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2.3 [2024/10/01 03:06] – 建立 host | bg2.3 [2024/10/18 05:23]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琵莉妲之子呀!不要自委於優柔。這跟你的身份不相配。拋開心裡猥瑣的脆弱,站起來吧懲敵者!」 | + | <WRAP center box > |
+ | 2 章 3 節 <wrap hi> | ||
+ | </ | ||
- | 要旨 | + | क्लैब्यं मा स्म गमः पार्थ नैतत्त्वय्युपपद्यते ।\\ |
+ | क्षुद्रं हृदयदौर्बल्यं त्यक्त्वोत्तिष्ठ परन्तप ॥ ३ ॥\\ | ||
- | <wrap lo>阿尊拿被稱爲「琵莉妲之子」。琵莉妲是 Krishna 父親瓦蘇弟瓦的妹妹,阿尊拿跟 Krishna 有血緣關係。刹帝利的兒子要是拒絕作戰,便是徒有虛名;婆羅門的兒子要是行爲不虔敬,亦是徒有虛名。這樣的兒子實在不肖。Krishna 不希望阿尊拿成爲不肖子。他是 Krishna 最親密的朋友,在戰車上直接指導他。情况儘管有利,要是他放棄作戰,便是惡行。 Krishna 於是說,他這種態度跟他的人格不相配。他或辯說,他放棄作戰,不過因爲他對親人和最値得尊敬的彼斯瑪表示寬容。然而,Krishna 認爲,這種寬容不爲權威所許可。因此,好像阿尊拿的人,在 Krishna 的直接指導下,該拋開這種寬容,這種所謂「非暴力」。</ | + | >klaibyaṁ mā sma gamaḥ pārtha |
+ | >naitat tvayy upapadyate | ||
+ | > | ||
+ | > | ||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 | |||
+ | |||
+ | == 譯文 == | ||
+ | 「琵莉妲之子呀!不要自委於優柔。這跟你的身份不相配。拋開心裡猥瑣的脆弱,站起來吧懲敵者!」 | ||
+ | |||
+ | |||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 | |||
+ | |||
+ | |||
+ | |||
+ | <- bg2.2|上一節 ^ bg|目錄 ^ bg2.4|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