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8.10 [2024/10/06 03:45] – host | bg8.10 [2024/10/19 16:11]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10.「一個人臨死,將生命之氣集中在兩眉之間,以全然的奉獻精神 ,想着至尊主,必會接近至尊性格神首。 | + | <WRAP center box >8 章 10 節</ |
- | 要旨 | + | प्रयाणकाले मनसाचलेन\\ |
+ | भक्त्या युक्तो योगबलेन चैव ।\\ | ||
+ | भ्रुवोर्मध्ये प्राणमावेश्य सम्य-\\ | ||
+ | क्स तं परं पुरुषमुपैति दिव्यम् ॥ १० ॥ | ||
+ | > | ||
+ | > | ||
+ | >bhruvor madhye prāṇam āveśya samyak | ||
+ | >sa taṁ paraṁ puruṣam upaiti divyam | ||
- | 這節詩淸楚說明了,臨死時,必須將心意以奉獻精神專注於至尊神首。此外,這節詩又建議修習瑜伽的人,將生命之氣提昇至眉心。至於純粹的奉獻者,並不修習這種瑜伽,心意該常從事 Krishna 知覺 ,於是,臨死時,由於至尊的恩慈,便能記着至尊。這會在詩節十四解釋。 | + | == 字譯 == |
+ | <fs medium> | ||
+ | |||
+ | == 譯文 == | ||
+ | 「一個人臨死,將生命之氣集中在兩眉之間,以全然的奉獻精神 ,想着至尊主,必會接近至尊性格神首。 | ||
+ | |||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這節詩淸楚說明了,臨死時,必須將心意以奉獻精神專注於至尊神首。此外,這節詩又建議修習瑜伽的人,將生命之氣提昇至眉心。至於純粹的奉獻者,並不修習這種瑜伽,心意該常從事 Krishna 知覺 ,於是,臨死時,由於至尊的恩慈,便能記着至尊。這會在詩節十四解釋。 | ||
+ | \\ \\ | ||
+ | 這節詩特别用「以主秘瑜伽的力量」一表詞,亦是有深意的。要是不修習瑜伽,便無法在臨死時到達這超然的境界。要是不修習某種瑜伽 ─ 尤其是奉愛瑜伽,誰也不能突然在臨死時記着至尊主。臨死時,一個人的心意紊亂異常,所以在有生之年,該通過瑜伽修習超然境界。</ | ||
- | 這節詩特别用「以主秘瑜伽的力量」一表詞,亦是有深意的。要是不修習瑜伽,便無法在臨死時到達這超然的境界。要是不修習某種瑜伽 ─ 尤其是奉愛瑜伽,誰也不能突然在臨死時記着至尊主。臨死時,一個人的心意紊亂異常,所以在有生之年,該通過瑜伽修習超然境界。 | ||
<- bg8.9|上一節 ^ bg|目錄 ^ bg8.11|下一節 -> | <- bg8.9|上一節 ^ bg|目錄 ^ bg8.11|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