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5.19 [2024/10/06 04:37] – host | bg5.19 [2024/10/19 02:51]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19.「心意平和純一,已克服了生死。如此,無瑕如梵,而且,安處於梵。 | + | <WRAP center box >5 章 19 節</ |
- | 要旨 | + | इहैव तैर्जित: |
+ | निर्दोषं हि समं ब्रह्म तस्माद्ब्रह्मणि ते स्थिता: | ||
+ | >ihaiva tair jitaḥ sargo | ||
+ | > | ||
+ | > | ||
+ | >tasmād brahmaṇi te sthitāḥ | ||
- | 如上所述,心意平和,是自覺的表徵。眞正能到達這境界,可算克服了物質狀態,尤其是生與死。一個人只要向驅體認同,便可算是受條件限制的靈魂,可是,一旦以自覺將自己提昇至平和的境界,他再不受條件限制,獲得解脫。換句話說,他再不在物質世界投生,死後可進入靈性天穹。主無喜無惡,所以完美無瑕。同樣,生物能無喜無惡,也完美無瑕,便可進入靈性天穹。這樣的人可算已獲解脫,他的表徵在下面敍述。 | + | == 字譯 == |
+ | <fs medium> | ||
+ | |||
+ | == 譯文 == | ||
+ | 「心意平和純一,已克服了生死。如此,無瑕如梵,而且,安處於梵。 | ||
+ | |||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如上所述,心意平和,是自覺的表徵。眞正能到達這境界,可算克服了物質狀態,尤其是生與死。一個人只要向驅體認同,便可算是受條件限制的靈魂,可是,一旦以自覺將自己提昇至平和的境界,他再不受條件限制,獲得解脫。換句話說,他再不在物質世界投生,死後可進入靈性天穹。主無喜無惡,所以完美無瑕。同樣,生物能無喜無惡,也完美無瑕,便可進入靈性天穹。這樣的人可算已獲解脫,他的表徵在下面敍述。</fs> | ||
<- bg5.18|上一節 ^ bg|目錄 ^ bg5.20|下一節 -> | <- bg5.18|上一節 ^ bg|目錄 ^ bg5.20|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