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章 2 節
अधश्चोर्ध्वं प्रसृतास्तस्य शाखा
गुणप्रवृद्धा विषयप्रवाला: ।
अधश्च मूलान्यनुसन्ततानि
कर्मानुबन्धीनि मनुष्यलोके ॥ २ ॥
adhaś cordhvaṁ prasṛtās tasya śākhā
guṇa-pravṛddhā viṣaya-pravālāḥ
adhaś ca mūlāny anusantatāni
karmānubandhīni manuṣya-loke
字譯
adhaḥ — 向下;ca — 和;ūrdhvam — 向上;prasṛtāḥ — 伸展的;tasya — 它的;śākhāḥ — 樹枝;guṇa — 物質自然型態;pravṛddāḥ — 發展了;viṣaya — 感官對象;pravālāḥ — 細枝;adhaḥ — 向下;ca — 和;mūlāni — 根;anusantatāni — 擴展了的;karma — 根據工作;anubandhīni — 被束縛着;manuṣya-loke — 在人類社會的世界中。
譯文
「這棵樹的枝枒上下伸展,受物質自然三型態所滋養。小枝就是感官對象。這棵樹也有向下生長的根,受人類社會的業報活動束縛。
要旨
這裡進一步說明對榕樹的描述。它的枝枒向各方伸展。在較低的部份展示各式各樣的生物,例如人類、動物、馬、牛、狗、猫。這些作枝枒的較低部份,在較高部份是有較高等形體的生物:半神人、歌仙和其他高等生物。正如水滋養樹,物質自然三型態滋養這株樹。有時,我們會發現某片土地寸草不生,需要豐富的水源;有時,另一片土地綠茵滿佈。同樣,在物質自然各型態量上相對地較多的地方,不同種類的生物就按著該比例展示。
樹枝被認爲是感官對象。通過發展不同的自然型態,我們發展了不同的感官,而通過不同的感官,我們享受各種各類的感官對象。感官之源 ─ 眼、耳、鼻等 ─ 被認爲是較高的樹枝,而且已變成喜歡享受不同的感官對象。樹葉是聲音、形體、觸覺,也就是感官對象。至於那些根,其實是附屬的,而且是各種各類苦樂的副產品。因此,我們培養了依附和厭惡。虔誠和不虔誠的傾向被認爲是次要的根,向各方伸展。眞正的根是從婆羅賀摩珞伽來的,而其他的根則在人類星宿之中。一個人在高等的星宿享受過功德活動的結果之後,返回這地球,重新進行業報活動,提昇自己。人類這星球被認爲是活動的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