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章 30 節
सर्वेऽप्येते यज्ञविदो यज्ञक्षपितकल्मषाः ।
यज्ञशिष्टामृतभुजो यान्ति ब्रह्म सनातनम् ॥ ३० ॥
sarve ’py ete yajña-vido
yajña-kṣapita-kalmaṣāḥ
yajña-śiṣṭāmṛta-bhujo
yānti brahma sanātanam
字譯
sarve — 所有;api — 雖然表面上是不同;ete — 所有這些;yajña-vidaḥ — 與執行的目的一致;yajña — 犧牲;kṣapita — 因為洗滌了從這些表現而得來的結果;kalmaṣāḥ — 罪惡的反應;yajña-śiṣṭa — 因為這些犧牲的執行而帶來的結果;amṛta-bhujaḥ — 那些嘗試過這些甘露的人;yānti — 去接近;brahma — 至尊者;sanātanam — 永恆的氣氛。
譯文
「這些人熟識祭祀犠牲的意義,全獲淨化,再無罪業,而且飫嚐祭餘的甘露後,昇晋至高無上的永恒天穹。
要旨
上面解釋了不同的祭祀犠牲:犠牲一己的物質、鑽硏《韋達》經或哲學理論、實踐瑜伽系統。由此,可見這一切的共同目的在控制感官。感官享樂是物質存在的根由。一個人除非而且直至離開感官享樂的層面,始有機會昇晋至永恒的堂奧:擁有完全的知識、完全的快樂、完全的生命。這階段的生命稱爲永恒的氤氳 ─ 梵的氤氳。上述的祭祀犠牲幫助人淨化自己,遠離物質存在的罪惡業報。如此,生命進步,不但變得快樂和豐富,而且,最後進入神永恒的國度 ─或與非人格的梵溶爲一體 ,或跟至尊性格神首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