prāpyate — 達到;sthānam — 地方;tat — 那;yogaiḥ — 通過奉獻性服務;api — 還有;gamyate — 一個人能夠達到;ekam — 一個;sāṅkhyam — 分析研究;ca — 和;yogam — 在奉獻中的行動;ca — 和;yaḥ — 誰;paśyati — 看到;saḥ — 他;paśyati — 實際地看見。
譯文
「認識通過棄絕達到的境地也可通過奉獻服務達到,而且了解數論跟瑜伽同屬一層面,始爲了解事物的眞相。
要旨
哲學硏究的眞正目的,在找尋生命的終極目標。生命的終極目標是自覺,在此,數論和瑜伽這兩過程的結論,並無分别。通過數論的哲學硏究,我們得到的結論是,生物並非物質世界的所屬個體,而是至尊靈魂整體的所屬個體。因此,靈魂與物質世界無涉,他的活動卻必跟至尊主有關係。他以 Krishna 知覺活動,實際上,已恢復了自己的構成地位。首先,在數論的過程中,一個人須不依附物質,然後,在奉獻的瑜伽過程中,他須依附爲 Krishna 所作的活動。其實,這兩過程相同,雖然表面上,一爲不依附,一爲依附。不依附物質,依附 Krishna,兩者相同。明乎此,便了解事物的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