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4.21 [2024/10/03 21:16] – 建立 host | bg4.21 [2024/10/19 02:01]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21.「具有這樣理解的人,活動時完全控制心意和智性,摒棄一切對財產的擁有欲,只求生命的基本需要。如此工作,可無罪業。 | + | <WRAP center box >4 章 21 節</ |
- | 要旨 | + | निराशीर्यतचित्तात्मा त्यक्तसर्वपरिग्रहः ।\\ |
+ | शारीरं केवलं कर्म कुर्वन्नाप्नोति किल्बिषम् ॥ २१ ॥ | ||
+ | > | ||
+ | > | ||
+ | > | ||
+ | >kurvan nāpnoti kilbiṣam | ||
+ | == 字譯 == | ||
- | 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不會期待活動結果,不論好的或壞的。他完全控制心意和智性。他知道自己是至尊的所屬個體,旣然如此,他扮演的角色,不由他選擇,而是主的安排,他不過代行而已。手移動時,也絕非出於己意,其實是整個身體的努力。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常常與至尊的欲望吻合,因爲他沒有個人的感官欲望。正如一副機器的部份需要上油和維修,他也須工作,以維持自己,讓自己能繼續爲主作超然的奉愛服務。於是,他所做的一切便可免於業報。就好像動物一般,他甚至擁有不了自己的軀體。動物的主人有時殘殺動物,但動物不會抗議。而且,動物也不會有眞正的獨立性。在 Krishna 知覺的人,全心全意從事自覺,沒有時間虛假地,擁有任何物質對象。他不會爲了維持軀體和靈魂,以不義的手段累積財富。因此,他不會被物質罪惡汚染。他遠離活動的業報。 | + | <fs medium> |
+ | == 譯文 == | ||
+ | 「具有這樣理解的人,活動時完全控制心意和智性,摒棄一切對財產的擁有欲,只求生命的基本需要。如此工作,可無罪業。 | ||
+ | |||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bg4.20|上一節 ^ bg|目錄 ^ bg4.22|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