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章 10 節
वीतरागभयक्रोधा मन्मया मामुपाश्रिताः ।
बहवो ज्ञानतपसा पूता मद्भावमागताः ॥ १० ॥
vīta-rāga-bhaya-krodhā
man-mayā mām upāśritāḥ
bahavo jñāna-tapasā
pūtā mad-bhāvam āgatāḥ
字譯
vīta — 免於;rāga — 依附;bhaya — 恐懼;krodhāḥ — 憤怒;matmayā — 完全於「我」;mām — 向我;upāśritāḥ — 如此地完全處於;bahavaḥ — 很多;jñāna — 知識;tapasā — 通過懺悔;pūtāḥ — 變得純潔;mat-bhāvam — 對「我」超然的愛;āgatāḥ — 達到。
譯文
「過去很多很多人無所依附,不恐慌,不嗔怒,念念不離我,托庇於我,認識我,於是淨化自己,而且,對我,達到超然的愛。
要旨
如上所述,過份受物質影响的人,很難了解至高無上絕對眞理的人格本質。一般來說,人依附於生命的軀體化槪念,便躭於物質主義,不可能了解,超然的軀體存在,不會毁壞,全知極樂。在物質主義的槪念中,軀體可毁壞,而且充滿無知、悲苦。一般人吿以主有人形時,總有這軀體槪念。對這樣的物質主義者,物質宏大的展示形式是至高無上的 ,因此,他們認爲至尊主是非人格的。他們過份膠着於物質,對於脫離物質後,仍保留人格這槪念,深感畏懼。他們知道靈性生命也是個體化和人格化的,便害怕再變爲人,自然傾向於跟非人格的虛無結爲一體的理論。他們通常會將生物比喩爲海洋的泡沫,而且終與海洋結爲一體。這是在摒除了個體人格後,靈性存在可達到的最完美境界。其實,這是生命的恐懼境界,對靈性存在的完美知識,一無所知。除此,有很多人完全無法了解靈性存在。無數理論和種種哲學推敲的矛盾困惑他們,他們感到厭惡、憤怒,而且愚味地下結論;並無至高無上之因,一切最後是虛無。這些人的生命有病。他們之中,有些過份依附物質,對靈性生命不措意;有些希望與至高無上的靈性之因溶爲一體;有些則因絕望,對一切靈性推敲,皆感憤怒,於是一切皆不信。最後一種在麻醉中尋求安慰,有時以幻覺爲靈視。人須遠離依附物質世界的三境界:不理會靈性生命、畏懼靈性的人格性、將生命之苦化爲「虛無」槪念。遠離這三境界,人須完全托庇於主,接受眞正靈性導師的指引,遵行奉獻生活的戒律和規範原則。這樣的奉獻生活到了最後境界,便是對神超然的愛。
闡釋奉獻服務科學的《奉愛經》說:
ādau śraddhā tataḥ sādhu-
saṅgo ’tha bhajana-kriyā
tato ’nartha-nivṛttiḥ syāt
tato niṣṭhā rucis tataḥ
athāsaktis tato bhāvas
tataḥ premābhyudañcati
sādhakānām ayaṁ premṇaḥ
prādurbhāve bhavet kramaḥ
「開始時,須初步渴望自覺。如此,便踏進新階段:盡力跟在靈性上很崇高的人一塊。在下一階段,變爲奉獻者,在靈性導師的指導下,從事奉獻服務。在靈性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奉獻服務,那麼,便遠離一切物質依附,在自覺途上,穩步前進,並且喜歡聆聽關於絕對的性格神首聖主 Krishna 的一切。這種喜歡使人依附 Krishna,逐漸在 Krishna 知覺中成熟,到達對神超然的愛最初的階段。對神眞正的愛是生命最完美的境界。」
在生命最完美的境界,要恒常爲主作超然的奉愛服務。因此,通過奉獻服務的緩慢過程,在眞正的靈性導師指導下,便可到達最高境界,遠離一切物質的束縛,再不畏懼個别的靈性人格,不爲虛無哲學感到絕望。這樣,最後才能到達至尊主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