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4.27 [2024/10/03 21:18] – 建立 host | bg4.27 [2024/10/19 02:07]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27.「有些爲了追求對自我的知識,以瑜伽控制感官和生命之氣的活動,並以之爲犠牲。 | + | <WRAP center box >4 章 27 節</ |
- | 要旨 | + | सर्वाणीन्द्रियकर्माणि प्राणकर्माणि चापरे ।\\ |
+ | आत्मसंयमयोगाग्नौ जुह्वति ज्ञानदीपिते ॥ २७ ॥ | ||
+ | > | ||
+ | > | ||
+ | > | ||
+ | >juhvati jñāna-dīpite | ||
- | 帕曇傑里所設想的瑜伽系統,這裏提到了。在《瑜伽經》,靈魂有二:依附感官享受的;不依附感官享受,已獲淨化的。身體內有十氣運行,靈魂受十氣影响。這可通過呼吸系統知覺。帕曇傑里的瑜伽系統敎人運氣的技巧,最後以運氣淨化靈魂,淸除對物質的依附。根據這瑜伽系統,不依附物質已獲淨化的靈魂是終極目標。在內容上,這種的靈魂不活動。感官跟感官對象交互影响,好像耳之於聽、眼之於看、鼻之於嗅、舌之於嚐、手之於觸。這些感官全忙於在自我以外從事稱爲運氣的活動。吸氣向下,周氣用以收縮和膨脹,平氣調整平衡,魂氣向上。當一個人受到 啓迪時,便會運氣,追求自覺。 | + | == 字譯 == |
+ | <fs medium> | ||
+ | </fs> | ||
+ | == 譯文 == | ||
+ | 「有些爲了追求對自我的知識,以瑜伽控制感官和生命之氣的活動,並以之爲犠牲。 | ||
+ | |||
+ | == 要旨 == | ||
+ | |||
+ | <fs medium> | ||
+ | <- bg4.26|上一節 ^ bg|目錄 ^ bg4.28|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