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3.10 [2024/10/07 22:29] – host | bg3.10 [2024/10/18 16:14]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WRAP center box >3 章 10 節</ | ||
+ | सहयज्ञाः प्रजाः सृष्ट्वा पुरोवाच प्रजापतिः ।\\ | ||
+ | अनेन प्रसविष्यध्वमेष वोऽस्त्विष्टकामधुक् ॥ १० ॥\\ | ||
+ | > | ||
+ | > | ||
+ | >anena prasaviṣyadhvam | ||
+ | >eṣa vo ’stv iṣṭa-kāma-dhuk | ||
+ | == 字譯 == | ||
- | सहयज्ञाः प्रजाः सृष्ट्वा पुरोवाच प्रजापतिः । | + | <fs medium>saha — 一同地;yajñāḥ |
- | अनेन प्रसविष्यध्वमेष वोऽस्त्विष्टकामधुक् ॥ १० ॥ | + | |
- | saha-yajñāḥ prajāḥ sṛṣṭvā | + | |
- | purovāca prajāpatiḥ | + | |
- | anena prasaviṣyadhvam | + | |
- | eṣa vo ’stv | + | |
- | saha——一同地;yajñāḥ——犧牲祭祀;prajāḥ——世代;sṛṣṭvā——創造;purā——古代的;uvāca——說;prajā-patiḥ——萬物的主;anena——由這;prasaviṣyadhvam——越來越繁榮;eṣaḥ——的確地;vaḥ——你的;astu——就這樣;iṣṭa——所有想欲的;kāma-dhuk——給與者。 | ||
- | 3.10「創造之初,衆生之主派生一代一代的人類和半神人,以及種種崇拜維施紐的祭祀犠牲,並且祝福他們說:讓祭祀犠牲叫你們快樂 ─ 你們進行祭祀犠牲,便得到想得到的東西。 | ||
- | 要旨 | + | == 譯文 == |
+ | 「創造之初,衆生之主派生一代一代的人類和半神人,以及種種崇拜維施紐的祭祀犠牲,並且祝福他們說:讓祭祀犠牲叫你們快樂 ─ 你們進行祭祀犠牲,便得到想得到的東西。 | ||
- | 衆生之主維施紐創造物質存在,希望給機會受條件限制的靈魂重返家園 ─ 回歸神首。物質創造中的一切生物爲物質自然決定了,因爲他們遺忘了自己與至尊性格神首的關係。正如《博伽梵歌》所說:「 通過所有《韋達》經可認識我。」《韋達》原則在幫助我們認識這關係。《韋達》頌詩也說:「衆生之主是至尊性格神首維施紐。」在聖典《博伽瓦譚》,聖蘇卡德瓦、哥史華米從很多方面描述主: | + | == 要旨 == |
+ | <fs medium> | ||
- | 「聖主 Krishna 呀!祢是奉獻者所崇拜的主、耶杜王朝所有王 ─ 如安哈卡、維施尼等 ─ 的保護者和榮耀、幸運女神之夫、祭祀犠牲的指示者、一切生物之主、智性的主宰、靈性和物質星體的擁有者、在地上的至尊化身(至高無上的至尊), 請憐憫我!」〈2.4.20〉 | ||
- | 衆生之主是維施紐、祂是所有世界的一切生物之主、一切美之主、每一生物的保護者。主創造這物質世界,是爲了讓受條件限制的靈魂學習祭祀犠牲,以滿足祂。如此,他們可在物質世界中十分舒適地生活,沒有憂慮;於是,當物質軀體終結時,可進入神的國度。這便是受條件限制的靈魂整個歷程。進行祭祀犠牲,受條件限制的靈魂逐漸變得 Krishna 知覺,而且,各方面都變得聖潔。在這個卡利年代,《韋達》聖典敎導我們唱頌主的聖名。這超然的制度是主采坦耶為拯救這年代的人類而制訂的。唱頌主的聖名與 Krishna 知覺相輔相成。聖典《博伽瓦譚》提及主 Krishna 在祂的奉獻形體 ─ 化身爲主采坦耶時,也特别提及了唱頌主的聖名: | ||
- | |||
- | 「在這卡利年代,天賦智慧充足的人,通過唱頌主的聖名,崇拜與同遊一起的主。」(11.5.29) | ||
- | |||
- | 《韋達》經所規定的其他祭祀犠牲,在這個卡利年代,實行不易,但唱頌主的聖名 ,在各方面,都最容易、最崇高。 | ||
- | |||
- | == 字譯 == | ||
- | == 譯文 == | ||
- | == 要旨 == | ||
<- bg3.9|上一節 ^ bg|目錄 ^ bg3.11|下一節 -> | <- bg3.9|上一節 ^ bg|目錄 ^ bg3.11|下一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