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8.7 [2024/10/05 02:40] – 建立 host | bg18.7 [2024/10/21 00:32]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7. 「賦定責任絕不應該放棄。如果一個人受了迷惑,放棄了自己的賦定責任,這種棄絕據說是在愚眛型態之中。 | + | <WRAP center box >18 章 7 節</ |
- | 要旨 | + | नियतस्य तु सन्न्यास: |
+ | मोहात्तस्य परित्यागस्तामस: | ||
+ | > | ||
+ | > | ||
+ | >mohāt tasya parityāgas | ||
+ | > | ||
- | 追求物質滿足的工作須放棄,然而,導人從事靈性活動的活動,例如,爲至尊主烹調食物,然後奉獻給至尊主,再然後吃這些食物,則應倡行。據說,在棄絕階層的人不該爲自己烹調食物。爲自己烹調食物在禁止之列,但爲至尊主烹調則不在禁止之列。同樣,托缽僧可主持婚祭,幫助徒衆在 Krishna 知覺方面進步。如果一個人放棄這些活動,據了解,他就是在黑暗型態中活動。 | + | == 字譯 == |
+ | <fs medium> | ||
+ | == 譯文 == | ||
+ | 「賦定責任絕不應該放棄。如果一個人受了迷惑,放棄了自己的賦定責任,這種棄絕據說是在愚眛型態之中。 | ||
+ | |||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 | |||
+ | <- bg18.6|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8|下一節 -> |