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 |||
lob_46 [2024/11/08 06:44] – host | lob_46 [2024/11/18 21:11]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fs x-large> | <fs x-large> | ||
\\ \\ | \\ \\ | ||
- | 人民在雨季的四個月裡最好不作遠行,特別是指商人、傳教士、國王和學生。這期間稱為「四月苦行」, 人們須遵守特定的規條;為了健康, 也為了靈性自覺的修習。這段期間裡,商賈做貿易很不方便,皈依了的靈魂如托缽僧等不能到處傳播韋陀訓導,一國之君四出巡遊也不妥善,學生亦不能上課,學校均以停課。在四月苦行期間結束後,他們紛紛恢復本來的職務,不再為雨所困,追求心中所欲。 | + | {{: |
同樣地,人祇有擺脫現時身體軀殼的束縛,才可得到懺悔修行所欲求的成果。在生命不同階段中,有不同種類的瑜伽,個別修習的不同,效果也不一樣。生命形式,種類繁多,宇宙間存在著不同的星宿,對靈性知覺的領悟也不相同。要做到這一切,人們須經歷如「四月苦行」一樣的靈修生活。以為可以以現時的物質身體便能夠前往其他星球,是癡人說夢話。若往半神人的居所,必要具備足夠的資格;我們若要回到神的王國,也同樣要先獲取應有的資格。退一步說,即使我們只想留下來,在這個星球過更好的生活,也要具備一定的資格。無論是怎樣的選擇也好,只有在離開現時的身體後才可以實現。 | 同樣地,人祇有擺脫現時身體軀殼的束縛,才可得到懺悔修行所欲求的成果。在生命不同階段中,有不同種類的瑜伽,個別修習的不同,效果也不一樣。生命形式,種類繁多,宇宙間存在著不同的星宿,對靈性知覺的領悟也不相同。要做到這一切,人們須經歷如「四月苦行」一樣的靈修生活。以為可以以現時的物質身體便能夠前往其他星球,是癡人說夢話。若往半神人的居所,必要具備足夠的資格;我們若要回到神的王國,也同樣要先獲取應有的資格。退一步說,即使我們只想留下來,在這個星球過更好的生活,也要具備一定的資格。無論是怎樣的選擇也好,只有在離開現時的身體後才可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