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7 章 8 節

रसोऽहमप्सु कौन्तेय प्रभास्मि शशिसूर्ययो: ।
प्रणव: सर्ववेदेषु शब्द: खे पौरुषं नृषु ॥ ८ ॥

raso ’ham apsu kaunteya
prabhāsmi śaśi-sūryayoḥ
praṇavaḥ sarva-vedeṣu
śabdaḥ khe pauruṣaṁ nṛṣu
字譯

rasaḥ — 味道;aham — 「我」;apsu — 在水中;kaunteya — 啊,琨提之子;prabhā asmi — 我是光;śaśi-sūryayoḥ — 在太陽和在月亮中的;praṇavaḥ — A.U.M. 這三個字母;sarva — 在所有;vedeṣu — 在吠陀經中;śabdaḥ — 聲音震盪;khe — 在以太中;pauruṣam — 能力;nṛṣu — 人中的。

譯文

「琨蒂之子!阿尊拿〉呀!我是水之甘味、日月之光、《韋達》曼陀羅的音節─ 唵。我是以太中的聲音和人的能力。

要旨

這節詩解釋了:主如何以不同的物質和靈性能力遍存宇宙。我們可通過不同的能力初步知覺到至尊主,如此,便是非人格地覺悟到至尊主。正如太陽上的半神人是一個人,卻通過遍存萬有的能力(陽光)被知覺,主雖留在祂永恆的居所,卻可通過祂遍存萬有的、擴散的能力被知覺。水的味道很重要。誰也不喜歡喝海水,因爲在海水中,純正的水味與鹽味攪混了。水的吸引力在味道的純正,而水的純正味道,是主衆多能力之一。非人格神主義者,通過水的味道,知覺到神的存在。人格神主義者禮讚神,因爲神賜人以水,解除了人的口渴。這便是知覺至尊的途徑。實際上,人格神主義者和非人格神主義者並無衝突。若了解神,即知道,對萬物來說,神同時是人格的,又是非人格的;兩者並無矛盾。因此,主采坦耶建立了崇高的理論:即一即異。

日月之光原是由梵光流出來的。梵光是主的非人格光燦。同樣,《韋達》讚詩開首用來稱呼至尊主的超然原音「唵卡喇」,也是由至尊主流生。因爲非人格神主義者十分害怕以至尊主的無數名字來稱呼至尊主,所以寧願朗頌超然的聲音「唵卡喇」。可是,他們不知道「唵卡喇」代表 Krishna 的聲音。 Krishna 知覺的範圍無遠弗屆。認識 Krishna 知覺的人會獲得福裕,不認識的則置身於假象。因此,認識 Krishna 即解脫,對祂一無所知即束縛。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