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6.47 [2024/10/03 22:48] – 建立 host | bg6.47 [2024/10/19 14:47]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47.「長住於我,虔極信篤,以超然的愛心服務崇拜我,瑜伽師而如此,高貴無比,而且,通過瑜伽跟我在一起,關係最親密。」 | + | <WRAP center box >6 章 47 節</ |
- | 要旨 | + | योगिनामपि सर्वेषां मद्गतेनान्तरात्मना ।\\ |
+ | श्रद्धावान्भजते यो मां स मे युक्ततमो मत: ॥ ४७ ॥ | ||
+ | > | ||
+ | > | ||
+ | > | ||
+ | >sa me yukta-tamo mataḥ | ||
- | 梵文bhajate | + | == 字譯 == |
+ | <fs medium> | ||
+ | == 譯文 == | ||
+ | 「長住於我,虔極信篤,以超然的愛心服務崇拜我,瑜伽師而如此,高貴無比,而且,通過瑜伽跟我在一起,關係最親密。」 | ||
+ | |||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格神首進行的。不「崇拜」値得尊敬的人或半神人,或會被形容爲不禮貌;但爲至尊主服務,必遭神譴。每一生物都是至尊性格神首的所屬個體,如此,每一生物該以自己的構成地位來侍奉至尊主,否則,便墮落。 | ||
+ | \\ \\ | ||
《博伽瓦譚》如是說: | 《博伽瓦譚》如是說: | ||
- | 「原始的主是一切生物的根源,誰忽略了對祂的責任,不侍奉祂,必從自己的構成地位中掉下來。」 | + | 「原始的主是一切生物的根源,誰忽略了對祂的責任,不侍奉祂,必從自己的構成地位中掉下來。」</fs> |
- | + | >ya eṣāṁ puruṣaṁ sākṣād | |
- | 《博伽瓦譚》這節詩,用了bhajati 一詞。Bhajati 只可用於至尊主,而「崇拜」則用於半神人或任何其他的一般生物。聖典《博伽瓦譚》這裡所用的avajanati 一詞,在《博伽梵歌》也用了:「只有笨蛋和流氓嘲笑至尊性格神首─ 主 Krishna 。這些笨蛋,在態度上,絕不侍奉主,卻又以釋論《博伽梵歌》爲己任。因此,他們不能正確地分辨和「崇拜」任何瑜伽,到了最高的境界便是奉愛瑜伽。一切瑜伽全以奉愛瑜伽的奉愛爲終點。其實,瑜伽即奉愛瑜伽;其他種種瑜伽是向着奉愛瑜伽漸進的階段。由業報瑜伽開始,至奉愛瑜伽爲止,便是自覺的漫漫長路。業報瑜伽,不追求活動成果,是長路的起點。當業報瑜伽增加了人的知識,促進了人的棄絕,便到達稱爲「思辨瑜伽」的境界。當思辨瑜伽以不同的姿式,使人多冥思超靈,而且使心意專注於超靈,這便稱爲「八步瑜伽」。超越了八步瑜伽,到達了與至尊性格神首 ─ Krishna | + | > |
+ | >na bhajanty avajānanti | ||
+ | > | ||
