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_c5 [2024/11/09 20:33] hostbg_c5 [2024/11/10 03:03]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 第五章 業報瑜伽-Krsna知覺行動 =====+章目<tab2>[[bg_c1|1]]<tab2>[[[[bg_c2|2]]<tab2>[[bg_c3|3]]<tab2>[[bg_c4|4]]<tab2>[[bg_c5|5]]<tab2>[[bg_c6|6]]<tab2>[[bg_c7|7]]<tab2>[[bg_c8|8]]<tab2>[[bg_c9|9]]<tab2>[[bg_c10|10]]<tab2>[[bg_c11|11]]<tab2>[[bg_c12|12]]<tab2>[[bg_c13|13]]<tab2>[[bg_c14|14]]<tab2>[[bg_c15|15]]<tab2>[[bg_c16|16]]<tab2>[[bg_c17|17]]<tab2>[[bg_c18|18]]<tab2> 
 + 
 +===== 第五章 業報瑜伽- Krishna 知覺行動 =====
  
  
行 33: 行 35:
  
 當人充分意識到他跟 Krishna 的永恆關係時,他便超越由疑慮引起的相對性。他的心意堅定於自我,不從事在外在感官對象上。因為他看每個人是Krishna 的所屬部份,他的 Krishna 意識的活動為眾生帶來福利。他擺脫罪惡,並在 Krishna 中解脫。通過只為 Krishna 滿足去活動,他遠離憤怒及物質欲望,他覺悟自我(作為 Krishna 的僕人),自我規律,並堅持努力不懈地追求完美。他肯定在 Krishna 中得到解脫。 當人充分意識到他跟 Krishna 的永恆關係時,他便超越由疑慮引起的相對性。他的心意堅定於自我,不從事在外在感官對象上。因為他看每個人是Krishna 的所屬部份,他的 Krishna 意識的活動為眾生帶來福利。他擺脫罪惡,並在 Krishna 中解脫。通過只為 Krishna 滿足去活動,他遠離憤怒及物質欲望,他覺悟自我(作為 Krishna 的僕人),自我規律,並堅持努力不懈地追求完美。他肯定在 Krishna 中得到解脫。
-==  +== 27-28 ==
-27-28 ==+
  Krishna 解釋到人如何通過被稱為 astanga yoga 玄秘瑜伽的修習,達到在至尊中解脫的位置。  Krishna 解釋到人如何通過被稱為 astanga yoga 玄秘瑜伽的修習,達到在至尊中解脫的位置。
  
 == 29 == == 29 ==
  人充分意識到 Krishna 作為一切祭祀犧牲及苦行的至高享樂者,所有世界的至尊控制者,和一切眾生的終極朋友,便達到真正的平靜,並脫離物質痛苦。  人充分意識到 Krishna 作為一切祭祀犧牲及苦行的至高享樂者,所有世界的至尊控制者,和一切眾生的終極朋友,便達到真正的平靜,並脫離物質痛苦。
 +<wrap hi>
 +\\
 +
 +備注:</wrap>
  
-    備注:+<WRAP center box 100%> 
 +<fs medium>直到這裡,Krishna 給予阿爾諸納的訓示如下。
  
-    直到這裡,Krishna 給予阿爾諸納訓示+第 2 章: 靈魂和它在物質軀體內受束縛初步知識。此外何通過菩提瑜伽 — 奉獻服務擺脫束縛
  
-    第 章: 靈魂和它在物質軀體內受束縛的初步知識。此外如通過菩提瑜伽 — 奉獻服務擺脫束縛+第 章: 一位處於知識層面的人不再有任要履行的責任
  
-    第 章: 一位處於知識層面的人再有任何履行責任+第 章: 各種祭祀犧牲累積到知識。阿爾諸納應該堅定處於知識中作戰。 因此,通過同時強調,以奉獻精神工作和在知識中活動兩者的重性,Krishna 讓阿爾諸納感到困擾。阿爾諸納無法明白在完全知識中活動是沒有報應的,也因此是真正棄絕</fs>
  
-    第 4 章: 各種祭祀犧牲累積到知識。阿爾諸納應該堅定處於知識中作戰。 因此,通過同時強調,以奉獻精神工作和在知識中不活動兩者的重要性,Krishna 讓阿爾諸納感到困擾。阿爾諸納無法明白在完全知識中活動是沒有報應的,也因此是真正的棄絕。+</WRAP>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