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10 章 4 - 5 節

बुद्धिर्ज्ञानमसम्मोह: क्षमा सत्यं दम: शम: ।
सुखं दु:खं भवोऽभावो भयं चाभयमेव च ॥ ४ ॥
अहिंसा समता तुष्टिस्तपो दानं यशोऽयश: ।
भवन्ति भावा भूतानां मत्त एव पृथग्विधा: ॥ ५ ॥

buddhir jñānam asammohaḥ
kṣamā satyaṁ damaḥ śamaḥ
sukhaṁ duḥkhaṁ bhavo ’bhāvo
bhayaṁ cābhayam eva ca
ahiṁsā samatā tuṣṭis
tapo dānaṁ yaśo ’yaśaḥ
bhavanti bhāvā bhūtānāṁ
matta eva pṛthag-vidhāḥ
字譯

buddhiḥ — 智慧;jñānam — 知識;asam-mohaḥ — 免於疑惑;kṣamā — 寬恕;satyam — 真實;damaḥ — 感官的控制;śamaḥ — 心意的控制;sukham — 快樂;duḥkham — 困苦;bhavaḥ — 生;abhāvaḥ — 成;bhayam — 恐懼;ca — 還有;abhayam — 沒有恐懼;eva — 還有;ca — 及;ahiṁsā — 非暴力;samatā — 平衡;tuṣṭiḥ — 滿足;tapaḥ — 懺悔修行;dānam — 佈施;yaśaḥ — 名譽;ayaśaḥ — 毀謗;bhavanti — 成為;bhāvāḥ — 本性;bhūtānām — 生物體的;mattaḥ — 由「我」;eva — 確實地;pṛthak-vidhāḥ — 不同地安排。

譯文

「智慧、知識、遠離懷疑、不受蒙蔽、寬容、誠實、自律、沉着、苦樂、生死、恐慌、無畏、不用暴力、平和、滿足、苦行、布施、聲譽、惡名,全由我一人創造。

要旨

衆生的品質,好的也好,壞的也好,全由 Krishna 創造。這裡描述了這些品質。

「智慧」是指以正確觀點分析事物的能力;「知識」則指對甚麼是靈性甚麼是物質的理解。通過大學敎育得到的一般知識只跟物質有關,這裡並不將之當爲知識。知識即了解靈性和物質的分别。現代敎育不會傳授靈性知識,而只注重物質要素和軀體需要。因此,學術知識並不完整。

「遠離懷疑,不受蒙蔽」,一個人要是不三心兩意,而且了解超然哲學,便能達到。過程雖緩慢,但他終必遠離迷惑。千萬不可盲目接受任何事物,接受任何事物都該小心謹慎。千萬要奉行「寬容」,原諒別人的小錯。誠實是指一個人為了別人的利益,像事實的真相說出。事實千萬不可歪曲。根據社會的常規,只有當老實話叫别人歡喜的時候,才可說老實話。但這並非誠實。老實話該說得坦率直接,好讓别人認識事實的眞相。某人是賊,那麼,便該警吿别人,某人是賊。這是老實話。雖然老實話有時入耳難受,但我們不該不說。誠實要求人爲了别人的利益,將事實的眞相說出來。這就是誠實的定義。

「自律」是指感官不該用以滿足不必要的個人享樂。滿足感官的正當需要,卻不在禁止之列。但不必要的感官享樂,對靈性上的進步,有害無利。因此,須抑制感官,不作不必要的滿足。同樣,心意也不該耽於不必要的思想。這就是「沉着」。我們也不該花費時間在思想如何賺錢。這是誤用思想能力。心意該用來理解人類最重要的需求,而且須通過權威的講述。要培養思考能力,就該跟聖典權威、聖潔的人、靈性導師、思想高度發展的人在一起。「快樂」,常應用於有利地培養 Krishna 知覺的靈性知識。同樣,「痛苦」或引起「痛苦」 的便是不利於培養 Krishna 知覺的事物。任何有利於培養 Krishna 知覺的東西都該接受,不利的則擯斥。

「生死」該理解爲指軀體而言。靈魂無生無死。這點,我們在《博伽梵歌》的開始便討論過。生死僅指一個人在物質世界受軀體所困而言。「恐慌」出於爲未來憂慮。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必可通過活動,返回靈性天穹,重返家園,回歸神首,所以並無恐慌。因此,他們的前途光明。然而,其他人卻不知道未來如何。他們對下一世的情况,一無所知,於是,永在焦慮當中。我們要是想擺脫憂慮,最佳的方法是,認識 Krishna ,常處於 Krishna 知覺中。如此,便能遠離一切恐慌。據聖典《博伽瓦譚》說,我們專注於虛幻的能力,因此,引起恐慌。遠離虛幻的能力,堅信自己並不是物質軀體,而是至尊性格神首的靈性部份,並且爲至尊神首從事超然服務,恐慌不生,前途光明。恐慌是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所處的境况。「無畏」只有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才可能。

