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 |||
vedanta_intro [2024/11/10 06:51] – host | vedanta_intro [2024/11/10 07:42]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3: | 行 13: | ||
所以要解讀這些隱語,須有超強智力,或十分高學歷。所有的阿者尼耶(ācāryas),阿者尼耶是掌控韋陀文化的重要人物,如 Śaṅkarācārya,Madhvācārya,Rāmānujācārya,他們無不為吠檀多經作評。因為,除非能解讀 Vedānta-sūtra,否則人不配當阿者尼耶。韋達系統不接受任何人為阿者尼耶,除非他能為自己解讀《吠檀多》及寫作評論,這稱為 prasthāna-traya。 | 所以要解讀這些隱語,須有超強智力,或十分高學歷。所有的阿者尼耶(ācāryas),阿者尼耶是掌控韋陀文化的重要人物,如 Śaṅkarācārya,Madhvācārya,Rāmānujācārya,他們無不為吠檀多經作評。因為,除非能解讀 Vedānta-sūtra,否則人不配當阿者尼耶。韋達系統不接受任何人為阿者尼耶,除非他能為自己解讀《吠檀多》及寫作評論,這稱為 prasthāna-traya。 | ||
- | 終極來說,吠檀多經就如 Kṛṣṇa 所說的,vedaiś ca sarvaiḥ。 | + | 終極來說,就如 Kṛṣṇa 所說,vedaiś ca sarvaiḥ。 |
- | 吠檀多經由聖維亞薩編寫,聖維亞薩却为祂的化身,故此跟祂沒有分別。 vedanta-kṛt 是指吠檀多的編篡者,而吠檀多的編篡者亦就是 vedanta-vit(認識吠檀多的人)。 | + | 聖維亞薩為主的化身,吠檀多經由聖維亞薩編寫,因此與主無異。 vedanta-kṛt 是指編寫吠檀多的人,吠檀多的編篡者亦就是 vedanta-vit(認識吠檀多的人)。 |
- | 書是由作者所寫,作者肯定知道這書的目的。其他人无法知道。就像我的目的你不會知道。因此,Kṛṣṇa 說 vedānta-kṛt (Vedānta-sūtra 的編纂者)及 vedānta-vit(認識吠檀多的人)。 | + | 書是由作者所寫,作者肯定知道這書的目的。其他人沒法知道。就像我的目的你不知一樣。因此,Kṛṣṇa 說 vedānta-kṛt (Vedānta-sūtra 的編纂者)及 vedānta-vit(認識吠檀多的人)。 |
行 27: | 行 27: | ||
學派: | 學派: | ||
- | Sankaracarya kevaladvaita advaita-vada | + | - Sankaracarya kevaladvaita advaita-vada |
- | Ramanujacarya visistadvaita vada (具體一元論) | + | |
- | Madhvacarya suddha-dvaitadvaita vada (純一元二元論) | + | |
- | Nimbhaka dvaitadvaita vada (一元二元論) | + | |
- | Visnu Swami suddha-advaita vada (純二元論) | + | |
- | Baladeva Vidyabhusana acintaya-bhedabheda-tattva | + | |
sutra:精短詩句,言簡意劾表達所有知識精華,必須普及、通用,在語言表現上無可挑剔。 | sutra:精短詩句,言簡意劾表達所有知識精華,必須普及、通用,在語言表現上無可挑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