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4.34 [2024/10/06 04:53] – host | bg4.34 [2024/10/19 02:14]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34.「努力接近靈性導師,學習眞理;詢以疑難,全然順從,而且爲他服務。自覺的靈魂,掌握了眞理,能授你知識。 | + | <WRAP center box >4 章 34 節</ |
- | 要旨 | + | तद्विद्धि प्रणिपातेन परिप्रश्नेन सेवया ।\\ |
+ | उपदेक्ष्यन्ति ते ज्ञानं ज्ञानिनस्तत्त्वदर्शिनः ॥ ३४ ॥ | ||
+ | >tad viddhi praṇipātena | ||
+ | > | ||
+ | > | ||
+ | > | ||
- | 靈性自覺之途無疑困難。因此,主勸吿我們,接近眞正靈性導師。這位靈魂導師須屬於由主親自傳下來的使徒傳系。不屬於使徒傳系,誰也不是眞正的靈性導師。主是原始的靈性導師。在傳系中的人始能如其所如地將主的訊息傳授給信徒。誰也不能以自創的途徑獲得靈性自覺。很多愚昧的僞裝者便如此。《博伽瓦譚》說:「宗敎之途由主親自訓示。」 因此,心智推考或枯燥的論証並不能幫助人在靈性生活中進步。要接受知識,便須接近眞正的靈性導師,並且,全然皈依他,拋開虛榮,爲他服務。滿足自覺的靈性導師是在靈性生活上進步的秘訣。詢以疑難,全然順從,對理解靈性,缺一不可。除非全然順從,勤於服務,單詢學識淵博的靈性導師以疑難,絕無成效。一個人須能接受靈性導師的考驗。靈性導師洞察信徒的純正動機後,自賜授眞正的靈性理解。在這節詩中、盲從和胡亂追求,皆在擯棄之列。不只要恪守靈性導師的敎誨,還要通過恪誨、服務、詢疑,從靈性導師處接受眞正的理解。眞正的靈性導師在本質上,對信徒很仁愛,因此,信徒全然順從,勤於服務,知識和詢疑便會對流無礙。 | + | == 字譯 == |
+ | <fs medium> | ||
+ | |||
+ | == 譯文 == | ||
+ | 「努力接近靈性導師,學習眞理;詢以疑難,全然順從,而且爲他服務。自覺的靈魂,掌握了眞理,能授你知識。 | ||
+ | |||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靈性自覺之途無疑困難。因此,主勸吿我們,接近眞正靈性導師。這位靈魂導師須屬於由主親自傳下來的使徒傳系。不屬於使徒傳系,誰也不是眞正的靈性導師。主是原始的靈性導師。在傳系中的人始能如其所如地將主的訊息傳授給信徒。誰也不能以自創的途徑獲得靈性自覺。很多愚昧的僞裝者便如此。《博伽瓦譚》說:「宗敎之途由主親自訓示。」 因此,心智推考或枯燥的論証並不能幫助人在靈性生活中進步。要接受知識,便須接近眞正的靈性導師,並且,全然皈依他,拋開虛榮,爲他服務。滿足自覺的靈性導師是在靈性生活上進步的秘訣。詢以疑難,全然順從,對理解靈性,缺一不可。除非全然順從,勤於服務,單詢學識淵博的靈性導師以疑難,絕無成效。一個人須能接受靈性導師的考驗。靈性導師洞察信徒的純正動機後,自賜授眞正的靈性理解。在這節詩中、盲從和胡亂追求,皆在擯棄之列。不只要恪守靈性導師的敎誨,還要通過恪誨、服務、詢疑,從靈性導師處接受眞正的理解。眞正的靈性導師在本質上,對信徒很仁愛,因此,信徒全然順從,勤於服務,知識和詢疑便會對流無礙。</fs> | ||
<- bg4.33|上一節 ^ bg|目錄 ^ bg4.35|下一節 -> | <- bg4.33|上一節 ^ bg|目錄 ^ bg4.35|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