「不用暴力」是指不作任何事情,使人感到痛苦或混亂。很多政治家、慈善家、社會學家,看不到超然境界,答允作種種物質活動,卻無法產生好的結果。他們並不了解,甚麼事情對人類社會有好處。「不用暴力」也指:人們該接受訓練讓他們的軀體可得到充份的運用。人類的軀體原該用以追求靈性覺悟,所以,做了任何動作或任何事情而沒有促進這目的,便是對人類軀體施以暴力。能促進一般人未來的靈性快樂的,便稱爲「非暴力」。

「平和」是指遠離依附和厭惡。十分依附和十分不依附都不是最好的。對物質世界該不依附不厭離。同樣,對從事 Krishna 知覺不利的,便該拒絕。這就是「平和」。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除非事物對從事 Krishna 知覺有用,否則旣不拒絕,也不接受。

「滿足」意即,一個人不該渴望以不必要的活動,收集更多的物質。他該滿足於至尊主的恩賜。這就稱爲「滿足」了。至於「苦行」,有很多規則和定義可應用於此,例如,淸晨起來沐浴。有時,淸晨起來是很麻煩的;一個人若承受由此所刻意引起的任何麻煩,「便稱爲贖罪苦行」。同樣,每月的某些日子,規定斷食。一個人或不喜歡奉行這種斷食,但他決心在 Krishna 知覺科學方面進步,所以接受聖典所倡導的軀體磨煉。可是,他不該不必要地,或違反《韋達》訓令地奉行斷食。他不該爲了政治上的目的而絕食。《博伽梵歌》形容此等 絕食爲愚昧的。在愚昧和情欲中所幹的任何事情,都不會導致靈性上的進步。在善良型態中所作的一切,則使人進步。依據《韋達》訓諭進行斷食,可促進一個人的靈性知識。

至於「布施」,一個人該獻出收入的一半作高尙的事情。這不單是高尙的,而且是最好的事情。因爲 Krishna 好,爲祂所做的事情也好。所以,從事 Krishna 知覺的人才該獲得布施。《韋達》典籍訓諭,婆羅門才可獲得布施。這種習俗至今天仍在,雖然已不全是依照《韋達》訓諭。訓諭仍要求人們布施給婆羅門。爲甚麼呢?因爲婆羅門追求更高的靈性知識。婆羅門該奉獻整個生命,以了解梵。了解梵的人稱爲「 婆羅門」。婆羅門常作較高的靈性服務,沒有時間謀生,因此,他們該獲得布施。根據《韋達》經典,托缽僧也可獲得布施。托缽僧逐家挨户求乞,並非爲了金錢,而是要完成使命。他們逐家挨戶求乞這制度,在喚醒居士無知的迷夢。居士為家庭事務所纏,忘記了生命的真正目的 ─喚醒自己的 Krishna 知覺。托缽僧的責任是通過行乞,接近居士,鼓勵居士從事 Krishna 知覺。正如所述,一個人該醒覺過來,完成人體生命的責任。托缽僧就是傳播這知識和方法。因此,人們該布施與棄絕生命的人 ─ 婆羅門,或爲了完成與此相類的高尙目的(而非妄自虛構的目的)而布施。

「聲譽」,該以主采坦耶的說明爲圭臬。祂說,只有當一個人被稱爲「偉大的奉獻者」的時候,他才有聲譽。這是眞正的聲譽。一個人在 Krishna 知覺中變得偉大,而且爲人所知,他才是眞正的聲譽昭著。沒有這種聲譽的人便不光采。 這些品質在整個宇宙的人類社會和半神人社會展示。在其他星宿有其他人類,一樣展示了這些品質。對於想在 Krishna 知覺中進步的, Krishna 創造了這些品質。但他們須從內在培養這些品質。爲至尊主作奉獻服務,便能培養這些品質 ─ 如至尊主的安排。

無論我們找到甚麼,好的也好,壞的也好,根源都是 Krishna 。沒有事物不在 Krishna 之內而能展示於這物質世界。這就是知識。我們了解事物所處的地位不同,但該認識,一切事物皆從 Krishna 流生出來。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