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章 28 節
वेदेषु यज्ञेषु तप:सु चैव
दानेषु यत्पुण्यफलं प्रदिष्टम् ।
अत्येति तत्सर्वमिदं विदित्वा
योगी परं स्थानमुपैति चाद्यम् ॥ २८ ॥
vedeṣu yajñeṣu tapaḥsu caiva
dāneṣu yat puṇya-phalaṁ pradiṣṭam
atyeti tat sarvam idaṁ viditvā
yogī paraṁ sthānam upaiti cādyam
字譯
vedeṣu — 吠陀經的研讀;yajñeṣu — 耶冉拿(祭祀)的實施;tapaḥsu — 經過各樣不同的苦修;ca — 還有;eva — 肯定地;dāneṣu — 佈施;yat — 那;puṇya-phalam — 虔誠工作的結果;pradiṣṭam — 指向;atyeti — 超越;tat — 所有那些;sarvam idam — 上述的;viditvā — 知道;yogī — 奉獻者;param — 至尊的;sthānam — 居所;upaiti — 得到平靜;ca — 還有;ādyam — 原本的。
譯文
「接受了奉獻服務的人,並不會喪失硏習,進行苦行祭祀、布施,從事哲學和業報活動的成果。最後,他們到達了至高無上的居所。」
要旨
第七、八章特别討論了 Krishna 的知覺和奉獻服務,這節詩就是兩章的總結。一個人須在靈性導師的指引下硏習,並且在靈性導師的照顧下生活,進行種種的贖罪苦行。貞守住在靈性導師的家中,好像僕人一般。他們須逐家挨戶求乞,然後,將乞到的東西,交給靈性導師。他們得到導師的命令,才進食。要是導師忘了叫學生進食,學生就得禁食。這是一些奉行貞守生生活的《韋達》原則。
學生在導師的指引下,硏習五至二十年之後,便變成人格完美的入。《韋達》經並非為了娛樂坐在安樂椅中的心智推敲家,而是要培養人格。經過研習《韋達》經的訓練後,貞守生是容許過家庭生活結婚生子的。當他們當居士的時候,也得進行種種祭祀,努力追求進一步的啓迪。然後,待結束了居士生活,接受行腳僧的生活。他們便從事種種嚴峻的贖罪苦行,例如在森林中生活,以樹皮爲衣,不刮鬍子等。通過當貞守生、居士、行腳僧、托缽僧、他們將自己提昇至生命的完美境界。有些人跟着便昇晋天上的國度。當他們再進一步的時候,便獲得解脫,到達靈性的天穹,不是到達非人格的梵光,便是到達無憂星宿 Krishna 珞伽。這是《韋達》典籍所指出的途徑。
然而, Krishna 知覺的優點,在通過作奉獻服務,一個人一下子便能超越不同階段生活的一切儀式。
要理解《梵歌》的第七、八章,千萬不可用學術硏究的方式或以心智推敲,而要跟純粹奉獻者在一起,仔細聆聽。第六章至第十二章是《梵歌》的精華。一個人要是夠幸運,跟奉獻者在一起,學會了《梵歌》,尤其這中間的六章,那麼,他的生命立即受到禮讚,超越了一切贖罪苦行、祭祀、布施、推敲等。他該從奉獻者處聆聽《梵歌》;第四章之始,已說明了,只有奉獻者才完全明瞭《梵歌》。不從心智推敲者處而從奉獻者處聆聽《梵歌》,是爲「信仰」。通過跟奉獻者在一起,他便作奉獻服務:通過奉獻服務, Krishna 的活動、形體、逍遙時光、名字等,便變得淸晰,一切迷惑也一掃而空。掃除了懷疑,硏習《梵歌》成爲一大樂事。 他對 Krishna 知覺,逐漸培養了一種嗜好,一種感情。到達更高的境界後,他便全心全意地愛上 Krishna 。這是生命最完美境界的開始。奉獻者由此昇晋在靈性天穹的 Krishna 居所 ─ 高珞伽溫達文拿。奉獻者在此進人了永恒的喜樂。
巴帝維丹達闡釋聖典《博伽梵歌》第八章「接近至尊」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