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章 15 節
किं कर्म किमकर्मेति कवयोऽप्यत्र मोहिताः ।
तत्ते कर्म प्रवक्ष्यामि यज्ज्ञात्वा मोक्ष्यसेऽशुभात् ॥ १६ ॥
kiṁ karma kim akarmeti
kavayo ’py atra mohitāḥ
tat te karma pravakṣyāmi
yaj jñātvā mokṣyase ’śubhāt
字譯
kim — 什麼;karma — 行動;kim — 什麼;akarma — 非行動;iti — 如此;kavayaḥ — 有智慧的人;api — 也;atra — 在這一件事中;mohitāḥ — 困難;tat — 那;te — 向你;karma — 工作;pravakṣyāmi — 「我」將會解釋;yat — 何;jñātvā — 知道;mokṣyase — 被解脫於;aśubhāt — 厄運。
譯文
「在決定甚麼是活動和甚麼是不活動時,即使有智慧的人也深感困惑。現在,我吿訴你,甚麼是活動,讓你知道如何遠離罪惡。
要旨
在 Krishna 知覺中活動須以過去眞正的奉獻者爲榜樣。第十五節這樣倡導。爲甚麼這些活動不可任意而行,下面會解釋。
正如本章開始時所說,在 Krishna 知覺中活動,須接受導引 ─ 導引的人必須是在使徒傳系中得到授權的人。Krishna 知覺系統最先向太陽神宣說,太陽神又向兒子曼紐宣說,曼紐又向兒子伊士瓦庫宣說。這系統從太初以來便在地球上流行。因此,我們須踵武使徒傳系中的聖者。否則,即使最有智慧的人,對標準的 Krishna 知覺活動,也深感疑惑。爲了這個理由,主決定直接向阿尊拿敎導 Krishna 知覺。因爲主直接敎導阿尊拿 Krishna 知覺,誰踵武阿尊拿,必無疑惑。
據說,誰也不能以不完整的實驗知識證明宗敎。實際上,只有主自己才能創建宗敎原則。誰也不能以不完全的推敲,產生宗敎原則。我們須踵武偉大的權威,如婆羅賀摩、施威、拿拉達、曼紐、庫瑪臘、卡皮臘、帕拉達、彼斯瑪、蘇卡德瓦‧哥史華米、閣羅王、詹納卡等。以心智推敲,我們無法肯定,宗敎是甚麼,自覺是甚麼。因此,出於對奉獻者的無緣恩慈,主直接向阿尊拿解釋,甚麼是活動,甚麼是不活動。只有在 Krishna 知覺中的活動,才能擺脫物質存在的纏擾,獲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