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6.10 [2024/10/11 09:50] – host | bg16.10 [2024/10/20 20:51]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काममाश्रित्य दुष्पूरं दम्भमानमदान्विता: | + | <WRAP center box >16 章 10 節</ |
+ | |||
+ | काममाश्रित्य दुष्पूरं दम्भमानमदान्विता: | ||
मोहाद्गृहीत्वासद्ग्राहान्प्रवर्तन्तेऽशुचिव्रता: | मोहाद्गृहीत्वासद्ग्राहान्प्रवर्तन्तेऽशुचिव्रता: | ||
- | kāmam āśritya duṣpūraṁ | + | >kāmam āśritya duṣpūraṁ |
- | dambha-māna-madānvitāḥ | + | >dambha-māna-madānvitāḥ |
- | mohād gṛhītvāsad-grāhān | + | >mohād gṛhītvāsad-grāhān |
- | pravartante ’śuci-vratāḥ | + | >pravartante ’śuci-vratāḥ |
- | kāmam——慾望;āśritya——求庇護於;duṣpūram——不能滿足的;dambha——驕傲;māna——虛假的威望;mada-anvitāḥ——沉迷於自負中;mohāt——由於幻覺;gṛhītvā——取得;asat——非永恆的;grāhān——事物;pravartante——誇盛;aśuci——不潔的;vratāḥ——公然自認。 | + | |
- | 10.「邪惡的人托庇於永無饜止的欲望、驕傲、虛榮,因此爲假象所眩,受生滅不恒的東西吸引,誓必從事不潔淨的活動。 | + | == 字譯 == |
+ | <fs medium> | ||
- | 要旨 | + | == 譯文 == |
+ | 「邪惡的人托庇於永無饜止的欲望、驕傲、虛榮,因此爲假象所眩,受生滅不恒的東西吸引,誓必從事不潔淨的活動。 | ||
- | 這裡描述了惡魔的心態,惡魔的欲望永無饜足,他們追求物質享樂的欲望不但永無饜足,而且與物倶增。他們接受生滅不恒的東西,所以充滿了焦慮,可是因爲被假象所惑,仍繼續從事這樣的活動。他們全無知識,所以並不知道正誤入歧途。邪惡的人接受了生滅不恒的東西,製造自己的神,訂立自己的讚歌和唱頌方式,結果是變得愈來愈受兩種東西吸引:性享樂和累積物質財富。 | + | == 要旨 == |
+ | <fs medium>這裡描述了惡魔的心態,惡魔的欲望永無饜足,他們追求物質享樂的欲望不但永無饜足,而且與物倶增。他們接受生滅不恒的東西,所以充滿了焦慮,可是因爲被假象所惑,仍繼續從事這樣的活動。他們全無知識,所以並不知道正誤入歧途。邪惡的人接受了生滅不恒的東西,製造自己的神,訂立自己的讚歌和唱頌方式,結果是變得愈來愈受兩種東西吸引:性享樂和累積物質財富。 | ||
+ | \\ \\ | ||
+ | 「誓必從事不潔淨的活動」一語因此十分重要。邪惡的人耽於酒、色、賭、肉食。這些都是不潔淨的嗜好。由於驕傲及虛榮,他們自行訂立某些宗敎原則,違反《韋達經》的訓示。雖然這些邪惡的人在世界十分叫人厭惡,但世界仍以人為的方式,爲他們產生一種虛榮。他們雖逐漸陷落地獄,卻自以爲修養深厚。</ | ||
- | 「誓必從事不潔淨的活動」一語因此十分重要。邪惡的人耽於酒、色、賭、肉食。這些都是不潔淨的嗜好。由於驕傲及虛榮,他們自行訂立某些宗敎原則,違反《韋達經》的訓示。雖然這些邪惡的人在世界十分叫人厭惡,但世界仍以人為的方式,爲他們產生一種虛榮。他們雖逐漸陷落地獄,卻自以爲修養深厚。 | ||
- | == 字譯 == | ||
- | == 譯文 == | ||
- | == 要旨 == | ||
<- bg16.9|上一節 ^ bg|目錄 ^ bg16.11-12|下一節 -> | <- bg16.9|上一節 ^ bg|目錄 ^ bg16.11-12|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