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आपूर्यमाणमचलप्रतिष्ठं समुद्रमापः प्रविशन्ति यद्वत् । तद्वत्कामा यं प्रविशन्ति सर्वे स शान्तिमाप्नोति न कामकामी ॥ ७० ॥ āpūryamāṇam acala-pratiṣṭhaṁ samudram āpaḥ praviśanti yadvat tadvat kāmā yaṁ praviśanti sarve sa śāntim āpnoti na kāma-kāmī
āpūryamāṇam——經常充滿着;acala-pratiṣṭham——穩定地處於;samudram——海洋;āpaḥ——水;praviśanti——進入;yadvat——如;tadvat——這樣;kāmāḥ——慾望;yam——向一;praviśanti——進入;sarve——所有;saḥ——那人;śāntim——平靜;āpnoti——得到;na——不;kāma-kāmī——一個想滿足慾望的人。
譯文
70.「不爲欲望滔滔不盡之流所擾,一如海洋,納百川之水,依然波浪不揚,才能達到平和。追求欲望的滿足,永不能達到。
要旨
大海洋常常充滿了水,尤其在雨季,水更多,但仍是那麼安定 ─ 沒被激盪,也不會滿溢。專注於 Krishna 知覺的人也如是。只要一天有物質軀體,物質軀體對感官快樂的要求便存在。然而,奉獻者因爲充份滿足了,不爲這些欲望所纏擾。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因爲主已滿足他一切物質需要,再不需甚麼東西。因此,他好像海洋一般,時常滿盈。欲望對他來說,不過好像河水流入海洋。他在活動中保持穩定,甚至一點也不爲追求感官滿足的欲望所擾。雖然欲望還在,但已沒有追求的傾向 ─ 這便是人在 Krishna 知覺中的明證。因爲他在爲主作超然的愛心服務中保持滿足,所以能好像海洋一般保持穩定,享受全然的平和。然而,其他人即使滿足欲望,到了解脫的界限,不消說到了物質成功的界限,永不能達到平和。業報活動者、救贖者、追求玄秘力量的瑜伽師,全不快樂,因爲欲望未全滿足。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爲主服務,很快樂,沒有欲望不滿足。事實上,他甚至不欲望從所謂「物質束縛」解脫出來。Krishna 的奉獻者沒有物質欲望,因此在完美的平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