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_c6 [2024/11/09 20:39] – host | bg_c6 [2024/11/10 03:03]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章目< | ||
+ | |||
===== 第六章 禪定瑜伽 ===== | ===== 第六章 禪定瑜伽 ===== | ||
行 44: | 行 46: | ||
一位瑜伽師比一位果報工作者、一位推敲思辨家、及一位苦行者偉大。所以 Krishna 建議阿爾諸納,無論再任何環境下,都要成為一位瑜伽師。 在所有的瑜伽師中,那位以極大信心恆常緊隨著 Krishna,在心內憶念 Krishna ,並為 Krishna 從事超然愛心服務的人,是在瑜伽中跟 Krishna 最緊密相連,也是所有瑜伽師中最高的。Krishna 宣稱這是祂的意見。 | 一位瑜伽師比一位果報工作者、一位推敲思辨家、及一位苦行者偉大。所以 Krishna 建議阿爾諸納,無論再任何環境下,都要成為一位瑜伽師。 在所有的瑜伽師中,那位以極大信心恆常緊隨著 Krishna,在心內憶念 Krishna ,並為 Krishna 從事超然愛心服務的人,是在瑜伽中跟 Krishna 最緊密相連,也是所有瑜伽師中最高的。Krishna 宣稱這是祂的意見。 | ||
- | 備注: | + | <wrap hi>備注:</ |
+ | <WRAP center box 100%> | ||
+ | <fs medium> | ||
+ | 在本章中 Krishna 解釋八重瑜伽體系是一種控制心意及感官的手段。\\ \\ | ||
- | 在本章中 Krishna 解釋八重瑜伽體系是一種控制心意及感官的手段。 | + | 托缽僧或棄絕者為了非人格梵 Brahma 合一的目標,終止履行祭祀和活動。這樣的欲望比任何物質欲望大。而且,即使這也只是個人利益。以張開一半的眼睛修習瑜伽系統的玄秘瑜伽師,終止一切物質活動,為滿足自己個人欲望。他肯定是自利的。\\ \\ |
- | 托缽僧或棄絕者為了非人格梵 Brahma 合一的目標,終止履行祭祀和活動。這樣的欲望比任何物質欲望大。而且,即使這也只是個人利益。以張開一半的眼睛修習瑜伽系統的玄秘瑜伽師,終止一切物質活動,為滿足自己個人欲望。他肯定是自利的。 | + | 但一位 Krishna 意識的奉獻者沒有自我滿足欲望,因為他的行為只為滿足Krishna。因此他是完美的苦行者及瑜伽師。一切超然修煉的目標是覺悟Krishna。所以瑜伽及冥想的目標是覺悟 Krishna 在心內區域化的形象。沒有計劃認識這“維施努穆提形象” ( Visnu-murti ) 的人,是無用地在模仿瑜伽修習,肯定是在浪費他的時間。\\ \\ |
- | 但一位 Krishna 意識的奉獻者沒有自我滿足欲望,因為他的行為只為滿足Krishna。因此他是完美的苦行者及瑜伽師。一切超然修煉的目標是覺悟Krishna。所以瑜伽及冥想的目標是覺悟 Krishna 在心內區域化的形象。沒有計劃認識這“維施努穆提形象” ( Visnu-murti ) 的人,是無用地在模仿瑜伽修習,肯定是在浪費他的時間。 | + | 人不能每天在家裡或其他地方享受性生活,並嘗試成為一個所謂的瑜伽師。\\ \\ |
- | 人不能每天在家裡或其他地方享受性生活,並嘗試成為一個所謂的瑜伽師。 | + | 瑜伽修煉不是為了達到任何形式的物質便利。至少根據 Krishna,健康的改善或物質的完美並非瑜伽的目標。它是要去達到Krishna的居所。根據帕坦伽利,瑜伽系統的宗師,與至尊合一是一種能力,生物通過它醒覺到他的構成地位。\\ \\ |
- | 瑜伽修煉不是為了達到任何形式的物質便利。至少根據 Krishna,健康的改善或物質的完美並非瑜伽的目標。它是要去達到Krishna的居所。根據帕坦伽利,瑜伽系統的宗師,與至尊合一是一種能力,生物通過它醒覺到他的構成地位。 | + | 由於果報活動的結果,生物體被置於不同的物種及形體中。在物質能量中,他們服務物質感官;在靈性能量中,他們直接服務至尊主聖主Krishna。在任何一面,生物體都是神的僕人。在所有環境下有這樣看眾生原為至尊主 Krishna 僕人的視域,是真正的一視同仁。\\ \\ |