+ | <fs medium>《博伽瓦譚》這節詩,用了bhajati 一詞。Bhajati 只可用於至尊主,而「崇拜」則用於半神人或任何其他的一般生物。聖典《博伽瓦譚》這裡所用的avajanati 一詞,在《博伽梵歌》也用了:「只有笨蛋和流氓嘲笑至尊性格神首─ 主 Krishna 。這些笨蛋,在態度上,絕不侍奉主,卻又以釋論《博伽梵歌》爲己任。因此,他們不能正確地分辨和「崇拜」任何瑜伽,到了最高的境界便是奉愛瑜伽。一切瑜伽全以奉愛瑜伽的奉愛爲終點。其實,瑜伽即奉愛瑜伽;其他種種瑜伽是向着奉愛瑜伽漸進的階段。由業報瑜伽開始,至奉愛瑜伽爲止,便是自覺的漫漫長路。業報瑜伽,不追求活動成果,是長路的起點。當業報瑜伽增加了人的知識,促進了人的棄絕,便到達稱爲「思辨瑜伽」的境界。當思辨瑜伽以不同的姿式,使人多冥思超靈,而且使心意專注於超靈,這便稱爲「八步瑜伽」。超越了八步瑜伽,到達了與至尊性格神首 ─ Krishna | ||
+ | \\ \\ | ||
循着奉愛瑜伽,到達 Krishna 知覺的境地,而且固住不離,依據《韋達》的訓示,這是極大的幸運。理想的瑜伽師專注於 Krishna 。祂又稱為尚瑪遜達喇,膚色美麗如雲,蓮花般的臉,煌煌如太陽,衣鑲寶石,閃燦耀目,而且身披花環。祂燁燁四射。這光華稱爲梵光。祂以不同的形體化身,例如化身爲只如Rama、尼拉辛哈、瓦拉哈、至尊性格神首 Krishna 。祂以人的身份降臨世上,當了雅蘇達的兒子,命名爲 Krishna 、高文達、華蘇德瓦。祂是十全十美的孩子、丈夫、朋友、主人,擁有一切富裕和超然品質。一個人如果充份知覺到主這些特色,便可稱爲崇高的瑜伽師。 | 循着奉愛瑜伽,到達 Krishna 知覺的境地,而且固住不離,依據《韋達》的訓示,這是極大的幸運。理想的瑜伽師專注於 Krishna 。祂又稱為尚瑪遜達喇,膚色美麗如雲,蓮花般的臉,煌煌如太陽,衣鑲寶石,閃燦耀目,而且身披花環。祂燁燁四射。這光華稱爲梵光。祂以不同的形體化身,例如化身爲只如Rama、尼拉辛哈、瓦拉哈、至尊性格神首 Krishna 。祂以人的身份降臨世上,當了雅蘇達的兒子,命名爲 Krishna 、高文達、華蘇德瓦。祂是十全十美的孩子、丈夫、朋友、主人,擁有一切富裕和超然品質。一個人如果充份知覺到主這些特色,便可稱爲崇高的瑜伽師。 | ||
- | + | \\ \\ | |
- | 正如一切《韋達》經典所說,只有通過奉愛瑜伽,才能到達這最完美的瑜伽境界: | + | 正如一切《韋達》經典所說,只有通過奉愛瑜伽,才能到達這最完美的瑜伽境界:</fs> |
- | + | >yasya deve parā bhaktir | |
- | 「一切《韋達》知識的意義,只有向偉大的靈魂揭示:因爲他們對主和靈性導師有無限的信心。」 | + | >yathā deve tathā gurau |
+ | > | ||
+ | > | ||
+ | <fs medium>「一切《韋達》知識的意義,只有向偉大的靈魂揭示:因爲他們對主和靈性導師有無限的信心。」 | ||
+ | \\ \\ | ||
「『奉愛』即遠離對物質利益的渴求,爲主作奉獻服務,在這一世或在下一世。消除了邪惡傾向,將心意專注於至尊。這就是無果業報的意義。」 | 「『奉愛』即遠離對物質利益的渴求,爲主作奉獻服務,在這一世或在下一世。消除了邪惡傾向,將心意專注於至尊。這就是無果業報的意義。」 | ||
+ | \\ \\ | ||
+ | 修習奉獻瑜加或 Krishna 知覺 ─ 瑜伽系統的最完美境界,這是一些方法。</ | ||
- | 修習奉獻瑜加或 Krishna 知覺 ─ 瑜伽系統的最完美境界,這是一些方法。 | + | //巴帝維丹達闡釋聖典《博伽梵歌》第六章「入定揄伽」之終// |
- | + | <- bg6.46|上一節 ^ bg|目錄 ^ bg7|第七章 -> | |
- | 巴帝維丹達闡釋聖典《博伽梵歌》第六章「入定揄伽」之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