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章 14 節
न कर्तृत्वं न कर्माणि लोकस्य सृजति प्रभु: ।
न कर्मफलसंयोगं स्वभावस्तु प्रवर्तते ॥ १४ ॥
na kartṛtvaṁ na karmāṇi
lokasya sṛjati prabhuḥ
na karma-phala-saṁyogaṁ
svabhāvas tu pravartate
字譯
na — 永不;kaṛtrtvam — 擁有權;na — 也不;karmāṇi — 活動;lokasya — 人們的;sṛjati — 人民的;prabhuḥ — 身體城市內的主人;na — 永不;karma-phala — 活動的結果;saṁyogam — 連繫;svabhāvaḥ — 物質自然的型態;tu — 但是;pravartate — 去行動。
譯文
「體困靈魂 ─ 軀體的城主,永不產生活動,也不促使别人活動,也不產生活動的結果。這一切,全由物質自然的型態
要旨
就好像第七章所說的,生物的本質與至尊主相同,跟主另一種稱爲低等的本性─ 物質 ─ 不同。不知怎的,生物這種高等本性,從太初開始,便一直跟物質本性接觸。生物所獲得的物質居所 ─ 短暫的軀體,是種種活動和業報的根源。生活在這樣的條件化環境下,生物在無知中認同於軀體,承受活動結果的磨折。從太初以來的無知,是軀體痛苦的根源。生物一遠離驅體活動,就遠離業報。他只要還在驅體之城,看起來便仍是城主,但實際上,他不擁有,也不主宰城的活動和反應。他只是在茫茫的物質海洋,掙扎求存。波浪在拋他蕩他,他控制不了。要離開海洋,最好的辦法是超然的 Krishna 知覺。只有 Krishna 知覺才能幫助他擺脫一切顚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