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7.1 [2024/10/06 04:05] – host | bg7.1 [2024/10/19 14:56]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1. 至尊性格神首說:「琵莉妲之子(阿尊拿)呀!你聆聽,我現在就吿訴你,如何修習瑜伽:全然知覺我,心意依附我,於是徹底了解我,一無疑惑。 | + | <WRAP center box >7 章 1 節</ |
- | 要旨 | + | श्रीभगवानुवाच\\ |
+ | मय्यासक्तमना: | ||
+ | असंशयं समग्रं मां यथा ज्ञास्यसि तच्छृणु ॥ १ ॥ | ||
+ | > | ||
+ | >mayy āsakta-manāḥ pārtha | ||
+ | >yogaṁ yuñjan mad-āśrayaḥ | ||
+ | > | ||
+ | >yathā jñāsyasi tac chṛṇu | ||
- | 《博伽梵歌》這一章完全描述, Krishna | + | == 字譯 == |
- | 全盤富裕。這裡描述了祂如何展示這些富裕。還有,本章也描述了四種會依附 Krishna 的幸運兒和四種不會依附 Krishna 的不幸人士。 | + | <fs medium> |
- | 在《博伽梵歌》的頭六章中,生物被描述爲非物質的靈魂,可通過種種的瑜伽,提昇自己,達到自覺。第六章的結尾淸楚說明了,逐步將心意專注於 Krishna 這便是 Krishna 知覺,是瑜伽的最高境界。 | + | == 譯文 == |
+ | 至尊性格神首說:「琵莉妲之子(阿尊拿)呀!你聆聽,我現在就吿訴你,如何修習瑜伽:全然知覺我,心意依附我,於是徹底了解我,一無疑惑。 | ||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 | ||
+ | 在《博伽梵歌》的頭六章中,生物被描述爲非物質的靈魂,可通過種種的瑜伽,提昇自己,達到自覺。第六章的結尾淸楚說明了,逐步將心意專注於 Krishna 這便是 Krishna 知覺,是瑜伽的最高境界。 | ||
+ | \\ \\ | ||
將心意專注於 Krishna ,便能完全了解絕對眞理,除此,别無他途。 | 將心意專注於 Krishna ,便能完全了解絕對眞理,除此,别無他途。 | ||
+ | \\ \\ | ||
覺悟非人格的梵光或區限化的超靈並非完全認識絕對眞理,因爲這樣的覺悟不完全。完全和科學的知識是 Krishna ,一切均向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展示。在完全的 Krishna 知覺中,知道 Krishna 是終極知識,絕不用懷疑。種種不同的瑜伽,不過是 Krishna 知覺的脚踏石。直接修行 Krishna 知覺,自然而然徹底了解梵光和超靈。修習 Krishna 知覺瑜伽,便能知道一切,即知道絕對眞理、生物、物質自然,以及三者的顯現和顯現所擁有的一切。 | 覺悟非人格的梵光或區限化的超靈並非完全認識絕對眞理,因爲這樣的覺悟不完全。完全和科學的知識是 Krishna ,一切均向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展示。在完全的 Krishna 知覺中,知道 Krishna 是終極知識,絕不用懷疑。種種不同的瑜伽,不過是 Krishna 知覺的脚踏石。直接修行 Krishna 知覺,自然而然徹底了解梵光和超靈。修習 Krishna 知覺瑜伽,便能知道一切,即知道絕對眞理、生物、物質自然,以及三者的顯現和顯現所擁有的一切。 | ||
+ | \\ \\ | ||
那麼,人該開始依照第六章最後一節詩的指示,修習瑜伽。要將心意專注於至尊 Krishna ,有九種規定的奉獻服務可修練。其中,聆聽是入門工夫,也是最重要的工夫。因此主對阿尊拿說: | 那麼,人該開始依照第六章最後一節詩的指示,修習瑜伽。要將心意專注於至尊 Krishna ,有九種規定的奉獻服務可修練。其中,聆聽是入門工夫,也是最重要的工夫。因此主對阿尊拿說: | ||
+ | \\ \\ | ||
+ | 聖典《博伽瓦譚》的第一篇第二章,描述了這個了解 Krishna (絕對眞埋至尊)的過程:</ | ||
+ | > | ||
+ | > | ||
+ | >hṛdy antaḥ-stho hy abhadrāṇ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haktir bhavati naiṣṭhikī | ||
+ | |||
+ | >tadā rajas-tamo-bhāvāḥ | ||
+ | > | ||
+ | >ceta etair anāviddhaṁ | ||
+ | > | ||
+ | |||
+ | >evaṁ prasanna-manaso | ||
+ | > | ||
+ | > | ||
+ | > | ||
- | 聖典《博伽瓦譚》的第一篇第二章,描述了這個了解 Krishna (絕對眞埋至尊)的過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聆聽 Krishna ,無論通過《韋達》典籍,或在《博伽梵歌》直接通過祂本人,都是正當活動。誰常聆聽 Krishna , Krishna 就在他的心裡,好像他的朋友,爲他祝願,幫助他淨化自己。如此一來,他自然發展潛在的超然知識。他愈多從《博伽瓦譚》和從奉獻者處聆聽 Krishna ,便會專注於爲主作奉獻服務。逐漸從事奉獻服務,可遠離愚昧及情欲型態,因而,無物質欲望與貪婪。淸除了這些汚垢,他穩處於純粹善良的境界。奉獻服務使他有生氣;而且,他也完全了解神的科學。奉愛瑜伽切斷物質情欲的死結,他立即到達了解至尊絕對眞理性格神首的境界。」(1.2.17/21) | + | <fs medium>「聆聽 Krishna ,無論通過《韋達》典籍,或在《博伽梵歌》直接通過祂本人,都是正當活動。誰常聆聽 Krishna , Krishna 就在他的心裡,好像他的朋友,爲他祝願,幫助他淨化自己。如此一來,他自然發展潛在的超然知識。他愈多從《博伽瓦譚》和從奉獻者處聆聽 Krishna ,便會專注於爲主作奉獻服務。逐漸從事奉獻服務,可遠離愚昧及情欲型態,因而,無物質欲望與貪婪。淸除了這些汚垢,他穩處於純粹善良的境界。奉獻服務使他有生氣;而且,他也完全了解神的科學。奉愛瑜伽切斷物質情欲的死結,他立即到達了解至尊絕對眞理性格神首的境界。」(1.2.17-21) |
+ | \\ \\ | ||
+ | 因此,只有聆聽 Krishna 或聆聽在 Krishna 知覺中的奉獻者,才能夠了解神的科學。</ | ||
- | 因此,只有聆聽 Krishna 或聆聽在 Krishna 知覺中的奉獻者,才能夠了解神的科學。 | ||
<- bg6|第六章 ^ bg|目錄 ^ bg7.2|下一節 -> | <- bg6|第六章 ^ bg|目錄 ^ bg7.2|下一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