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5.2 [2024/10/06 04:44] – host | bg5.2 [2024/10/19 02:28]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2. 至尊性格神首說:「棄絕工作和以奉獻精神工作,對解脫均有裨益。然而,兩者之中,以奉獻精神工作較棄絕工作爲好。 | + | <WRAP center box >5 章 2 節</ |
- | 要旨 | + | श्रीभगवानुवाच\\ |
+ | सन्न्यास: | ||
+ | तयोस्तु कर्मसन्न्यासात्कर्मयोगो विशिष्यते ॥ २ ॥ | ||
+ | > | ||
+ | > | ||
+ | > | ||
+ | >tayos tu karma-sannyāsāt | ||
+ | > | ||
- | 追求感官滿足的業報活動是物質束縛的原因。從事活動,目的只在改善軀體的安逸程度,必在種種不同的軀體中流轉,因此永爲物質束縛。聖典《博伽瓦譚》也這樣說: | + | == 字譯 == |
+ | <fs medium> | ||
- | 「人瘋狂追求感官滿足,而不知道當下的軀體,充滿悲苦,是過去活動的業報。這軀體是短暫的,卻常常帶來種種煩惱。因此,追求感官滿足的活動是不好的。不究問業報活動的性質, 人生可算失敗,因爲耽於感官快樂,便須從一個軀體流轉到另一個軀體。一個人儘管心意受無知影响,耽於業報活動,但仍須培養一種愛,爲華蘇德瓦作奉獻服務。只有如此,才有機會擺脫物質存在的束縛。」(5.5.4-6) | + | == 譯文 == |
+ | 至尊性格神首說:「棄絕工作和以奉獻精神工作,對解脫均有裨益。然而,兩者之中,以奉獻精神工作較棄絕工作爲好。 | ||
- | 認識自己爲靈魂而非物質軀體,對解脫並不足夠。一個人須以靈魂的身份活動,否則,無法逃離物質的束縛。 Krishna 知覺的活動並不是業報活動。在完全的知識中活動,促使一個人在眞正知識方面再進步。 受條件限制的靈魂,沒有 Krishna 知覺,僅棄絕業報活動,實際上,內心未能淨化。內心未能淨化,靈魂便停留在業報層面上活動。 Krishna 知覺的活動,自動助人離開活動的業報,使人不用降落物質層面。以 Krishna 知覺活動,往往較棄絕活動爲優 ─ 棄絕工作有墮落的可能性。沒有 Krishna 知覺的棄絕是不圓滿的,聖茹巴‧哥史華米在《奉愛經》也說: | + | == 要旨 == |
- | 「渴望獲得解脫而棄絕跟至尊性格神首有關的東西 ─ 儘管這些東西是物質的,也稱爲不圓滿的棄絕。」 | + | <fs medium> |
+ | \\ \\ | ||
+ | 「人瘋狂追求感官滿足,而不知道當下的軀體,充滿悲苦,是過去活動的業報。這軀體是短暫的,卻常常帶來種種煩惱。因此,追求感官滿足的活動是不好的。不究問業報活動的性質, 人生可算失敗,因爲耽於感官快樂,便須從一個軀體流轉到另一個軀體。一個人儘管心意受無知影响,耽於業報活動,但仍須培養一種愛,爲華蘇德瓦作奉獻服務。只有如此,才有機會擺脫物質存在的束縛。」(SB 5.5.4-6)</ | ||
- | 圓滿的棄絕,是了解存在的萬物本屬於主,誰也不該自稱擁有甚麼。一個人該了解,事實上,誰也不擁有甚麼。如此,又何來棄絕呢?認識一切皆屬 Krishna ,便常在棄絕境界中。一切皆屬 Krishna,一切皆用以供奉 Krishna。這種以 Krishna 知覺來活動的方式很完美,遠較假象宗托鉢僧的人爲棄絕爲佳。 | + | > |
+ | >yad indriya-prītaya āpṛṇoti | ||
+ | >na sādhu manye yata ātmano ’yam | ||
+ | >asann api kleśa-da āsa dehaḥ | ||
+ | |||
+ | > | ||
+ | >yāvan na jijñāsata ātma-tattvam | ||
+ | >yāvat kriyās tāvad idaṁ mano vai | ||
+ | > | ||
+ | |||
+ | >evaṁ manaḥ karma-vaśaṁ prayuṅkte | ||
+ | > | ||
+ | >prītir na yāvan mayi vāsudeve | ||
+ | >na mucyate deha-yogena tāvat | ||
+ | |||
+ | <fs medium> | ||
+ | \\ \\ | ||
+ | 「渴望獲得解脫而棄絕跟至尊性格神首有關的東西 ─ 儘管這些東西是物質的,也稱爲不圓滿的棄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s medium>圓滿的棄絕,是了解存在的萬物本屬於主,誰也不該自稱擁有甚麼。一個人該了解,事實上,誰也不擁有甚麼。如此,又何來棄絕呢?認識一切皆屬 Krishna ,便常在棄絕境界中。一切皆屬 Krishna,一切皆用以供奉 Krishna。這種以 Krishna 知覺來活動的方式很完美,遠較假象宗托鉢僧的人爲棄絕爲佳。</fs> | ||
<- bg5.1|上一節 ^ bg|目錄 ^ bg5.3|下一節 -> | <- bg5.1|上一節 ^ bg|目錄 ^ bg5.3|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