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_c18 [2024/11/10 00:53] hostbg_c18 [2024/11/10 03:00]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章目<tab2>[[bg_c1|1]]<tab2>[[[[bg_c2|2]]<tab2>[[bg_c3|3]]<tab2>[[bg_c4|4]]<tab2>[[bg_c5|5]]<tab2>[[bg_c6|6]]<tab2>[[bg_c7|7]]<tab2>[[bg_c8|8]]<tab2>[[bg_c9|9]]<tab2>[[bg_c10|10]]<tab2>[[bg_c11|11]]<tab2>[[bg_c12|12]]<tab2>[[bg_c13|13]]<tab2>[[bg_c14|14]]<tab2>[[bg_c15|15]]<tab2>[[bg_c16|16]]<tab2>[[bg_c17|17]]<tab2>[[bg_c18|18]]<tab2>
 ===== 第十八章 結論 — 棄絕的圓滿 ===== ===== 第十八章 結論 — 棄絕的圓滿 =====
  
行 9: 行 10:
  Krishna說棄絕階層的意思是放棄基於物質欲望的活動。放棄所有活動的成果便是棄絕。  Krishna說棄絕階層的意思是放棄基於物質欲望的活動。放棄所有活動的成果便是棄絕。
 == 3 == == 3 ==
- 在聖哲之間有兩種見解。1)所有功利活動都是錯的,應該放棄。2)祭祀、佈施和苦行的活動是不應該放棄的。+ 在聖哲之間有兩種見解。 
 +  - 所有功利活動都是錯的,應該放棄。 
 +  - 祭祀、佈施和苦行的活動是不應該放棄的。
 == 4-6 == == 4-6 ==
  Krishna在這題目上的判決是,祭祀、佈施和苦行的活動必須在不帶執著及不求成果下執行,因為它們甚至讓偉大靈魂得到淨化。  Krishna在這題目上的判決是,祭祀、佈施和苦行的活動必須在不帶執著及不求成果下執行,因為它們甚至讓偉大靈魂得到淨化。
行 19: 行 22:
  根據吠檀多,所有活動的成就是基於五個原因的。活動場(軀體)、執行者、各種感官、多種不同努力,和最終是至尊。 人通過軀體、思想或言語來進行的任何一切,不管對錯,都是由五個因素造成。  根據吠檀多,所有活動的成就是基於五個原因的。活動場(軀體)、執行者、各種感官、多種不同努力,和最終是至尊。 人通過軀體、思想或言語來進行的任何一切,不管對錯,都是由五個因素造成。
 == 16 == == 16 ==
- 一個以為自己是唯一的作為者─不考慮五個因素─是智力不足,不能如其所如看透事物。 17 一位智力不受糾纏,不被假我誘導的人,不會受到自己活動的束縛。+ 一個以為自己是唯一的作為者─不考慮五個因素─是智力不足,不能如其所如看透事物。  
 +== 17 == 
 + 一位智力不受糾纏,不被假我誘導的人,不會受到自己活動的束縛。
 == 18-19 == == 18-19 ==
  知識、 知識對像和知悉者是促使活動的三個因素。感官,工作及作為者是活動的構成因素。 根據自然型態,這裡有三種類的知識、活動及執行者。  知識、 知識對像和知悉者是促使活動的三個因素。感官,工作及作為者是活動的構成因素。 根據自然型態,這裡有三種類的知識、活動及執行者。
行 52: 行 57:
  
 == 50-53 == == 50-53 ==
- 達到這圓滿後,人應為達到至尊圓滿 (梵) 的最高知識階段,遵循以下由Krishna給予的程序。 人應該為提升覺悟自我的位置,必須: (1) 淨化自己的智力,(2) 以決心控制心意,(3) 放棄感官滿足,(4) 遠離依戀及仇恨,(5) 住在一個僻靜的地方,(6)少食、控制身體、心意和說話的能力,(7) 經常保持入定狀態,(8) 保持超脫、 (9) 脫離假我、虛假力量、虛假驕傲、欲望、憤怒和接受物質事物,(10)擺脫虛假的擁有感,保持平靜。+ 達到這圓滿後,人應為達到至尊圓滿 (梵) 的最高知識階段,遵循以下由Krishna給予的程序。 人應該為提升覺悟自我的位置,必須:  
 +  - 淨化自己的智力, 
 +  - 以決心控制心意, 
 +  - 放棄感官滿足, 
 +  - 遠離依戀及仇恨, 
 +  - 住在一個僻靜的地方, 
 +  - 少食、控制身體、心意和說話的能力, 
 +  - 經常保持入定狀態, 
 +  - 保持超脫、  
 +  - 脫離假我、虛假力量、虛假驕傲、欲望、憤怒和接受物質事物, 
 +  - 擺脫虛假的擁有感,保持平靜。 
 +  - 
  
 == 54 == == 54 ==
行 80: 行 96:
  \\ \\  \\ \\
 <wrap hi>備註</wrap>\\ <wrap hi>備註</wrap>\\
 +<WRAP center box 100%>
 <fs medium> 事實上,《博伽梵歌》在 17 章已完成。第18章是之前討論過的主題的補充撮要。《博伽梵歌》的每一章,主Krishna都強調,向作為至尊人格首神的祂從事奉獻服務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在第18章中,同一點被概括為最機密的知識。 奉獻服務在最初的六章受到強調。接下來的六章討論了純粹的奉獻服務的性質及活動。第三部份的六章說明知識、棄絕物質自然,和奉獻服務的超然本質。 <fs medium> 事實上,《博伽梵歌》在 17 章已完成。第18章是之前討論過的主題的補充撮要。《博伽梵歌》的每一章,主Krishna都強調,向作為至尊人格首神的祂從事奉獻服務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在第18章中,同一點被概括為最機密的知識。 奉獻服務在最初的六章受到強調。接下來的六章討論了純粹的奉獻服務的性質及活動。第三部份的六章說明知識、棄絕物質自然,和奉獻服務的超然本質。
 \\ \\
行 87: 行 104:
 \\ \\
 人皈依Krishna不須執行許多不同的法門。簡單對Krishna的皈依,節省不必要浪費的時間。 人因而立刻取得完全進展,遠離所有罪惡反應。如果人對放棄所有各種形式的宗教感到困惑,這類擔憂是無用的,在這裡Krishna 說, '任何真誠嘗試呈獻《博伽梵歌》的人,會在奉獻活動中邁進,並到達純粹奉獻生命的階段。由於這純粹的奉獻,他肯定重返家園,回歸首神。</fs> 人皈依Krishna不須執行許多不同的法門。簡單對Krishna的皈依,節省不必要浪費的時間。 人因而立刻取得完全進展,遠離所有罪惡反應。如果人對放棄所有各種形式的宗教感到困惑,這類擔憂是無用的,在這裡Krishna 說, '任何真誠嘗試呈獻《博伽梵歌》的人,會在奉獻活動中邁進,並到達純粹奉獻生命的階段。由於這純粹的奉獻,他肯定重返家園,回歸首神。</fs>
 +
 +</WRAP>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