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5 章 29 節

भोक्तारं यज्ञतपसां सर्वलोकमहेश्वरम् ।
सुहृदं सर्वभूतानां ज्ञात्वा मां शान्तिमृच्छति ॥ २९ ॥

bhoktāraṁ yajña-tapasāṁ
sarva-loka-maheśvaram
suhṛdaṁ sarva-bhūtānāṁ
jñātvā māṁ śāntim ṛcchati
字譯

bhoktāram — 有益的;yajña — 犧牲祭祀;tapasām — 苦行與懺悔的;sarva-loka — 所有恆星和在上的半人神;maheśvaram — 至尊的主;suhṛdam — 恩人;sarva — 所有;bhūtānām — 生物體的;jñātvā — 這樣地知曉;mām — 「我」(主 Krishna);śāntim — 脫離物質的困苦;ṛcchati — 得到。

譯文

「聖者知道,我是一切祭祀犧牲和苦行的終極目的,一切星宿和半神人的至尊主,一切生物的賜福者和祝願者,因此,他們無物質之苦,達到平和的境界。」

要旨

受條件限制的靈魂,在虛幻能力的掌握中,全渴望在物質世界達到平和的境界。可是,他們苦無門徑。其實,門徑就在《博伽梵歌》這部份:在一切人類活動中,主是受福者。人該在超然服務中,奉獻一切給主,因爲主擁有一切星宿和半神人。沒有什麼比主偉大。主比最偉大的半神人施威和婆羅賀摩更偉大。生物受假象所迷惑,要主宰他們所看見的事物,實際上,他們卻受主的物質能力控制。主是物質自然的主人;受條件限制的靈魂,爲自然嚴格的規律束縛。除非了解這些赤裸裸的事實,否則,無法在世上達到平和的境界;個人如是,羣體亦如是。《博伽梵歌》知覺的感受是這樣的:主是至高無上的主宰,一切生物,包括偉大的半神人,全是祂的從屬。只有在圓滿的 Krishna 知覺中才能達到完美的平和境界。

第五章解釋了 Krishna 知覺的實踐,一般稱爲業報瑜伽。這裏,在心智推敲上,解答了業報瑜伽如何帶來解脫的問題。以 Krishna 知覺工作,是完全了解了主是主宰,然後工作。這些工作與超然知識無二無别。直接的 Krishna 知覺是奉愛瑜伽,而思辨瑜伽導向奉愛瑜伽。 Krishna 知覺,即完全了解自己跟至尊絕對的關係,明後工作。圓滿的 Krishna 知覺,即完全了解Krishna ─ 至尊性格神首。純粹的靈魂 ─ 主的所屬個體 ─ 主永恆的僕人。他欲望主宰假象,因此跟假象接觸,終而產生種種痛苦。他一跟物質接觸,就必爲物質需要工作。即使在物質的境域中, Krishna 知覺仍導人往靈性生命。 Krishna 知覺本來就是要在物界實踐,喚起人的靈性生命。人愈精進,愈遠離物質控制。主不偏袒誰。人之精進與否,全在自己如何實踐 Krishna 知覺的責任:努力控刺感官,克服欲望和嗔怒的影响。控制上述情意,安於 Krishna 知覺,事實上,即到達超然境界 ─ 涅寂入梵。因爲已達到終極的目的,修行

Krishna 知覺,也自然而然修行了八步瑜伽。八步瑜伽是漸進的修行過程:守意、持戒、打坐、撒回、入定、把持、調息、神定,這些不過是圓滿的奉獻服務之始。只有圓滿的奉獻服務才能賜給人類平和的境界。圓滿的奉獻服務是生命最高的目標。

巴帝維丹達闡釋聖典《博伽梵歌》第五章「業報瑜伽─ Krishna 知覺的活動」之終。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