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4.17 [2024/10/06 04:59] – host | bg4.17 [2024/10/19 01:58]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17.「活動很複雜,極難了解。因此,人該正確地認識,甚麼是活動,甚麼是禁制活動,甚麼是不活動。 | + | <WRAP center box >4 章 16 節</ |
- | 要旨 | + | कर्मणो ह्यपि बोद्धव्यं बोद्धव्यं च विकर्मणः ।\\ |
+ | अकर्मणश्च बोद्धव्यं गहना कर्मणो गतिः ॥ १७ ॥ | ||
+ | > | ||
+ | > | ||
+ | > | ||
+ | >gahanā karmaṇo gatiḥ | ||
- | 人如果對解除物質束縛,態度嚴肅,便須了解活動、不活動及禁制活動的分别。他須努力分析活動、業報及邪惡活動,因爲這些槪念很難了解。人乃依據型態來了解 Krishna 知覺及活動,所以須好好掌握自己與至尊主的關係,完全掌握後,淸楚知道每一生物都是主的僕人,便在 Krishna 知覺中活動。這是整部《博伽梵歌》的結論。其他結論,要是與 Krishna 知覺及其業報相違,就是禁制活動。要了解這些,該跟 Krishna 知覺的權威一起,從他們處學習奥秘。這跟直接從主處學習無異。不然,有大智慧的人亦遭困惑。 | + | == 字譯 == |
+ | <fs medium> | ||
+ | |||
+ | == 譯文 == | ||
+ | 「活動很複雜,極難了解。因此,人該正確地認識,甚麼是活動,甚麼是禁制活動,甚麼是不活動。 | ||
+ | |||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人如果對解除物質束縛,態度嚴肅,便須了解活動、不活動及禁制活動的分别。他須努力分析活動、業報及邪惡活動,因爲這些槪念很難了解。人乃依據型態來了解 Krishna 知覺及活動,所以須好好掌握自己與至尊主的關係,完全掌握後,淸楚知道每一生物都是主的僕人,便在 Krishna 知覺中活動。這是整部《博伽梵歌》的結論。其他結論,要是與 Krishna 知覺及其業報相違,就是禁制活動。要了解這些,該跟 Krishna 知覺的權威一起,從他們處學習奥秘。這跟直接從主處學習無異。不然,有大智慧的人亦遭困惑。</fs> | ||
<- bg4.16|上一節 ^ bg|目錄 ^ bg4.18|下一節 -> | <- bg4.16|上一節 ^ bg|目錄 ^ bg4.18|下一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