- | 由於果報活動的結果,生物體被置於不同的物種及形體中。在物質能量中,他們服務物質感官;在靈性能量中,他們直接服務至尊主聖主Krishna。在任何一面,生物體都是神的僕人。在所有環境下有這樣看眾生原為至尊主 Krishna 僕人的視域,是真正的一視同仁。 | + | 完美的瑜珈修行者知道受制於物質自然的形態的生物由於遺忘他跟 Krishna |
- | 完美的瑜珈修行者知道受制於物質自然的形態的生物由於遺忘他跟 Krishna 的關係而遭受三重物質苦難。如果偉大的阿爾諸納也稱這瑜伽系統是困難的,那些在模仿這系統不同的所謂瑜伽社團,雖然感到自滿,卻肯定在浪費他們時間。他們對瑜伽真正的目標及程序,一無所知。 | + | 人類可分為兩部分,即循規蹈矩的和不隨規範的。那些只從事於動物般感官享樂的人,對永恆生命無知,屬於不追隨規範的部分,不論他們是文明或不文明、受良好教育或未受教育、強者或弱者。他們充滿動物傾向。那些跟隨規範的人可以在生活中取得實際進展。\\ \\ |
- | + | ||
- | 人類可分為兩部分,即循規蹈矩的和不隨規範的。那些只從事於動物般感官享樂的人,對永恆生命無知,屬於不追隨規範的部分,不論他們是文明或不文明、受良好教育或未受教育、強者或弱者。他們充滿動物傾向。那些跟隨規範的人可以在生活中取得實際進展。 | + | |
那些追隨進步之途的可分為三個部分: | 那些追隨進步之途的可分為三個部分: | ||
- | 1) 追隨經典規範守則,並享受物質繁榮的人。 | + | - 追隨經典規範守則,並享受物質繁榮的人。 |
+ | - 那些試圖在物質存在中尋找終極解脫的人。 | ||
+ | - 那些Krishna知覺的奉獻者。 | ||
+ | |||
+ | 各種瑜伽修習的最後積累是奉獻瑜伽。其他瑜伽是來到這一點的手段。瑜伽其實意思是奉獻瑜伽。其他瑜伽是朝著奉獻瑜伽這目標的進展過程。從開始的業報瑜伽 karma yoga 到最後的奉獻瑜伽 bhakti yoga,是一道漫長的自覺之路。\\ \\ | ||
- | 各種瑜伽修習的最後積累是奉獻瑜伽。其他瑜伽是來到這一點的手段。瑜伽其實意思是奉獻瑜伽。其他瑜伽是朝著奉獻瑜伽這目標的進展過程。從開始的業報瑜伽 | + | 沒有果報成果的業報瑜伽是這路途的開端。當業報瑜伽增加了知識及棄絕,那階段便被稱為思辨瑜伽。當思辨瑜伽通過八重瑜伽體系增添對超靈的冥想,它便被稱為八重瑜伽。\\ \\ |
- | 沒有果報成果的業報瑜伽是這路途的開端。當業報瑜伽增加了知識及棄絕,那階段便被稱為思辨瑜伽。當思辨瑜伽通過八重瑜伽體系增添對超靈的冥想,它便被稱為八重瑜伽。 | + | 越過八重瑜伽並來到至尊人格首神,聖主 Krishna,便是最高點的奉獻瑜伽,bhakti yoga。\\ \\ |
- | 越過八重瑜伽並來到至尊人格首神,聖主 Krishna,便是最高點的奉獻瑜伽,bhakti yoga。 | + | 緊處於某一點,不作進一步進展的人,以該一點的名稱被稱呼:業報瑜伽師、思辨瑜伽師,禪定瑜伽師、 王道瑜伽師,哈達瑜伽師等等。聖主 Krishna |
- | 緊處於某一點,不作進一步進展的人,以該一點的名稱被稱呼:業報瑜伽師、思辨瑜伽師,禪定瑜伽師、 王道瑜伽師,哈達瑜伽師等等。聖主 Krishna 接納阿爾諸納心意是頑固及難以克服的說法。但同時,祂建議以實踐及不執著,這是有可能的。這修習是什麼呢?在當今時代,沒有人可以遵守嚴格的規範守則,前往聖地,心意專注在超靈,抑制感官和心意,獨身貞守,獨處等等。可是,在 Krishna 知覺下修習奉獻瑜伽,人為聖主 Krishna從事九類的奉獻服務。這奉獻活動中的第一項及最重要的,是聆聽有關 Krishna。這是一個非常有力量的超然方法,淨化心內的一切疑慮。人聆聽有關Krishna 越多,人便變得越啟明,便不再執著那些將心意帶離 Krishna 的一切。這有點像通過專業治療及適當飲食去治療疾病一樣。因此,聆聽主Krishna 的活動是對瘋狂的心意的專業治療,而進食供奉過 Krishna 的食品是對受苦的病人的適當食療。這種治療是 Krishna 知覺的過程,為這年代所設,真實與最高的系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