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章 21 節
निराशीर्यतचित्तात्मा त्यक्तसर्वपरिग्रहः ।
शारीरं केवलं कर्म कुर्वन्नाप्नोति किल्बिषम् ॥ २१ ॥
nirāśīr yata-cittātmā
tyakta-sarva-parigrahaḥ
śārīraṁ kevalaṁ karma
kurvan nāpnoti kilbiṣam
字譯
nirāśīḥ — 沒有得到結果的慾望;yata — 在控制下;citta-ātmā — 心意和智力;tyakta — 放棄了;sarva — 所有;parigrahaḥ — 擁有權的感覺;śārīram — 將身體和靈魂連在一起;kevalam — 祇是;karma — 工作;kurvan — 這樣地去做;na — 永不;āpnoti — 不會得到;kilbiṣam — 罪惡的反應。
譯文
「具有這樣理解的人,活動時完全控制心意和智性,摒棄一切對財產的擁有欲,只求生命的基本需要。如此工作,可無罪業。
要旨
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不會期待活動結果,不論好的或壞的。他完全控制心意和智性。他知道自己是至尊的所屬個體,旣然如此,他扮演的角色,不由他選擇,而是主的安排,他不過代行而已。手移動時,也絕非出於己意,其實是整個身體的努力。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常常與至尊的欲望吻合,因爲他沒有個人的感官欲望。正如一副機器的部份需要上油和維修,他也須工作,以維持自己,讓自己能繼續爲主作超然的奉愛服務。於是,他所做的一切便可免於業報。就好像動物一般,他甚至擁有不了自己的軀體。動物的主人有時殘殺動物,但動物不會抗議。而且,動物也不會有眞正的獨立性。在 Krishna 知覺的人,全心全意從事自覺,沒有時間虛假地,擁有任何物質對象。他不會爲了維持軀體和靈魂,以不義的手段累積財富。因此,他不會被物質罪惡汚染。他遠離活動的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