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srila_bhaktisiddhanta_sarasvati_thakura [2024/11/12 00:06] hostsrila_bhaktisiddhanta_sarasvati_thakura [2024/11/12 00:11]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 
 ===== Bhaktisiddhanta Sarasvati ===== ===== Bhaktisiddhanta Sarasvati =====
- 
- 
-這些生平點滴展示了 Bhaktisiddhanta Sarasvati 如何以謙卑、守貧和無私奉獻影響了無數人,並為 Krishna 知覺的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 
- 
-Babaji Maharaja 生平點滴 
  
 Bhaktisiddhanta Sarasvati(1874-1937)出生於 Jagannatha Puri,他的父親是來自主采坦尼亞使徒傳系的偉大 Krishna 知覺靈性導師 Bhaktivinoda Thakura。儘管受雇為政府地方官員,Bhaktivinoda Thakura 卻不知疲倦地在印度推廣主采坦尼亞的教義。當時,人們已經忽略了對至尊主 Krishna 奉愛服務的原則。Bhaktivinoda Thakura 預見了將會傳遍世界的 Krishna 知覺運動,並向主祈求一個兒子,以幫助他實現這一夢想。他曾預言:將有一位強有力的 acharya 出現,來建立 daivi-varnasrama-dharma(古老的四社會階層:婆羅門、刹帝利、外夏、庶陀;四靈性階段:貞守生、居士、隱士、托缽僧)。他希望重新建立的制度能改變後人所建立的以出生為重要標準的種族制度。 Bhaktisiddhanta Sarasvati(1874-1937)出生於 Jagannatha Puri,他的父親是來自主采坦尼亞使徒傳系的偉大 Krishna 知覺靈性導師 Bhaktivinoda Thakura。儘管受雇為政府地方官員,Bhaktivinoda Thakura 卻不知疲倦地在印度推廣主采坦尼亞的教義。當時,人們已經忽略了對至尊主 Krishna 奉愛服務的原則。Bhaktivinoda Thakura 預見了將會傳遍世界的 Krishna 知覺運動,並向主祈求一個兒子,以幫助他實現這一夢想。他曾預言:將有一位強有力的 acharya 出現,來建立 daivi-varnasrama-dharma(古老的四社會階層:婆羅門、刹帝利、外夏、庶陀;四靈性階段:貞守生、居士、隱士、托缽僧)。他希望重新建立的制度能改變後人所建立的以出生為重要標準的種族制度。
行 19: 行 11:
 25歲時,Bimala Prasad 已經是一位著名的梵文、數學和天文學學者。1905年,遵循父親的建議,他接受了 Gaura Kisora das Babaji 的靈性啟迪。Gaura Kisora das Babaji 是知名的聖人和 Krishna 偉大的奉獻者,但卻是一位文盲。Gaura Kisora 對這位受過高等教育的門徒的謙卑與貢獻非常滿意,全力祝福他,並請求他“放下其它所有工作,傳播絕對真理”。Sarasvati Thakura 在父親的傳教工作中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25歲時,Bimala Prasad 已經是一位著名的梵文、數學和天文學學者。1905年,遵循父親的建議,他接受了 Gaura Kisora das Babaji 的靈性啟迪。Gaura Kisora das Babaji 是知名的聖人和 Krishna 偉大的奉獻者,但卻是一位文盲。Gaura Kisora 對這位受過高等教育的門徒的謙卑與貢獻非常滿意,全力祝福他,並請求他“放下其它所有工作,傳播絕對真理”。Sarasvati Thakura 在父親的傳教工作中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1914年 Bhaktivinoda Thakura 離世後,Siddhanta Sarasvati 成為了他父親主辦的刊物《和諧主義》(Sajjana-tosani)的編輯,並創辦了博伽梵出版社,以出版 Krishna 知覺的文獻。1918年,他進入了靈性生活的棄絕階層,接受了 Bhaktisiddhanta Sarasvati Goswami Maharaja 的頭銜。為了將 Krishna 知覺傳遍整個印度,他建立了高迪亞修院,並在全國建立了64個分部。教團總部位於瑪亞浦——主采坦尼亞的出生地。他還準備將門徒派往歐洲進行傳教工作。+1914年 Bhaktivinoda Thakura 離世後,Siddhanta Sarasvati 成為了他父親主辦的刊物《和諧主義》(Sajjana-tosani)的編輯,並創辦了博伽梵出版社,以出版 Krishna 知覺的文獻。1918年,他進入了靈性生活的棄絕階層,接受了 Bhaktisiddhanta Sarasvati Goswami Maharaja 的頭銜。為了將 Krishna 知覺傳遍整個印度,他建立了高迪亞修院,並在全國建立了64個分部。教團總部位於 Mayapur — 主采坦尼亞的出生地。他還準備將門徒派往歐洲進行傳教工作。
  
 Srila Bhaktisiddhanta 認為,印刷出版是將 Krishna 知覺傳遍世界的最有效方法。他翻譯了許多重要文章,並撰寫了許多評論和哲學論文。他是第一個允許自己的棄絕傳教士穿西式服裝、以現代交通工具代步的靈性導師。 Srila Bhaktisiddhanta 認為,印刷出版是將 Krishna 知覺傳遍世界的最有效方法。他翻譯了許多重要文章,並撰寫了許多評論和哲學論文。他是第一個允許自己的棄絕傳教士穿西式服裝、以現代交通工具代步的靈性導師。
行 31: 行 23:
 在20世紀30年代,Srila Bhaktisiddhanta 擴展了他的傳教工作,重新建立了 Krishna 知覺在印度靈修生活中的領導力量。他擔心自己的工作無法延續,於是敦促門徒們成立聯合的管理委員會,以便在他離世後能夠管理高迪亞修院。1937年1月1日,Srila Bhaktisiddhanta 離世,他的門徒 A.C. Bhaktivedanta Swami Prabhupada 承傳了他的遺志。 在20世紀30年代,Srila Bhaktisiddhanta 擴展了他的傳教工作,重新建立了 Krishna 知覺在印度靈修生活中的領導力量。他擔心自己的工作無法延續,於是敦促門徒們成立聯合的管理委員會,以便在他離世後能夠管理高迪亞修院。1937年1月1日,Srila Bhaktisiddhanta 離世,他的門徒 A.C. Bhaktivedanta Swami Prabhupada 承傳了他的遺志。
  
-這些生平點滴展示了 Bhaktisiddhanta Sarasvati 如何以謙卑、守貧和無私奉獻影響了無數人,並為 Krishna 知覺的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