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27/28.「超然主義者摒除一切外在的感官對象,眼神集中在兩眉之間,鼻孔停止呼吸,控制心意、感官、智性,於是遠離欲望、恐慌、嗔怒。常能如此,必獲解脫。
要旨
Krishna 知覺,立即了解自己的靈性身份,然後,可通過奉獻服務,了解至尊主。久習奉獻服務,到達靈性境界,便夠資格在自己的活動範圍內,感覺主的存在。這境界稱爲在至尊處的解脫。
上面解釋過在至尊處解脫的原則之後,主跟着敎導阿尊拿如何修習瑜伽 ─ 八步瑜伽。八步瑜伽分爲八個程序:守意、持戒、打坐、調息、撒回、把持、冥思、神定。第六章將詳明地討論瑜伽,第五章之末只作初步解釋。一個人須以調思瑜伽,軀除感官對象,如聲、觸、形、味、 嗅。然後,眼神集中在兩眉之間,眼半開,凝視鼻尖。完全閉上眼,並無好處,因爲很易入睡。完全張眼也無好處,因爲有爲感官對象吸引的危險。只限鼻孔呼吸,以調節體內上下行的氣息。修習這種瑜伽,便能控制感官,遏制感官對象,並且,作好準備,在至尊處獲解脫。
這瑜伽修行,幫助人遠離一切恐慌和嗔怒,在超然的情况中,感覺超靈的存在。換言之, Krishna 知覺是實踐瑜伽原則最容易的過程。下一章將會徹底解釋這一點。 Krishna 知覺的人常作奉獻服務,感官不會作其他活動。較之八步瑜伽,這更能控制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