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 bg2.39 [2024/10/08 04:39] – host | bg2.39 [2025/10/21 00:56]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 ||
|---|---|---|---|
| 行 1: | 行 1: | ||
| - | एषा तेऽभिहिता सांख्ये बुद्धिर्योगे त्विमां शृणु । | + | <WRAP center box >2 章 39 節</ |
| - | बुद्ध्या युक्तो यया पार्थ कर्मबन्धं प्रहास्यसि ॥ ३९ ॥ | + | |
| - | eṣā te ’bhihitā sāṅkhye | + | |
| - | buddhir yoge tv imāṁ śṛṇu | + | |
| - | buddhyā yukto yayā pārtha | + | |
| - | karma-bandhaṁ prahāsyasi | + | |
| - | eṣā——所有這些;te——對你;abhihitā——描述;sāṅkhye——經過分析研究;buddhiḥ——智慧;yoge——沒有報酬的工作;tu——但是;imām——這;śṛṇu——請聽;buddhyā——經過智慧;yuktaḥ——切合於;yayā——由那;pārtha——啊,彼利妲之子;karma-bandham——反應的圈套;prahāsyasi——你可以被釋放。 | ||
| - | 39.「至此,我已向你講述了數論哲學的分析知識、現在,請再聽瑜伽知識。通過瑜伽知識,人可活動而無業報。琵莉妲之子呀!你以這智慧活動,便遠離業報的束縛。 | ||
| - | 要旨 | + | एषा तेऽभिहिता सांख्ये बुद्धिर्योगे त्विमां शृणु ।\\ |
| + | बुद्ध्या युक्तो यया पार्थ कर्मबन्धं प्रहास्यसि ॥ ३९ ॥\\ | ||
| + | >eṣā te ’bhihitā sāṅkhye | ||
| + | >buddhir yoge tv imāṁ śṛṇu | ||
| + | > | ||
| + | > | ||
| - | <wrap lo> |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 譯文 == | ||
| + | 至此,我已向你講述了數論哲學的分析知識、現在,請再聽瑜伽知識。通過瑜伽知識,人可活動而無業報。琵莉妲之子呀!你以這智慧活動,便遠離業報的束縛。 | ||
| + | |||
| + | == 要旨 == | ||
| + | <fs medium> | ||
| \\ | \\ | ||
| 阿尊拿已經皈依 Krishna ,以 Krishna 爲他的靈性導師。現在, Krishna 吿訴他智慧瑜伽 ─ 即業報瑜伽 ─ 的實踐程序。智慧瑜伽即只爲滿足主的感官,作奉獻服務。第十章詩節十分清楚地,將智慧瑜伽解釋爲與主的直接溝通,而且說明了,主就是安處每一生物心中的超靈。沒有奉獻服務,就沒有溝通。爲主作奉獻服務或超然的愛心服務,換句話說,在 Krishna 知覺中,得到主的特别恩眷,便到達智慧瑜伽的階段。 因此,主說,只有以超然的愛心,常作奉獻服務,祂才恩賜愛心奉獻的純粹知識。這樣,奉獻者便能很易到達永樂的國度接近祂。\\ | 阿尊拿已經皈依 Krishna ,以 Krishna 爲他的靈性導師。現在, Krishna 吿訴他智慧瑜伽 ─ 即業報瑜伽 ─ 的實踐程序。智慧瑜伽即只爲滿足主的感官,作奉獻服務。第十章詩節十分清楚地,將智慧瑜伽解釋爲與主的直接溝通,而且說明了,主就是安處每一生物心中的超靈。沒有奉獻服務,就沒有溝通。爲主作奉獻服務或超然的愛心服務,換句話說,在 Krishna 知覺中,得到主的特别恩眷,便到達智慧瑜伽的階段。 因此,主說,只有以超然的愛心,常作奉獻服務,祂才恩賜愛心奉獻的純粹知識。這樣,奉獻者便能很易到達永樂的國度接近祂。\\ | ||
| 行 19: | 行 23: | ||
| 無神論的數論瑜伽,跟奉獻瑜伽,並無關係,然而,智慧較低的人宣稱,《博伽梵歌》所提及的是,就是無神論的數論瑜伽。 | 無神論的數論瑜伽,跟奉獻瑜伽,並無關係,然而,智慧較低的人宣稱,《博伽梵歌》所提及的是,就是無神論的數論瑜伽。 | ||
| - | 所以,我們該了解,智慧瑜伽意即,在 Krishna 知覺中,在極樂中,在奉獻服務的知識中工作。只爲滿足主而工作,不管工作有多困難,也是在智慧瑜伽的原則下工作,而且常在超然的喜樂中。通過這些超然活動,由於主的恩典,可自動得到超然性質,解脫也因而自身圓足,毋須再努力追求知識。在 Krishna 知覺中工作,跟爲業報工作,尤其是爲了家庭和物質快樂而追求工作結果,實有天淵之别。智慧瑜伽因此是我們工作的超然性質。</ | + | 所以,我們該了解,智慧瑜伽意即,在 Krishna 知覺中,在極樂中,在奉獻服務的知識中工作。只爲滿足主而工作,不管工作有多困難,也是在智慧瑜伽的原則下工作,而且常在超然的喜樂中。通過這些超然活動,由於主的恩典,可自動得到超然性質,解脫也因而自身圓足,毋須再努力追求知識。在 Krishna 知覺中工作,跟爲業報工作,尤其是爲了家庭和物質快樂而追求工作結果,實有天淵之别。智慧瑜伽因此是我們工作的超然性質。</ |
| - | == 字譯 == | ||
| - | == 譯文 == | ||
| - | == 要旨 == | ||
| <- bg2.38|上一節 ^ bg|目錄 ^ bg2.40|下一節 -> | <- bg2.38|上一節 ^ bg|目錄 ^ bg2.40|下一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